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玉咬着下唇,“我们还没有商量过,可我并不想去。”
“这是为何?”吴氏忍不住发问。她是舍不得女儿,可没想过要让她留下。
“我想陪在爹娘身边。”碧玉低下头掩去一脸复杂神情。
吕顺听了这话心中不悦道,“说什么话,你都是成亲人,当然要以夫家为重。”
“不行啊,哥哥还要在京城待三年。”碧玉已接到吕登信,知道他未来还要在京城长住,“如果我也走了,那你们二老怎么办?”
吕顺没想到女儿是为了他们夫妻才不想去京城,心中有些感动,“不用担心我们,有你兄弟在,还有你大舅舅家在,还怕没人照顾我们吗?”
“我已经决定了,我不会去京城。”碧玉这段日子反复想过这个问题,在父母和相公之间挣扎,可还是偏向父母这边,毕竟他们年纪大了,万一有什么,她后悔一辈子也没用。她和相公年纪还轻,来日方长。
吴氏皱起眉头,“女儿别闹,等杰哥有了安排就跟着一起去吧。我们不需要别人照顾。”小夫妻感情再好,分开日子久了,总会出现问题。她可不想见到女儿将来伤心难过。
碧玉咬下唇发白,“爹爹娘亲,你们不用再说。我不会改变决定。”
吴氏又劝了数次,碧玉始终不肯点头。
吕顺从不知自己宝贝女儿有这么固执一面,可她是一片孝心,自己又怎么能骂她呢?这可怎么办?
杜氏也问过碧玉以后打算,碧玉只是说等相公安排,并没多说什么。杜氏想想也有道理。
此后几天,碧玉都有些恍恍惚惚,心里非常难受。她真很想相公,可让父母孤零零待在老家,她又于心不忍。幼弟年纪小,还不能撑起照顾父母担子。长兄远在京城,只有她能担起这个责任。虽然心中已经有所决定,但还是难掩酸楚。
不过有个曹氏时不时过来添乱,碧玉不得不强打起精神应付她。也分散了不少精力。
刘水莲得知兄长中了进士后,专门送了份厚礼过来,这次送是三百两银子,碧玉心里估计这钱是金家意思,自然笑纳了。
江姨娘也专门过来贺喜,同时还提到女儿在金家日子越发好过了,不仅公婆和相公高看她一眼,小女儿地位也提高不少,都排在众孙辈之前。这一切转变有碧玉点化之功,也是因为刘仁杰有了荣耀前途,金家将来或许还要沾刘家光。所以待刘水莲好了许多。
碧玉对这一切只笑不语,刘水莲对她没有威胁,不足为患。看在她小女儿份上,她也盼着她过好,至于能不能熬到最后,那就要看刘水莲本事了。以后她也不会再出手帮她。
她此刻唯一念头是抱着女儿等着刘仁杰归来,把一切都摊开来谈谈,希望能找到一个很好解决办法。
杜氏安排家务
这些日子各家太太接二连三请杜氏婆媳去做客,碧玉担心家里没人,又要照顾女儿,就留在家里照应。这天刘家来了个意外之客,而杜氏正好不在家,下人就请碧玉去正厅。
她一见居然是吴敬仁,不由又惊又喜,“三表哥,你怎么在这里?”他不是应该在京城吗?
“玉姐儿,好久不见,让我好好看看。”吴敬仁上下打量一番,不由笑道,“玉姐儿都是大人了,家里可好?亲家太太好吗?姑姑姑父好吗?”
“都好,谢谢表哥关心。”碧玉大方任他打量,反而看过去,见他留了一嘴小胡子,有些新奇。“我们都有三年没见了。”
吴敬仁笑道,“是啊,对了,我小外甥女呢?”
碧玉让奶娘把孩子送过来,吴敬仁接过去好一顿夸,刘瑛也不怕生,不哭不闹笑眯眯小模样让吴敬仁极稀罕,抱在怀里不撒手。
吴敬仁逗孩子玩了好半天,碧玉把孩子接过来问道,“三表哥,你怎么回来了?”
“我是受你相公请托送你和亲家太太去京城和他团聚。”吴敬仁说起原委,原来是刘仁杰通过会试又通过殿试,考上了翰林院庶吉士。本想亲自回来接家人,可没想生了病起不了床,只好让吴敬仁走上一趟。
碧玉一听急脸色都变了,连连问道,“我相公病了?他怎么了?什么病?”
“是风寒。”昊敬仁知道他们夫妻感情不错,故意说平淡些。
不过对碧玉没什么用,她心急如焚跳起来,“严不严重?请了大夫吗?”这种病可大可小。
“别紧张。”吴敬仁忙安抚道,“表弟请大夫过来看过,我离开之时他病好差不多了,可还不能下床。”这话是半真半假,并没有他说这么乐观。
碧玉心中松了口气,“怎么回事?他身体一向还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