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权的位子上。要不是东平侯娶了皇上的妹妹,怕也是被拉下马了。
如今,皇帝和忠顺王斗得正欢,林致远当然不愿意让东平侯卷进去,至少是在局势明朗之前。
致远没有告诉黛玉的是,姜姨娘似乎掌握了林如海的什么证据,然后献给了黄宗兴。当然,这种证据大多是捏造的,但是总归是个祸患,姜姨娘叫她弟弟来提亲,也是震慑他们兄妹俩一番。黄宗兴可不是什么好鸟,一方面想要给忠顺王敛财,另一方面又想打压先帝的忠臣,震慑他们,让这些老臣归顺忠顺王,林如海就是个靶子。
林致远想的清清楚楚,黄宗兴不外乎就是想挖出二伯贪墨的证据来,就是没有也要造出点,更何况,林致远清楚,他这个二伯也不是什么真的大清官,至少和前世知道的海瑞不能比,否则也不会留给他和黛玉这么大的一笔家产。
二伯逝世前交给自己一道圣旨,是先帝赐予他的,在关键的时候可以证明林家的钱财都是先帝赐予的,也算是给林家在最危险的时候一线生机。这道圣旨天下间只有三个人知道,先帝,林如海,还有林致远。所以,林致远大可以不必担心黄宗兴的诡计,但是他要营造出一种他们林家兄妹害怕的假象,匆忙上京就是个引子。
林致远忽然感觉自己还太弱小,他没有实权,不能进入朝堂就没有说话的权利,就没有保护林家的资格。所以,他现在要做的事情就是。。。。。。进京。
。。。。。。
当林家决定五月上京的消息一传出,苏州城里和林家交好的人家纷纷前来打探,知道致远黛玉兄妹俩是为了早进京迎接春闱,就猜测必是最近一段时日去登门拜访的学子太多,林致远不能安心备考。
一时间受过致远恩惠的学子们都感到羞臊不已,当时只想了怎么能考出好成绩,根本没顾得了林家少爷还要参加科考的事情,现如今害得人家都要躲到京城去温书了,于是众人纷纷送上礼物,或是笔墨,或是纸砚,聊表心意。当然也有那心肠发黑的,受了致远的指导,见人家去了京城,还一个劲儿的说林家小气,不愿意帮助同窗,算什么江南才子,徒具虚名。当然,这种天杀的下作东西只占了少数而已,众人若是听了他的牢骚也会呸的唾一口。
致远有些忘年之交,又有一些年岁相当的好友,这些人来邀约他自是推卸不了,好在众人知道致远的老师沈先生最是严格,每日都叫致远去交作业,大家也不敢多留他。即便是这样,那饭局、宴请也是从三月排到了四月。致远对自己的功课心中有谱,也不愿拒绝这些朋友,他明白,自己能在苏州立足,和这些人脉关系密不可分。
林家的族长早年有恩于致远母子,老人见致远是个知道感恩的,也不多难为他,只希望将来林致远飞黄腾达的时候多多的提携一下林家的后人,让林家的宗族里多出几位举人老爷就好,也算不坠林家百年清誉。
黛玉在苏州的朋友只有东平侯府家的几位小姐还有那位死活要和自己拜干姐妹的杜婉。
四月末的时候,苏州城里百花盛开,真是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
沈嫣然几个自是舍不得黛玉去京,只是她们从母亲那里知晓了一二缘由。趁着四月天好,蔷薇盛开,沈家三姐妹就想请了黛玉来赏花,也算是践行。说来,自那日寒山寺一别,竟是月余不见。
黛玉接了东平侯府的帖子是左右为难,既不愿意拂了沈家姐妹的心意,有顾忌身上的孝期。
致远知道了,只叫她去,就当是做晚辈的拜别长者,公主殿下还没见过黛玉,但是没少关照林家兄妹,所以黛玉是有必要见见公主的,借此机会去赏花,也不算是违背了礼教。
二十一这日,天公作美,竟是个大晴天。黛玉命紫鹃再三的检查送给公主的礼品,又请香萱来访梅阁帮着碧蝶照顾荣泽姐弟,忙活了好半天,还是致远来催了才能上轿。
