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不是常常会遭遇一些谈话场,人不熟,内容领域更不熟?是。
有没有一个方法可以让你在所有的谈话场都表现得游刃有余?有。
陌生的对象、陌生的知识、陌生的领域、陌生的语境,这些是主持人工作中的家常便饭,对此,我已经很习惯了。如果真碰到嘉宾和内容都极度熟悉的情况,我反倒容易变得懒散松懈。
碰到自己不知道的事儿,我们的第一反应通常是:不行,我得搞懂。一两个知识倒还好,但如果突然碰到一个陌生领域的谈话场,不仅没有时间补课,甚至连从哪儿补、找谁补都不知道。书到用时方恨少,到了现场就得唠。
无论在什么领域,我们要想真的成为全能专家,太难。换句话说,成为一个好的谈话者,把握一种能够从容应对各种谈话的技巧和心态,就十分关键了。
这种技巧和心态是什么呢?我们先从我之前在岭南师范学院做过的一个尝试说起。
当天晚上,我原本是要在岭南师范做一个演讲,后来我发现复旦大学的钱文忠教授也来到了现场。钱教授师从季羡林先生,学识渊博,机智幽默,他讲的《玄奘西游记》至今让他在大学生中非常受欢迎。同时他也是我的家庭教师,有什么不懂的事情我经常去请教他。
原本我对这场演讲没做什么特别的准备,看到钱教授之后,我突然冒出一个想法,决定把这场演讲做成一场对钱教授的采访,借机现场培养几个主持人。我觉得这样的安排同学们肯定会非常高兴。于是我在现场发出了一个口号:“15分钟,我就可以让你变成一个优秀的主持人!”
同学们果然踊跃参与,有三位同学获得了这个机会。其中有一个女孩,她站在会场二楼的最后一排,当时她只是礼节性地举了一下手就被我叫上台了。上台之后她有点蒙,甚至有点不知所措,但是在15分钟之后,她整个人的状态就完全变了一个样子。
这个女孩很内向,刚到台上非常紧张。她采访钱教授,我在一旁协助她,她的第一个问题问得有点儿不太礼貌,大家都笑了,钱教授也笑了,但还是回答了她。接下来,我用了一个非常礼貌的方式提了第二个问题。到第三个问题的时候,这个女孩自己就变得很礼貌了,然后谈话就进入了一个非常友善的氛围。可是进入这个氛围之后,她就显得不是钱教授的对手了。通常来说,在采访之前,双方都会下意识地把对方当成对手,尤其是被采访者会认为对方一定会刁难他,给他挖坑,让他说不愿意说的话,所以这时候这个女孩在钱教授面前自然就接不过三招。
她不知道接下来该说什么了。或许有人会说,这时候她应该试着走一走防火通道。这个办法当然可以,但是,就像我在前面说过的,防火通道可以偶尔用来应急,但不能总是停留在那个状态,或者一有困难就马上登场,那样是无法完成一次成功的谈话或采访的。我发现很多主持人或是谈话者经常会走防火通道。条条大路通罗马,为何只认这一条?
