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到来到窗边,将窗牖推开,此时估计已至后半夜,远处尽是黑暗,只有庭院里白色的巨树散发着微弱的光,枝丫肆意在黑暗中伸张。
一簇簇云树飘摇着,渲染得一重天上如传说中的月宫,估计是高阶修士神通的作用,这些“植物”会在夜晚放出微弱的白光,以至于不让论道大会沉寂于黑暗。
这光洒下来,落到郑到的脸上,此时他仿佛又恢复青春,白发化为青丝,皮肤也再度紧致,可只有他自己知道,衰老是不可逆的。他只是服用了当年剩下的两枚驻颜丹,使外貌变年轻了。
郑到湖泊般的双瞳中映着伸展的白色大树,此时他出奇的平静,他沉思着。
“我难道做错了吗?”
他此时的处境十分危险,有南宫兄弟以及易权三位大敌,如若斗法失败,失去门派庇护,离开了神剑山他必死无疑。
而为什么他会陷入如今的处境?一方面,他在争夺大罴时,铤而走险害死了有背景的家族修士。另一方面,他不愿服从门派安排,他的做法威胁到了易权的利益。
这两点矛盾当初做的时候,是否可以避免呢?
郑到常年浸泡在藏书阁,读书涉猎十分广泛。他在背丹方感到疲惫时,就会看一些别的书放松,其中就有些凡人的兵法圣典。虽是讲凡人带兵打仗,但其中许多思想在修士斗争中也颇有妙用。
这些兵书都诠释了一个非常基本的思想,那便是“先胜后战”,意思是必须先确定己方能获胜,占据极大的优势才能发动战争。
书中指出,世界上根本不存在以弱胜强的战争,为将者千万不能心存侥幸。那些看似弱兵力战胜强兵力的战役,要么是从局部上取得优势,在一次次以强胜弱中蚕食强大的一方,要么是将强大的一方分裂,再逐个击破。真正厉害的将军,往往都只打有把握的仗,那些打不过的战斗则竭尽全力避免,又或者用一“拖”字诀等待转机,如此便能保证“百战百胜”“百战不殆”。这便是常胜将军的秘密。
而如何判断己方与对方的强弱关系?兵书中总结出五点:天、地、人、将、法。
天时,有利的气候准确的行动时间;地利,依据地形合理地行军作战;人和,百姓对战争的支持度军队意志。此三点为大略,对战争的影响不言而喻。
将领,所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一位出色的将领统领数万个有自由思想的士兵,还要让他们井井有条发出可观战力,其中难度不言而喻。军法,组织训练士兵令一个普通人能完成军队中的职责,使这个庞然大物能有条不紊地运转。此二点为雄才。
当一方拥有了雄才大略,那么他的取胜便是顺理成章之事了。兵书上所有的细节计谋,都是围绕这五点,壮大自身,削弱对方以达到以强胜弱。
修士的斗争发生在个体之间与军队打仗有所区别,郑到依据兵书上的思想也自己总结了五点:力、智、势、意、域。
力量:修士的修为、神通,斗法战力,纸面实力;智计:修士谋略,阴谋诡计、欺骗、利用、威胁、恐吓,策反等等手段;权势:修士的地位身份,背后势力,靠山背景。此三点为累重,代表修士平日修行积累,对自身基础的提升。
意念:修士战斗时的心理状态,战斗意志,勇气,反应力,随机应变能力。环境:影响斗法的外在因素,对神通的施展是否有利,对修士实力影响有多大。此两点为攻坚,代表修士斗法时发挥,对已有神通的掌控。
攻坚累重,攻坚而无累重者,愈战愈疲,难成大器,例如南宫蛮;累重而无攻坚者,难当大敌,成就有限,例如易权。总而言之若是一个人平时积累深厚,战时发挥出色,兼具攻坚累重,那么他取得胜利不过是自然而然之事。
这套理论也是郑到作战时很大一部分依据。而是否爆发战斗,便要依据对力、智、势、意、域五点的判断。
以强敌弱合理的战斗,就一定要取胜,不留余地的压死对手,以弱对强不合理的战斗,则要竭力避免,拖延时间,甚至断尾求生。
那么回到最初的问题,明显坑害南宫铃与参加论道大会和易权作对是不合理的战斗。郑到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所以陷入了如此困局。
如果郑到当时放弃了那只大罴,如今听从调令安排,又会如何?
首先他花费数千灵石打通兽堂关系,这份损失他会承受,其次没有熊灵的力量他不可能打造出证道剑,也不可能有如今的实力,他的修行速度会大大减缓。而调令如期而至,他将再没有力量反抗,被发往沧州。证道剑或许永远只是块铁再也打造不出来,到时机会更少不说,想要还上陆扬名重生丹的贡献值更是遥遥无期。
怎会进也是困局,退也是困局?郑到眉头紧锁,他觉得自己已经很近了,离真正的道很近了,那是什么道?
他尝试脱离兵法,从更高的角度看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