黛玉坐在轿中,仔细的回响严嬷嬷教导自己的礼仪,见了公主行什么礼,怎么落座,怎么喝茶,一一回顾,黛玉心中暗暗告诫自己,千万不能丢了林家的脸面。。。。。。
PS:请大家收藏俺~~~~~俺会努力写滴~~~~~
正文 第三十六章 东平侯府共赏蔷薇
东平侯沈家是开国元勋,世代沿袭的爵位,第一任东平侯在建国之后就自请回苏州老家,过着看似悠闲的生活,但是沈家和皇室的关系千丝万缕。
历代沈家出过三位娘娘,七位王妃、世子妃,尚过两位公主,这个数字在哪朝哪代说出来都是异常惊人的。沈家看似远离朝堂,实则不然。
这一代的东平侯共有两子三女,最小的儿子才仅仅四岁。侯爷不曾纳妾,和七公主的感情极好,这段姻缘也因此为江南的文人雅士所艳羡。
人心的确是个奇怪的东西,这件事情若是换在别人身上,大抵要被说成是怕老婆,但这位贤淑的女子若是公主的话,就会为人夸赞。女人想要嫁得好,婚姻幸福,门当户对真的很重要;浪漫的爱情,冲动的激情最终也会转瞬即逝,留下的怕也只有两两生厌。
七公主长得并不能让人惊艳,这是黛玉对这位公主殿下的最初印象,但是她仪态端庄,气度不凡,没有想象中的插金带银,而是穿着家常的月牙白的藕丝琵琶衿上裳,绣着三两只桃红色的蔷薇,下身是件紫绡翠纹裙,梳的是流云髻,只在后面插了支初绽放的蔷薇,其它并无半点装饰。
公主殿下拉着黛玉的手好生瞧了半晌,笑道:“你哥哥和我们家是最熟的,和我也亲,你既是他妹妹,就该把我们也当做是一家人。早就想接你来家中坐坐,却又怕贸然的失了礼数。”
黛玉只觉得公主的手温温的,润润的,有种母亲的感觉。眼眶里就不自觉的有些发酸,低声道:“是黛玉早就该来拜访公主殿下,只是尚在孝起,怕冲撞了公主。如今哥哥和我即将进京,所以特来拜别。”
“以后也不要叫什么公主,和你哥哥一起叫我姨妈就好,在咱们这儿,只有东平侯夫人,可没什么公主,你这样叫我可就外道了。严嬷嬷教导你还好?”
黛玉忙道:“公主。。。。。。姨妈,严嬷嬷对黛玉很好,每日都尽心教导黛玉。黛玉还要多谢姨妈。”
“傻孩子,既叫我当姨妈,就更应该是一家人。本想着等你们家稳定了点,就接你来和我们家的这几个丫头住些日子,没想到你们竟是这么快就要上京了。”公主爱怜的伸手捋顺了黛玉鬓角的碎发,又让身边的嬷嬷拿出了一只大大的紫檀匣子,“这里面是我叫人配的雪参玉蟾丸,每月服一颗,用上一年你的身子就大好了。你哥哥说你以前在贾府的时候常吃些人参养荣丸,到底没这个好,我问过给你看病的大夫了,你吃这个最合适。”
黛玉忙接了匣子,里面的雪参玉蟾丸一个个龙眼大小,光泽金黄,淡淡的药香扑鼻,共有十二枚,正好是一年的剂量。
嫣然笑着上来挽住公主的手,“母亲只顾着和妹妹说话,倒是忘记了我们。我们可是为了今日妹妹来准备了好久呢!”
公主看似埋怨的瞧了长女一眼,哀怨的说道:“好好好,我知道我是个老婆子了,你们这群小丫头不待见我,也不愿意和我说话,去吧去吧,今日只管玩你们的,一会儿做出了诗也给我瞧瞧!”
公主殿下的话逗乐了一屋子人,东平侯府年仅四岁的二少爷笑颠颠的跑到母亲的身边,扬起了大大的笑脸:“母亲,儿子陪着您,儿子喜欢您,儿子不嫌弃您老!”
二公子年纪和荣泽几乎相仿,但是命运却天差地别。
。。。。。。
东平侯家的园子极大,汇集了江南园林的精华,亭台楼阁水榭,曲径通幽,游廊小路蜿蜒其间。侯府园中有一晚香亭,是赏花看水的好去处,嫣然早命人将其收拾干净,又让人摆上了鲜花、百果,亭子前就是座湖泊,荷花尚未露头,但是叶子却长得茂茂盛盛。
黛玉随众人来到晚香亭,看那乌梨木雕花桌上摆着一个大荷叶式的翡翠盘子,里面供养着各色折枝蔷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