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福禄送完粮草又不回去了。
给康正谦写了书信,说自己要留在边关监督这个粮草的使用和监视张景漠,现在还不是和他翻脸的时候,能不打草惊蛇是最好的。
军队的数量庞大,卫夫人也养了很多的探子,这件事情一直不被发现的话也是不可能的。
在边关的时候探子不敢靠近,靠近的话太明显,很快就被发现。
所以张景漠和康律汇合的事情一直都没有被发现。
可离开了边境就不一样了,人多眼杂,肯定要路过百姓的居住地,在里面安排细作的话是很难被发现的,没有证据的情况下也不能把他们怎么样,根本就是防不胜防。
只能早早做打算。
还是要早点联系到王烈老将军才行,早点做好一战到底的打算,这样胜算会更大。
有了何福禄的倒戈,士气就更胜了。
援军还没有到,也没有那么多时间去等了。
再等下去百姓可等不了那么那么久,大冬天本来就很难,西域能耕种的地方本来就不多,气候也是很干旱,产量很低,能满足基本的生存已经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
这件事也不是谁都能做的,现在最合适的人是张景漠和康律,在不知道老将军的立场之前康律去的话是一件很冒险的事情,出了军营康律将会陷入危险的境地。
康正谦和卫夫人不会放过那么好的机会,在皇城大多都是他们的亲信和眼线。
康正谦去的话是很稳妥的,就算没有谈成,作为师父的王烈也不会去揭发他,最多只会训斥一顿,让他安分守己。
如果康律能自己去的话,给王烈满满的诚意,不成功便成仁的做法。
对于王烈只是在朝堂上见过,康律并没有私下讲过话。
因为王和王后对康律的宠爱,康律大半的时间都在民间历练。
说是历练其实就是游山玩水,运气最好的是碰见了司徒赫还成为了朋友,不然也很难有今天那么好的局面。靠自己复仇夺回王位的话还不知道要花多少的时间,要花费多少精力还说不好呢,没有夏国的支持,成功的机会真的很小。
张景漠想去做说客,说服自己的师父帮助康律夺回王位。
可是康律觉得自己去比较好,自己不能一直躲在背后,一点作为都没有。
有些危险是必然的,需要自己去承担,不能一直都躲在张景漠背后,这样就算把王位夺回来了,也很难服众。
得不到大家的支持,国家将会很难治理。
自己想做一个民心所向的王,被百姓爱戴。
两个人的意见不一样,在那里僵持不下,其他人也不知道怎么做才好,这两个人谁都不能出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