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汉风1276 奇书 > 第15部分(第3页)

第15部分(第3页)

“真的?”阿泰瞪大了眼睛。发达的商品贸易,让土著人都知道了铜钱的意义,他们对楚风工场里的工人羡慕的不得了,想想啊,工钱最低的每天都能拿到一百个铜钱!可惜楚总督只要汉人不要我们,否则就是每天六十个钱,大家也要挤破头啊!

“真的,一点不假,现在就开始,你们可以把矿石堆到那块平地的边上。越多越好。”

阿泰迅速运用刚学的数学知识计算一番,身体一般的人挑一百斤没问题,十五里路,每天可以来回走两趟,就是六十个钱,如果身体好,走上三趟就是九十个钱。阿泰眼睛里,无数个铜钱上下翻飞,忽而又想到了什么,拿起那块矿石翻来覆去的看。

“这个石头里,有宝贝?”

“嗯,有宝贝。”楚风哈哈大笑,拍着阿泰的肩膀说:“不过那宝贝你们找不到,只有我们汉人能找到。”

半个月后,楚风在地图上画了个圈的地方,这是嘎武河中下游的河谷台地,地形平坦宽广。植物都被放火烧掉,空出了足有四五个足球场的面积。

西面靠河的地方,从上游挖来引流渠,渠边架起了大大小小十多个水车,这条河从山区到平原河谷的落差很大,正好驱动水车,提供冶炼所需的动力。

东面是一长排砖头砌就,半截埋在地下的炭窑,半埋地下可以有效的保温,提高原料利用率。它的结构类似一座二层小楼,一楼用来烧火加热,二楼放置烧制木炭的原料木材。

铁匠冯火山站在窑边,指挥学徒工们跑上跑下。

“张驴儿,你抱那么粗个棒子干啥?烧得透吗?锯开、锯开!”

“细枝放下面,撒点煤粉,好烧!”

木材搬进窑后,在一楼的火嘴处点火,二楼窑中木材被火炙烤,木材中的水分蒸发,混合其他挥发物,形成灰白的冷烟,因为温度不高,从烟囱中冒出后并不向上升去,而是平着沿地面扩散。

温度渐渐升高,此时一楼的煤炭已经烧尽,二楼窑内木材自身开始氧化发热,如果有一双透视眼就能清晰地看见,木质材料发生热分解反应,其组成开始发生了变化。其中不稳定组成,如半纤维素发生分解生成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少量醋酸等物质。

木材自身分解发热把窑内温度推到了最高点,大约摄氏400度,木质材料急剧地进行热分解,木材表面有粘稠的油状物流出,那是反应生成的大量醋酸、甲醇和木焦油,时不时的还会鼓起一个气泡,这是甲烷、乙烯等可燃性气体,它们在炉内缺氧的环境下缓慢燃烧,释放热量、保持窑温。

工人们早就可以离开干其他的事,反正木材会自己慢慢反应,不需要人为干涉。

视木材湿度、厚薄,12-24小时后准备出窑。学徒们堵住了窑顶的烟囱,本来烟囱很小,窑内就是在非常缺氧的环境下反应,这下彻底堵住了氧气,窑内氧化反应就慢慢停下来,窑温逐渐变低。

如果急用,可以早点开窑,再往烧成的木炭上浇水;如果不急用,可以等它在窑内自然冷却到摄氏一百度以下,再开窑。

可用于冶炼优质铁料的木炭,就这样烧成了。它的炭含量极高,磷、硫等杂质含量低,还原性强,还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在高炉炼铁中比焦炭更加优秀。

空地上,东边堆着四五丈高,一大堆的黑乎乎木炭;西边堆着三丈多高,一大堆棕褐色带着星星点点黄斑的磁铁矿石。

磁铁矿石堆旁,总有一个傻乎乎的人呆在那儿,手执大铁锤,遇到稍微大点的矿石,就要敲开仔细看看。

一而再,再而三的失望,他没有放弃,挥汗如雨的抡起大锤,继续免费帮楚风进行铁矿石的破碎工作。

阿泰很不服气:这是什么宝贝,为什么汉人找得到,我就找不到呢?

第二十九章 琉球钢铁厂

铁匠冯火山主持下,一座肚皮宽大,颈部逐渐收窄,外观有点类似景德镇花瓶的高炉,在这片钢铁厂离河岸不远的位置,沉积岩台地的地基上树立起来了。

没错,确实是冯火山主持修建的,楚风只是按照现代冶铁工艺,提了一些修改方案。

哪个穿越者回到宋代,想通过“发明”高炉炼铁来捞第一桶金,他一定会活活气死的,因为高炉早就普及了。

北宋元丰年间,朝廷军器监在汴河两岸架设高炉,炼铁的红光映日,昼夜不息。生产的高峰期,仅华北地区年钢铁产量就达到了15万吨;要知道,大英帝国在整整七百年后才达到7。6万吨的钢铁年产量,那时候它已经开始了工业革命。

整个宋朝期间,包括了北宋初年和南宋时期国土面积狭小,包括了战乱时期生产遭到破坏的不利因素,居然能达到3。5-7万吨平均钢铁年产量!

南宋时期福建钢铁产业发达,有的大型高炉,一次就可以冶炼上万斤生铁;冯火山作为船场的铁匠把头,也曾主持一次性浇铸千斤大铁锚。

高炉的建造并不复杂,五十年代末的“大跃进”,号召全国人民炼钢铁,甚至有的小学学生、生产队村民、副食品商店售货员都组成一个个炼铁小组,建造高炉来炼钢炼铁。

那些高炉的技术水平大约也就和宋代差不多吧,理论上是能够炼铁的,但是技术掌握不过关?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