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药堆积场距离稍远。
晚上八点半,天已经黑透,山下敌军阵地点起了星星灯火,警卫巡逻分队手电筒的光束扫来扫去,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他们的行踪,侦查连开始准备撤离,通过红外夜视仪,可以看到那部战场侦察雷达仍然在工作,但是旁边一直没有监控人员,不知道是自动报警还是没人关心,全体侦查人员顺利地撤出了第一侦察阵地。
其后两天时间,侦察连共侦察了6处敌人阵地,包括3个炮兵阵地、1个营指挥所、2个步兵连级阵地。
侦察连将每处阵地的地形、火力部署等情况一一画成图,标明行进路线,交给了营部。
这样一来,敌人的兵力部署情况已经尽在掌握。发动新一轮进攻的时机成熟了!
第1卷 第十一章 血战滚龙 第97节 狙击中计
虽然从侦察连里精挑细选的侦查战士牺牲了一个,但总体来说,这次侦查任务取得了圆满成功,侦查连长陈久明受到上级的表彰。
滚龙坡主阵地离先前占领的阵地外围阵地的直线距离还有两公里左右。在这两公里的路线上,山高坡陡,加上雨雾季节,行动起来十分不变,因此要想直达滚龙坡主阵地,抄近路也得走上10公里左右。前次侦察连走的是密林小道,来回迂回,总共大概走了20公里左右的路程。
由于前次战斗损失惨重,独立团第一营、第二营整编成一个营的建制,统称第五营(实际上独立团现在只剩下第三营、第四营和第五营了)。
新28师师长魏主强对此次夺取滚龙坡主阵地的兵力做了如下部署:顾德明率领独立团全团为主攻部队;加强团莫高山为助攻部队。两团均由师部统一调度、指挥。另外,88师也随时待命增援。
在获得侦查情报的第二天晚上,8时整,天已黑尽,两天没下雨了,地上已不像先前那样湿滑,走起来舒服多了。团长顾德明率领独立团的战士们摸黑出发了。侦查连和第三营走在队伍的最前面,因为侦察连对这里的地形和线路熟悉,走起来要快捷得多;莫高山率领的加强团也随后出发,与顾德明部保持在1公里左右的距离,方便助攻。两部随时通过无线电台保持联系。
日军指挥所,担任滚龙坡驻守任务的114联队队长龟田腾一郎素以奸诈在日军内外著称。此刻正命令下属道:
“现在地,你们地要时刻防范敌军进攻,尤其是夜间偷袭,这是敌军惯用的伎俩!你们地,一定要加强守卫!”
“嗨一!”一个日军小头目正襟危坐,严肃地回答道。
龟田腾一郎指着桌上的地图,对两个头目耳语了一番,脸上露出狡黠的笑容:
“这次地,一定要让敌军有来无回!”
“太君地大大地英明!”两个小头目附和道。
下半夜,天空升起了一轮月亮。虽然不是很明亮,但这已经足够了,习惯了夜战的远征军将士们借着微弱的月光,加快了进程。
直到凌晨2点足有,先头部队才摸到距鬼子主阵地300米开外埋伏下来。
侦查连照例先在前方侦查了一番,主阵地的外围,几束强烈的灯光扫来扫去,各岗哨位没有发现异常;离外围岗哨50米的样子,才是滚龙坡的主地堡。主地堡的地势比较开阔,是一块比足球场略小一些的平地,地堡就建在平地之上,比先前居高临下的地堡容易攻取。侦查连长陈久明通过无线电台呼叫主攻部队,表示可以进攻了。
独立团团长顾德明信心满怀,成竹在胸,立即按照先前做好的部署,派上了一队10人的狙击手上去。
其实,那时所谓的狙击手,与现代意义上的狙击手有着本质的区别。那时候的狙击手,只能算作“神枪手”,就是枪法特别准的战士,将这些“神枪手”选拔出来,战争行动前临时集结在一起的一个组织;现代意义上的狙击手,是指受过专门训练使用专门的器械,作为一个战术单元存在于班、排、连一级的作战单位的特种战士兵。
在这里,我们还是姑且称呼这些“神枪手”为狙击手。
狙击手的目标,就是打掉那些站岗的哨兵,然后让大队人马神不知鬼不觉地冲进主地堡,给鬼子来个出其不意。
岗哨前面是一段距离约20米左右的开阔地,没有丛林的掩护,要想在开阔地撂倒鬼子,几乎不可能。最理想的状态,就是在20米开外的丛林里伸出枪管,敏捷地敲掉鬼子。
然而,这样一来,势必会暴露目标,只要枪声一响,就会立即引起鬼子的警觉。一旦鬼子警觉,趁其还没反应过来,主攻部队立即开始动用大炮、枪榴弹、手榴弹等重型武器进攻,力争用最快的速度打倒最多数量的敌人。
10个狙击手给枪加上了消音器。其实大多数狙击手都是不用消音器的,因为消音器本身会让子弹弹道严重不稳定,完全破坏了狙击枪的精髓“悬浮枪管”的物理效果,在一定的距离下射击会出现不可接受的误差,因此加消音器可以保障自己和队友不被敌人发现,而较近的射击距离又不会对子弹弹道有太大影响,所以在这种环境和战况下加消音器是可行的。
狙击手们通过手势,明确了各自的射击目标。暴露在视野和射程范围内的目标一共8处,除两处高哨位上的哨兵无法瞄准外,其他都被一一锁定,其中有的是2个狙击手共同瞄准一个目标。
“叭!叭!叭!”几声细微的枪响,枪声几乎在一两秒钟的时间内先后响起,8处目标有6处被准确命中,剩下的2处目标见势不好,立即翻身回撤,又被狙击手们准确瞄准命中。
加了消音器的狙击枪并非一点声音都没有,只是在山风之中听来若隐若现,不用心听是听不出来的。
高楼上的那个哨兵站在离地10多米高的一个蘑菇状的岗亭下,手里端着枪,随着灯光的扫射移动而来回移动,这回忽然见门前几个哨位上的同伙被打倒,等他反应过来的时候,岗哨前20米的开阔地带已经密密麻麻地挤满了猫腰端枪快速前进的敌人,他手里的子弹也就跟着扫射了出来。
“快!冲过岗哨,尽快进入地堡!”顾德明朝先头部队命令道。
三营营长和侦查连连长带领的先头部队很快就冲过20米开阔地带,冲进了岗哨之内。
岗哨的位置离地堡群还有大约50米的距离。
看来敌人还没有完全反应过来,地堡里一片漆黑,只有几个最先听到枪声的鬼子吆喝着,朝这边冲了过来。
“快!快!冲进去!”三营营长大吼一声,战士们争先恐后如潮水一般地朝前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