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仅是种植随身空间的水稻粮种,不撒什么肥料,就按照外界的办法侍弄,产量也能达到亩产五六百斤,若是用白家人研制出来的肥料,便能达到将近一亩千斤。
这是个恐怖的数字。
对于天下的百姓来说,土豆和番薯虽然能当主食吃,但还是大米更让人放心一些,毕竟土豆和番薯是新出来的吃食,很多人还是吃的不安心。
土豆也是,若是放久了,便会生芽,生了芽的土豆只能当做种子,不能再食用,否则会中毒。
烂掉的番薯也会使人中毒。
土豆放在地窖里,最长也只能存放两到三个月,番薯存放的时间要长一些,储存的好,能放一年之久。
但大米对天下百姓来说,意义是不同的。
亩产近一千斤的水稻,是目前水稻亩产产量的三倍。
这个产量,足以引起轰动。
于是,贾琏任期还没满,皇上的圣旨就到了。
果然没出贾琏所料,皇上将他的爵位升了一等,还是世袭罔替,封号改成了昌国侯。
皇上还在上京赐了贾琏一座敕造侯府。
贾琏没想到还有这样的意外之喜,这样一来,荣国府的爵位对他就更鸡肋了。
送走了传旨的内监,贾琏看着红光满面的王熙凤,不由笑了。
没多久,新任知府到任了,竟是个老熟人。
来人是李家的嫡长子,李经。
贾珠的大内兄。
“广志,你如今可是名扬四海啊。”李经拱手笑道。
贾琏惊讶的挑眉,“李大哥?你怎么会来潭州?”
如果他没记错,李经是今年的一甲榜眼。
他又不跟贾琏一样急着积攒资历,完全可以待在翰林院这个清贵的地方,熬个几年,资历上来完全可以留任京官。
贾琏会选择外任,是因为这更方便他研究粮种。
二来,也是为了避开荣国府的麻烦。
李经笑着道,“想出来历练历练。”
见李经没有多提,贾琏便没有再追问。
将手里的事都交接好,贾琏便带着人回京了。
贾琏没有直接回京,坐船在扬州停留了几日的时间,同贾珠一家和林如海一家好好叙叙旧,又送了侄儿和表妹表弟一份礼,才告辞回京。
一路舟车劳顿,又碰上逆水,以至于过了八月十五,才抵达京城。
到了京城,就见赖大管家带着人蹲守在京城的码头,一见到贾琏,就带着谄媚的笑容迎上前。
“二爷,您可算是回来了。”
贾琏眉头一挑,淡淡的笑道,“赖总管客气了,祖母让你来接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