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e斥资百万赎回两个CN域名的个案,马云的这一步也许走得并不亏。
2005年4月,全球互联网搜索巨头Google以百万美元巨资买回了几年前被别人抢注的CN域名google。和google,创下了CN域名史上交易的最高价。这两个域名几年前曾被北京国网公司先后抢注,Google为了夺回google。域名,曾向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提出争议请求,但被驳回。遇挫之后,Google选择了赎买,而赎买的成交金额在百万美元以上。这一天价成交事件,也在域名投资界掀起了不小的波澜。
看来,马云当初的花费是值得的,因为他省下的不仅仅是动辄百万美元的赎买费,还有漫长无果的仲裁所消耗的宝贵时间。
不过有趣的是,瞻前顾后的马云仍然十分细心地将alimama。、alibaby。域名注册下来。“阿里巴巴、阿里妈妈、阿里贝贝本来就应该是一家。”马云想得很远。但是,千万不要认为他很有计划,恰恰相反,“如果你去计划,你肯定要失败”。他在哈佛大学用英文表述的这句话,让哈佛学者看到又一个可供研究的案例。
阿里巴巴的出世
阿里巴巴的出世
马云认为目前所有的电子商务都是大企业的电子商务,而亚洲独特的电子商务不是B2B(BusinesstoBusiness),而应是商人对商人(BusinessmantoBusinessman)。这是亚洲人独创的模式。阿里巴巴就是为中小企业免费登记信息,“以后也将永远免费”。马云仿佛又回到小时候的义气状态。
在常人看来,这并不是商人的做法。而对于这一点,马云毫不避讳:“是的,我不是商人,我是企业家。”
按照马云的想法,阿里巴巴应由网上论坛BBS按行业分类发展而来,这是马云那一次登长城时的体悟与发现。但是团队的其他人却并不同意他的做法,甚至拍着桌子同马云吵。马云就拍自己的脑袋,还是觉得自己对。当时马云在外地办事,发电子邮件要求同事立即完成这一程序,他们还是不同意。
马云发怒了,他真想立刻飞回去。他抓起长途电话,尖声大叫:“你们立刻、现在、马上去做!立刻!现在!马上!”
尽管意见相左,但最后阿里巴巴还是按照马云的构想逐步建立起来了。
经过几个月的筹备建设,。Alibaba。在互联网上出现了,效果立竿见影。
一个青岛商人,每年从韩国进口一种设备,他坚信设备的产地其实就在中国,但他绞尽脑汁也无法找到中国厂家。后来他偶然发现了阿里巴巴,然后在上面发了一条求购信息,不料几天之内就同该设备的中国厂家联系上了!令他惊奇的是,该厂家竟然就在青岛!
另一个例子是,众所周知徽章等小商品多半出自浙江,如果这种企业在东北,哪有人理?但就有这样一家东北企业聪明地利用了网络,他们每年从网上搜集义乌、温州企业的最新产品图样,接着从当地购回样品照着生产,然后再到阿里巴巴上发布信息寻找买家。一年下来,他们46个买家中有44个来自阿里巴巴网站!
一传十,十传百,阿里巴巴网站在商业圈中声名鹊起。但马云知道,阿里巴巴面临着一个巨大的战略选择—国内电子商务尚不成熟,只有利用发达国家已深入人心的电子商务观念,为外贸服务,才是真正利润丰厚的大鱼。于是,阿里巴巴开设了一个专区“中国供应商”,把中国大量的中小型出口加工企业的供货信息,以会员形式免费向全球发布。
锋芒毕露不如暗涌于江湖
锋芒毕露不如暗涌于江湖
1999年刚成立的阿里巴巴,偏安一隅,默默无闻,它出奇的安静状态与当时沸腾的互联网似乎显得格格不入。
而那个时候,互联网的造势情绪比任何时候都高涨。当时一份基于对全国340家主要电视台和360家报社的广告监测统计报告显示,1999年到2000年中国互联网在这两类媒体的广告花费总计超过1。5亿元。其中新浪网和中华网在1999年底、2000年初两季度的电视投放分拔头筹,而购物网站8848的报刊投放额竟占所有业内网站在全国报刊投放总额的11%,居全国之首。此外,户外灯箱广告也被互联网业广泛利用,在当年的北京、上海和广州,中国人、搜狐、e龙网、易趣、新浪成为户外灯箱广告曝光率最高的网站。
这份发表于2001年的报告,多少透露出那个年头网站的无限风光,然而阿里巴巴在这个时候令人感到窒息的冷静与这些生活在京沪穗繁荣地区的网站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1999年的阿里巴巴在做什么?马云的回答是:“我们在闭门造车。1999年回到杭州以后,我们自己商量决定,6个月之内不主动对外宣传,一心一意把网站做好。”
看来,在常人眼里多多少少有些古怪的马云又走了一步令人费解的棋。正所谓“锋芒毕露不如暗涌于江湖”,而“故君子要聪明不露,才华不逞肩鸿任巨之力量”。因为马云的缘故,阿里巴巴在杭州这个互联网并不发达的美丽城市里健康而低调地成长,少了一份不该的浮躁和造作,多了一份踏实和上进。
欲擒故纵:以沉默“招徕”媒体
欲擒故纵:以沉默“招徕”媒体
马云与其说是一位眼光卓绝的商人,不如说是一位熟知媒体、大众心理反应的“心理学家”。这位在宣传策略上看似保守的IT新贵,并没有逃过媒体异常灵敏的嗅觉,尤其是阿里巴巴反其道而为之的沉默,更加激起了媒体的好奇心与窥视欲望。
1999年5月,杭州一媒体刊载了一篇标题为《想做全球贸易,阿里巴巴拒访》的短幅报道。阿里巴巴欲擒故纵、欲拒还羞的态度吊起了更多媒体的胃口,阿里巴巴“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形象也使众多新闻人按捺不住。
终于,海外媒体开始对马云表现出极大热情,第一个来到杭州的是美国的国际媒体《商业周刊》。而此前一言不发、金口难开的阿里巴巴被《商业周刊》揭开了它的神秘面纱,紧接着便是早期英文版的《南华早报》。
《商业周刊》记者在杭州一个居民区住宅里找到阿里巴巴,在记者惊异的目光中,阿里巴巴的工作场景被形容为“面积不大的住宅里挤着20多个员工,地上到处都是铺开的床单,空气里还有鞋子的味道”。记者当场惊讶得目瞪口呆!
托《商业周刊》的“福”,很快,马云和阿里巴巴就在欧美名声日隆,来自国外的点击率和会员呈暴增之势。
就这样,马云不花一分一毫,却引来了无数媒体甚至是国际性媒体的争相报道。而相比之下,早年搜狐的张朝阳不惜花费巨资铺天盖地地进行广告宣传与品牌推广,为了增加人气,他还频频出现在各种电视采访中,这一举动甚至引起了一部分人的反感:“张朝阳究竟是不是企业家?他这样能经营好一个企业吗?”有口难言的张朝阳在2003年的一次访谈中谈到此前频频作秀的动因,十分委屈地说:“搜狐是一个门户网站,需要人气,但它又没有多少钱,不能像现在一样请明星来为自己代言,所以只好自己上场秀一把了。”
张朝阳的苦衷不无道理,但是马云却能跳出媒体舆论的樊篱,这或多或少与早年马云创立中国黄页时北上与那些媒体、记者们打交道的经历有关。姜还是老的辣,“吃一堑,长一智”的马云用了“最强的进攻方式”—防守,周旋于媒体记者之间,显得游刃有余。而马云的“欲擒故纵”为阿里巴巴节省的广告费何止百万、千万。
融资: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