二、开展家庭文化活动需要赋予新的内涵
人类社会每一次变革,每向前迈进一步,都将给我们的工作提出新的要求,注入新的内容,赋予新的形式。开展家庭文化活动同样要求妇联组织在思维模式、工作定位、工作方法等方面需要进行理性的审视和分析,积极寻找有效的活动载体。家庭文化活动的平台是“家”,理念是“以人为本”,开展的活动需要选准切入点,不断赋予新的内涵,以亲切感人的内容、新颖活动的形式吸引千家万户,让每一个参与家庭在宽松、愉快、和谐的文化氛围中领会党的方针、政策,调剂生活,陶冶情*,增长才干。
三、开展家庭文化活动需要工作机制保障
家庭文化活动系群众性创建活动,用活动吸引家庭,用表彰激励家庭,已成为开展家庭文化建设的工作机制。我们不断完善先进家庭评选机制,在全区已形成区委、区政府表彰“五好文明家庭”、区文明委表彰学习型家庭、区妇联等多部门配合表彰单项家庭的系列工作制度。妇联系统开展“妇女工作创新奖”的评选活动,进一步推动家庭文化活动的开展。区妇联围绕“家庭”开展的“千户家庭访谈”和“母子网页设计竞赛”活动都获得省“妇女工作创新奖”;深田社区“悄悄话室”、振兴社区“公民道德论坛”、龙头社区“倡导绿色生活、营造绿色家庭”、南华社区“评选社区十佳好妈妈”等活动分别获得市、区“妇女工作创新奖”。
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离不开家庭的文明进步。家庭是幸福的港湾,是爱情、亲情的归宿,和谐的社会需要和谐的社区、和谐的家庭。让我们共同努力,潜心经营自己的小家,合力经营社会的大家。
………【第二节 捍卫我们的家庭】………
结婚,是社会传统赋予女人的命运。现在仍然如此,大多数女人,有的就要结婚,有的已经结婚,有的打算结婚,也有的因没有结婚而苦恼。女人的幸福三靠婚姻给与的。婚姻对于男人和女人,一向都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男女*是彼此必需的,但这种必需从未在他们之间产生过相互性的地位。如我们所见,女人从未形成过一个等级,平等地与男性等级进行交换、订立契约。婚后,女人在世界上有她自己的一份权利,法律保证她不受男人任*的侵害,但她成了他的附庸。今天的婚姻,基本上仍保留了这一传统形式。首先,它强加于少女远比强加于年轻男人为专横。仍有许多社会阶层,女人除了结婚别无出路。
中国传统智慧重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若我们忽略家庭价值的重要性,轻忽家庭问题的严重性,长远而言只会导致家庭制度。
5月15日,国际家庭日。这个纪念日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家庭和睦、幸福和进步。
然而当今社会,许多家庭中还存在着不和谐音,家庭暴力与冷暴力还潜藏在生活中,由此导致的家庭不和,甚至人间悲剧不胜枚举。许多家庭的不幸往往是由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小矛盾日积月累引发的。怎样才能避免这些小矛盾,捍卫您的家庭幸福呢?
婚姻质量是影响家庭幸福、社会和谐程度最为重要的一大因素。沙坪坝区妇女联合会建议将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工作纳入社会综合治理和创建文明社区、村社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内容。各街(镇)、社区(村)应通过榜样的作用和婚姻学校等形式,树立婚姻家庭的典型,提高婚姻、家庭生活质量,维护家庭和社会稳定。妇女组织要联合公安部门成立“家庭暴力预警系统”,联合民政部门建立“家庭暴力避救中心”和妇联的“婚姻危机服务中心”,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地保护家庭暴力受害者的正当权益。
现实生活中,当捍卫家庭幸福的女人们把那些漂亮得足以让男人的回头率增长十个百分点的女人作为盯防对象时,令她们想不到的是,自己爱情和婚姻的入侵者竟然是男人。这是一种让人绞断情肠也难以言说的感觉。在爱与尴尬间,女人们守望着一份无望的孤寂。现代社会中的多数人给予了*这一特殊人群以特殊的宽容与理解。可是,当这样一份*情发生在你的爱人身上时,面对或是想象着自己的爱人和他的爱人之间的亲密与缠绵时,你又当如何?有利于家庭幸福和社会稳定。一些已婚青年的精神痛苦、夫妻不和、婚外恋以至家庭解体,以及因此造成的诸多社会问题,在很多情况下,都与青少年从小缺乏必要的性教育有关。
除了对身体直接实施的暴力外,有调查显示,中国夫妻冲突多以“精神暴力”形式出现,其中65%的家庭丈夫不理睬妻子,20%多的家庭中丈夫使劲关门或摔东西,28%的家庭中丈夫辱骂妻子,20%左右的家庭中丈夫会威胁要打妻子。精神冷暴力这一“隐形杀手”具有隐蔽性、长期性等特点,严重影响着人们的心理健康和家庭幸福,在解决与处理上更加棘手。事实上,家庭暴力带来的除了家庭不和、社会不稳定外,直接受到影响的还有家庭成员,尤其是孩子。据一项全国的调查显示,暴力家庭的孩子54。6%的成绩下降,20。8%的不爱回家,12。8%性格扭曲,以至违法犯罪。家庭暴力直接影响着下一代的健康成长。
