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晚唐闺秀的七零生活免费阅读 > 第61部分(第2页)

第61部分(第2页)

在唐以前,粮食贩卖一般都是不出三百里范围。因为粮食不比其它的货物,贩卖粮食最大的难题就是消耗太多。贩卖的越远,成本则越高,出了三百里外,成本就越加的高昂。但到了此时,由于隋时开挖的大运河沟通了南北,用装载量很大的槽船贩运粮食,成本开始直线下降。特别是唐代造船技术的不断发达,造出了能载七八千石,甚至上万石粮食的巨船之后,远距离贩卖粮食从利润很少到巨利。特别是如眼下这样的整个北方大饥荒之时,从南方贩运到北方的粮食就越加的利润高昂。一些大商团甚至组织几十上百艘的大船从广州一路沿海岸运粮到登州,甚至是河北的幽州,乃至辽西的契丹人处。

“那边的船怎么好像都没啥动静?”张承宗指着另一边明显显得十分冷清的码头道。那边的冷清与这边的火热确实形成鲜明对比,那边的船只一点也不比这边的少,但是船只却明显的比这边的船只略小些。

“那些都是往返新罗和日本的远洋海船,他们是十月从新罗和日本过来的船只。要到明年的六月才会返回,这几个月的时间里一边等信风,一边出售和采购货物。现在这个时候,那些船上的商人几乎都上岸去采购货物了,船上只剩下了一些看守之人,自然就显得冷清了。你等到了明年的四五月时,那时就是大量装货之时,那时才热闹呢。”李璟正与张承宗等人说着话,突然旁边的一家商铺中走过来一个人插话道。

李璟看去,却是一个皮肤黝黑,精瘦且带着满身酒气的一个头发须白的老头。他手里提着一葫芦的酒边说边喝,却是把身上的那件短褐上衣的衣襟都给打湿了。不过虽然看起来有些邋遢的样子,可他望向李璟的目光却十分的明亮有神。

不等李璟上前询问,老头笑着对李璟道:“想必这位就是最近名闻登州的勇三郎李镇将了。”

“我是,不知道老丈是?”

老头咧嘴一笑,满口的酒气扑面而来。他也不顾李璟微皱的眉头,伸手入怀中掏了半天,掏出一块竹木牌子在李璟面前恍了一恍。“把你的那个鲛鲨佩拿来我看看!”

李璟取出玉佩在老头面前展示,老头接过去翻来覆去的仔细看了几遍后,点了点头:“没错,果然就是鲛鲨令。喏,你拿着这块竹牌,去那边码头,看到没,第六排,那艘刷着红漆的明州海船就是你的了。拿去吧,交给你了,我也省得天天帮你看着了。”说完老头把竹牌往李璟手中一塞,自己提着酒葫芦转身就走了。

突然而来,突然而去。望着手中的竹牌,李璟算是明白怎么回事了,估计是张莺莺将那船先前托给那老头看护的。李璟等人都有些迫不急待,拿着竹牌,按老头说的沿着港口岸走了大半圈,终于到了老头指的那艘船前。

“就是这艘了!”

李璟诸人抬头望前,在码头一侧,一艘巨大的海船静静的停泊在那里。

巍如山岳,浮动波上。

朱漆船长约二十丈,船上三根粗大的桅杆高高挺立,主桅高达十二丈,桅杆上的帆都已经降下,略少了几分扬帆蓄势的风采。尖底、龙骨、吃水深,这是一艘标准的明州船。明州造的海船,正是大唐最先进的海船船型,与港口那边忙碌装卸货的方头平底的沙船不同,沙船专为近海航行而造,而明州的尖底龙骨船则是专门进行远洋航行的海船。

“张莺莺果然不错啊,居然将一艘如此豪华先进的大海船送给了自己。”李璟心中激动,转头看着同样看的呆了的几人,笑道:“还愣着做什么,接收我们的船去!”

Ps:明州也就是宁波,明州船就是唐代最有名的宁波船,唐代海上贸易中最主流的船只。

Ps2:直到月底,本书都会一直免费,多更十二天公众章节,就是七八万字,大家免费之余,还请投推荐票支持木子,如果有打赏的更加感谢!最后两分钱一个的赞,无限求!

第107章 钱到手了

(感谢三酒三酒,郡主剑两位的打赏支持。木子昨天晚上感冒发烧,人都烧的糊涂了,头痛脚酸,白天去看过也吃了药,到现在也还没好。先更了这一章,木子捂汉去了,求推荐票!)

李璟是高高兴兴带着人去赤山浦的,不过当天就一脸郁闷的带着人又回来了。

张莺莺确实不错,一出手就送给李璟一艘远航巨舰,二十丈长,载重一千五百石,就连船型也是当下最出色的尖底龙骨结构的明州海船。这一切都让李璟惊喜莫名,但后面遇到事情却让他一时无言,张莺莺送给他一艘价值超万贯的浮海大船。可是,却唯独一个船员也没有留给他。

留给李璟的是一艘空船,完完全全的空船。李璟拿着那块竹牌上船后,偌大的船只上上上下下找了几遍,也没有找到一个人影,连只老鼠都没找到。船也是条空船,没有任何的货物。他返回码头找了半天,把那个邋遢老头找到,好言询问半天,才得知,张莺莺把所有的船员都带走了,然后给了这个原先属于新罗商队,如今已经退下来在码头开了一间小酒馆的邋遢老头一笔钱,让他代为照看,等李璟来后将船交给李璟。

坑啊,李璟没有想到会是这么个结果。这艘叫做宁海号的海船要想开动,上上下下的船员至少得二百之数。而且不光光是要两百人,还得是有远航经验的船员。李璟人不缺,就是四百五百他也拿的出来,可是两百有海上航行经验的船员,他就一个也没了。不对,有一个,前些日子从流民中招募的那个半调子阴阳师算是一个有出海经验的。除此外,再无别人了。

兴致冲冲而来,败兴而返!

李璟要想接管这艘船,还得先想办法先招募两百船员,要不然,这船他根本开不走。

郁闷无奈之下,李璟最后只好给了邋遢老头一笔钱,请他出面帮忙在港口招纳有经验的船员。舵手、帆手、锚手、船长、水手、浆手、厨师、木匠、铁匠、医生、阴阳师、帐房、文书

邋遢老头姓崔,也是张莺莺父亲手下的旧部,在海上漂了大半辈子,经验确实丰富。对于一艘海船需要哪些船员,是一清二楚,李璟对这些多是一知半解,干脆把招募船员的事情全全委托给他,拔了几个家丁给他,让他们带着招募文书去乳山港和成山港等港口招募,自己则带着林武一伙原道返回了王李村。

腊月二十三,李家再办大办喜宴,李璟的四妹婉静与林威大婚。当天,文登县远近官绅富豪们再次齐齐前来祝贺。这一次,连远在登州的很多官员富豪都派人携礼前来祝贺。登州新任刺史宋温、登州别驾昭王李汭,新任的长史王敬文以及登州几处军营的将领,和团结营四县的将领都派了人带了礼物前来。

赤山镇将崔德成担当了月老红人,主婚人则请了在李家做客的萧韩氏。另外宋希、皇甫正等都亲自前来做了观礼证婚。

李璟对于自己妹妹和自己的左膀右臂的这次婚事十分郑重,大操大办,排场隆重。早在多日前就已经开始准备,结婚当天,光外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