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吕医官详细陈述过病情,刘裕暗松了一口气,看来真的并无大碍,却听吕医官期期艾艾又道:“陛下身体强健,但已有年岁,小恙亦不容忽视,微臣以为最好能返京休养。”
侍从端着药进来,刘裕一饮而尽,道:“军情紧急,朕此时怎能离开。”
傅亮劝道:“江山社稷系于陛下一身,还望陛下保重龙体,听从吕医官之言返京休养。江陵战事,自有臣等为主分忧。”
刘裕倚在靠枕之上,凝眉道:“雍军来势汹汹,稍有不慎恐怕江陵难保,朕如何能放心回京。”
刘粹道:“江陵不容有失,臣以为不如弃益宁而守江陵,保荆、湘安稳。”
刘裕低沉着声音道:“道冲是让朕召回道济吗?”
刘粹恳声道:“宁益之地道远土嵴、交通不便,蛮夷众多,风俗与中原不同,民风彪悍,朱、鲁、雷、兴、仇等大姓多结寨自守,不服官府律法。陛下何不下旨加封宁益大姓,命这些人率部曲抵抗雍军,而将檀将军所部召还。”
刘裕微闭双眼思忖,檀道济所部有兵马两万余人,半数是北府精锐,另外一半是征召的僚兵,皆是悍勇善战之士,若将檀道济召回,命其顺江收复鱼复、秭归、夷陵等城,杨安玄必分兵相救,江陵之围或可迎刃而解。
即便将来雍军夺取宁益之地,有檀道济两万多兵马扼守夷陵一线,亦是守稳,刘备当年就在夷陵兵败丧送了蜀汉希望。
思之再三,刘裕道:“传旨,命李强为宁益刺史,招抚宁益大姓共同抗雍,六品以下官职可自行定夺,事后奏报吏部授命即可。”
傅亮谏道:“李强是雍军叛将,需防其拥兵自重,望陛下三思。”
刘裕缓声道:“李强弃雍降宋,已无回头之路。此人功利心重,朕委与重任当可让其效命。即便他有心自立,也会竭尽全力与雍军对抗。事急从权,顾不上许多,但愿他能挡住雍军进攻为朕延缓时日。”
“命檀道济率军顺江而下”,刘裕想了想道:“兵贵神速,沿途不必在意鱼复、秭归等城,直取夷陵城。”
檀道济接到刘裕的旨意后,命人告知宁州刺史李强。李强自宁州治所滇池率军八千前往南广城,与檀道济全力破杜骥所率雍军。杜骥不敌,退守僰道,派人禀报正在攻的卑水的阴绩前来支持。檀道济率三百余艘战舰从羊官水入江,一路顺江直下,突然出现在夷陵城外。
张锋率军渡江攻打夷道城,从夷陵、枝江抽调走数千兵马,夷陵城中仅有三千守军。
檀道济攻城,高进之、薛彤分率五千兵马攻打南、东城门,檀道济绕至西门。四日后,镇将秦骅弃城逃往枝江。
檀道济命高进之率七千兵马前往枝江,亲率一万三千水师在夷道城登陆,张锋得知宋军大军到来,退守佷山城。
乐乡水寨,朱超石得知夷陵城丢失的消息,知乐乡军寨难守,先行率军过河,退守枝江城中。
竟陵城外,杨安玄得知刘裕命檀道济回师夺回夷陵城,笑道:“刘裕是弃车保帅,打算放弃宁益守稳荆州。”
王镇恶道:“既然刘裕放弃宁益,天与不取反受其咎。”
杨安玄抚着胡须道:“宁益之地道路不畅,阴绩所部的兵马要占领宁益不易,梁州兵马只能勉强维护本州不乱,看来只有让蒯恩率军南下了。”
索邈占领姑臧后,凉军退回张掖城,慕容阿豺率军攻打敦煌之地,沮渠蒙逊率军回援敦煌,无力东向。薄骨律镇被岑明虎所夺,秦州已成内地,蒯恩麾下的三万多兵马便没有了用武之地。
杨安玄决定派八千兵马前往姑臧,助索邈守稳北凉之地,待时机成熟后再收复张掖、酒泉等地。命蒯恩率一万兵马南下,与阴绩合力夺取宁益之地。
蒯恩除了勇力过人外,杨安玄最看重其忠心诚谨,在诸将之中无人能及。丹水河一战,蒯恩损了左眼,杨安玄对其越发怜惜,此次派次子杨翼前往西北,杨翼来信告知新宁侯对他诸多照看。
杨安玄知蒯恩有嫡女蒯丽年十二岁,温文娴雅,容貌秀丽,于是写信给蒯恩结为亲家。蒯恩对杨翼颇有好感,收到杨安玄的信后欣然应允,倒是杨翼见到老丈人多了几分不自在。
十一月六日,战鼓盖过寒风,投石划破长空,雍军开始攻打竟陵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