暴力在家庭中的存在是客观的,暴力带来的严重后果也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在现有情况下,如何保护那些受虐妇女呢?目前,我国宪法、刑法、婚姻法、妇女权益保障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等法律法规,对家庭暴力有一些禁止性的规定,但是立法并不完善,《妇女权益保障法》对家庭暴力只规定了“禁止用迷信、暴力手段残害妇女”,新《婚姻法》增加了禁止家庭暴力的条款,也只是原则性规定,少了明确的认定和制裁条款,可*作性不强,导致了对家庭暴力的惩治不力。新《婚姻法》也规定,家庭暴力案公安机关必须出警。但是在实际*作中民警们常常感到无法介入。
美国心理学家约翰·格雷认为,男女都需要12种爱:爱心、了解、尊重、忠诚、认同、安慰、信任、接受、感激、赞美、肯定和鼓励,男女都有6种同等重要的基本的爱情需求。女人的6种基本需求是关心、了解、尊重、忠诚、认同、安慰。男人的6种基本需求是:信任、接受、感激、赞美、肯定、鼓励。男女分别先满足了6种基本需求,才会感受、重视和感激另外6种爱。精心经营和爱护婚姻,是爱情甜美、家庭幸福的重要保证。对待婚姻,我们也应该时刻牢记包装箱上常见的那种提示:轻拿轻放,请勿倒置。
出于维护面子的考虑,更多的妇女还是选择有事找妇联,而在过去的几年中,我区妇联也想了不少办法维护妇女的权利,在自治区高级法院的支持下,妇联干部陪审员制度在内蒙古全面展开。2003年底,自治区妇联与自治区公安厅联合下发了“在全区公安系统建立家庭暴力110报警投诉制度和伤害鉴定服务的通知”,要求全区基层公安派出所为受家庭暴力伤害的妇女提供110特别服务。目前,全区基层派出所都建立了家庭暴力报警服务台(站)。自治区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协调组的建立,推动我区各盟市建立健全了由市(盟)政法委或政法委牵头组织的维权协调组织机构。
有婚姻作保护,家庭牢不可破。即便没了歌声,没了激情,感情抛锚,子弹卡壳。婚姻,你承载得起吗?葛红兵在《我的N种生活》中说:“以前人们将婚姻当作目的,而现在人们似乎发现了婚姻的本质:婚姻只是臻达幸福生活的手段,如果没有幸福的生活,婚姻又有什么意义呢?”
女人在有爱情时,往往是去影响所爱的男人,去与男人一起经历,去与他一起创造幸福家庭。如果一切哚手可得,还有什么幸福快乐可言?在这点上,马克思说得很对,劳动是人的需要。人是惰性和偷懒、取巧的,但当劳动和创造能获得更大幸福时,将会选择创造。
夫妻应该彼此尊重,彼此相爱,创造幸福家庭。
………【第三节 未来家庭与社会文明】………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有幸身逢千年之交,我们采访了有关的未来学者、婚姻和社会学者,并参阅有关资料,秉着“言之有据,言之成理”的原则,为你勾画一幅人类家庭未来世界的图景,警醒你其间可能遭遇的震荡。我们确信:人类无力挽留过去,但可以藉前瞻的目光选择、修正未来。古往今来,历史变迁,高山化为平地,沧海变作桑田,而亘古不变的是人类对文明的探索与追求马克思指出的,未来的社会没有家庭。正如历史唯物主义论证的,物质必然遵循有来有去、有生有死的规律,家庭因此必定淹没在岁月的烟尘里。
21世纪家庭结构的演变将依然进行,但核心家庭仍将占据主导地位,一些亚文化家庭形式在一些国家中有可能出现,但由于他们绝大多数存在种种弊端,尚成不了气候。家庭结构形式与社会的经济、科技、文化发展水平及人们的价值观念紧密相联,未来一个世纪里的世界家庭格局,将是占主导地位的核心家庭和非主流的多样化家庭的共存。
家庭将是有选择余地的生活方式。失去家庭的人或者独身者并不是被迫过这种生活的,而是有意识的选择,有人选择不同路线,并不被视作怪异和自外于社会秩序。除了因离婚而重回单身状态的人迅速增多外,还有*的男女向法院请求和恋人结婚及收养子女的权利;异性恋倾向的单身成年人获准收养孩子,建立单身家庭,因此不结婚的人也能享受到为人父母的快乐;有些妇女刻意在不具备婚姻状况下——比如人工授精——生育孩子,独立抚养;已婚夫妇选择不要孩子。
未来的生活方式可能更自由,但自由有时是要付出代价的,与生活方式紧密相关的一些疾病,如艾滋病等,可能就是当事人付出的代价,并且可能殃及其配偶或下一代。未来还可能有通过网络结成的家庭:通过网络,邀请一两个外人,共同生活。他们属于一个家庭,但并不住在一起。
生命的存在利益,是以地球的存在利益为本体、为基础的、为条件的。这就是生命的道德利益规律,适用于宇宙中所有星球的生命,因此也称为'宇宙生命法则'。每个生命个体与社会,在主观与客观上,符合了这个生命的存在利益规律,生命及其社会就纳入了地球大自然伟大的能量利益规律的整体运作、调整之中,很多人类自身及社会无法解决的问题,通过以上述原则的调整,就都能逐步得到解决。