接下来,我就要说到我的绝招了,其实非常简单,就三个字:跟我来。所谓跟我来,就是把你的观众或你的谈话对象的思维拉到你所熟悉和擅长的领域,让他们顺着你的思路来。
当时,我就是用这个方法去引导这个女孩的。我问她学的是什么专业,她说是海洋工程,我说那你可以这样跟钱教授沟通:你把海洋工程的道理讲给他听,他就会告诉你在《弟子规》《三字经》和《名贤集》里是否也做过类似的研究,我们把这个叫比较科学,这样的谈话和比较大家都会爱听。女孩按照我的引导去做了,她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聊了很多海洋工程当中的概念和方法,钱教授一下子就理解了这里面的意图,并从自己的角度和她互动,然后这个女孩又把钱老师的内容放到海洋工程的框里,再次输出。于是,一来一往之中,大家在现场听到了一场特别奇妙的谈话。
台下的大学生们热烈鼓掌,这个女孩成功了。
这时候我发现他们的校长坐在台下,眼睛红红的。我觉得这里面肯定有我不知道的故事。采访结束之后我找到了这位校长,他告诉我刚才台上的那个女孩是一个孤儿,是学校资助了她,但因为性格内向,所以她一直闷闷不乐。但今天看见她在台上表现得这么优秀,跟钱教授能够如此灵巧地对话,他觉得特别高兴、特别欣慰。
要找到最好的说话状态,就需要把自己调整到像在家里一样。而在这里,我们再次拓展这种调整方法,不仅是状态上的自我调整,更是在话题内容选择上的自我把控,每个人在与人交谈时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安全领域,这个领域可能是他熟悉的,或是他擅长的。
掌握了这个技巧,就像手里拿了一把万能钥匙,可以打开所有谈话场的锁。
再来一个例子。有一次,我参加一个饭局,来的人大多是文艺圈的朋友,其中有一个朋友不是这个圈子里的,是从事金融的。当时大家已经坐好准备开饭了,结果这个从事金融的朋友却起身到另外一个房间去抽雪茄了。我看出情况有点儿不对,就去找他。我说:“大家都等着你呢,你怎么在这儿躲起清静来了。”他说:“我不知道怎么跟他们谈,他们肯定要跟我谈电影、谈文学,可是我对这些一窍不通,你帮我谈吧。”
“这我可没法儿帮你。”
于是,他就很焦虑。
我说:“别着急,5分钟我就能教会你怎么跟他们谈。”我问他对哪个领域最擅长,他说银行业务,于是我就告诉他:“不管他们谈什么话题,你就记住一条:把话题拽回到你熟悉的银行业务上来。如果他们不懂,你自然就能占据主动;如果有人懂,你们就会惺惺相惜,谈话氛围自然也会轻松起来。”他按照我说的去做了,结果那天晚上他完全掌控了谈话的主动权,也听懂了所有人的问题,所有人也都觉得他很有魅力,非常善于表达。
这个朋友和那个采访钱教授的女孩一样,在利用万能钥匙把谈话引到了自己熟悉的领域之后,都开始变得自信和松弛起来,在这种状态下,被动自然会变成主动。其实这件事你还可以反过来想,如果你的谈话对象对你说的话题不理解或不了解,那么你可以把这把万能钥匙反过来用,把话题引入他熟悉的领域,自然也不用担心跟他没话可聊了。
姜文在圈内是出了名的难采访,很多人想约他的专访都约不上,有人说这是因为他太牛太傲,其实我知道并不是,他只是没有那么自来熟。我前面讲了一件事,就是在《让子弹飞》的首映现场,他对接受采访时的第一个问题特别在意。那么在第一个问题之后,如何还能继续打开他的话匣子,就是每一个采访者或者谈话者应该思考的问题。我们知道他有一个擅长的领域,那就是电影。所以,电影里的音乐和画面就是他用来和观众交流的工具。
我采访过他两次,第一次的时候他问我要聊多长时间,我说得一两个小时,他说这么长时间真怕没什么可说的,我说我问你什么你回什么就行了。我记得那天我们俩进采访间之前都喝了几口酒,主要是为了略微缓解一下紧张情绪。进了采访间之后,我先给他播放了一段片子,这个片子是我们事先剪辑好的,里面都是他拍过的电影的一些片段。看完片子我问他剪得怎么样,这当然就进入他的专业领域了。当时他是这么说的:“你就是说破大天去,你也没有我剪得好,也没有我拍得好。”他连点评带讽刺地对我们剪的片子表达了一番看法。接着,我又给他看了中国电影史上的一些经典片段,比如我们一起看了石挥演的电影片段,我认为石挥是中国最好的电影演员,姜文也表达了对他的欣赏,说再没有人能比他演得更好。然后我就问他:“作为一个导演和一个演员,你能不能告诉我,石挥的表演到底好在哪里?”他的话匣子就这样被彻底打开了。那天我俩聊了很多,他也早就忘了采访之前担心没话可说这件事了。
一正一反,万能钥匙不仅可以解锁陌生的话语场,同时也能让对方回到舒适的话语场。在之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每当遇到陌生的话语场的问题,从容些,想想我说的万能钥匙。
进一步说,万能钥匙不仅是让我们驰骋各种陌生的谈话场的绝招,更是一种对思维的培养,从没底气到有底气,从被动到主动,从限制到自由,这把钥匙让我们懂得:别总想着要把“不知道”变成“知道”,更重要的是要把“你知道”变成“我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