随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发展,协调小组在五好文明家庭创建活动中的作用将会越来越重要。
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当代家庭的新变化,对五好文明家庭创建工作提出了新要求。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特别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人的素质和道德建设的要求日益提高,广大家庭对精神文化的需求和对自身素质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越来越强烈,五好文明家庭创建活动有了向更高层次发展的群众基础。同时也要看到,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使社会思想空前活跃,社会意识出现了多样化的趋势,反映在家庭领域,表现为家庭成员思想意识和文化需求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特别是由于社会的深刻变革给婚姻家庭领域带来的不可避免的负面影响,一些家庭出现了价值观念扭曲、道德行为失范、婚姻稳定性下降、家庭暴力加重等问题,这些都要求五好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在传统与现代、进步与落后、东方与西方的多元道德观念的交织与冲突中进行正确选择,把握正确导向,倡导社会主义道德观念,不断提高创建工作的水平,增强创建工作的效果。
低生育水平下的未来人口与家庭结构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和人民群众在养老保障、日常生活、家庭负担方面产生困难的严重性,还有待从多学科角度展开研究。
近几年来,随着独居者、同居者、自愿不育者、离婚独居者、再婚者等人群的不断出现,有专家认为未来家庭将向小型化和核心化趋势靠拢。专家预测,21世纪世界会出现以下几种家庭模式:
常规家庭到了21世纪,常规的夫妻孩子的家庭仍是社会的主流,它有着更多的稳定性和安全感,是所有需要安全、责任、温馨的人们的选择。
单身家庭这种选择将不再使人大惊小怪,独身的男女往往有稳定的收入,精神和经济均十分独立,拥有崇尚自由的心境。丁克家庭传宗接代这种婚姻传统观念在未来将受到质疑,将被丁克家庭的夫妇彻底颠覆。单亲家庭这个家庭也只有两人,但不是夫妻,而是父母与子女四种角色分担在两个人身上。这种家庭模式将来人们能坦然、平和地接纳。全职太太家庭这种家庭将增多,但是隐患最大,因为经济地位的巨大失衡,最终会导致精神和感情世界的不平等。全职先生家庭这种家庭令许多女性可以尽显才华,但同样会导致全职太太的隐患。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就业压力增大,以及独生子女逐渐成年,“啃老族”的队伍还将扩大。而中国将在10多年后*老龄化社会,“啃老族”很可能成为影响未来中国家庭生活的“第一杀手”。严峻的现实是,众多子女不仅不能赡养老人,而且还在坐吃老人们微薄的养老金。啃老族将成为未来中国家庭“第一杀手”?
未来家庭:真正爱恋中的更大独立
未来以爱为家庭最主要的基础,家庭的组成强调共同的事业和兴趣,强调志同道合。特别强调独立性,家庭成员在经济、社会地位、人格、精神、社交上都具有很大的独立性,社会交往上更愿意走出家庭,强调家庭成员之间互助而互不干涉。未来的家庭生活将更丰富、新鲜、幸福,婚姻质量成为人们追求的标准。家庭将逐渐丧失帮助老人和照料孩子的传统功能,而其子女社会化功能也将由其他社会机构来分担,托夫勒在《未来的震荡》中写道,父母的职能只适于为数相当有限的以抚养孩子为主要功能的家庭,而社会上的其他人在历史上第一次摆脱做父母的功能,让其自由地发挥个人的作用。只要生活富裕,又有一批拥有特殊设备和执照的专职父母,许多今天的生物性父母不仅会愉快地将养育孩子的事托付给他们,而且会认为这是一种对孩子的爱,而不是抛弃他们。
(一)结伴而居是为“家”。
在遥远未来的某一天,下班了,你到哪里去?回“家”呀,你可以约上你的子女——那不是今天意义的子女,或者带上你的女朋友或者其他朋友,一起度过幸福的晚上。那还要看子女是不是愿意理睬你。你不必约你的妻子,因为你没有妻子。你有不确定的女性朋友。住处更是舒心如意,是今天的五星级不能比拟的。每逢佳节倍思亲“放心,你不必忧虑牵挂。因为你已经没有更多的亲属了,除了你愿意的情况下借助科学手段”生育的仅有的一个孩子外。而且,这样的孩子未必是你的牵挂。因为他既不靠你生活,也不靠你教育,所有的衣食住行都有比你亲力亲为更好的照顾。
(二)业余时光
你无事可做了,于是,你码字、听音乐、看朋友、结伴娱乐;于是,你早已乐不可支地投入到自己喜欢的智力活动中去——这是那时绝大多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