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再北宋年间大理与宋的交流虽不少,却也不是密切,而今过了这么多年,两家又是联合抗元,所以无论在官方还是民间,都是关系甚密,这大理是小国,正是像南宋学了不少礼仪教化,而这衣着更是显得南宋化了。可段誉却哪里知道这些,心中越是不解,越是疑惑,就越是担心语嫣等人的安危,就立在那巷头,不知如何是好。这时那卖折扇的掌柜一声“公子”打断了他的沉思,就有了上面那句让人摸不着头脑的话。
那掌柜的听了这公子如此问到,又见这段誉一副认真的神情想笑却笑不出来,心中想着“这有钱人家的公子的想法的确不时咱们这些小民可以猜着的”就含笑说道:“回公子,今年是咱大理丰佑皇帝十年,也是大宋淳佑元年,现在正是三月,此地正是大理城啊。”
“大理城?丰佑皇帝?”段誉听着心里一紧,一种不可道明的慌乱在胸中回环,又问道:“怎地不是盛德皇帝在位么?”这盛德自是段誉的年号。
那掌柜的幼时读了几年的书,自然也了解一些本国的历史,平时又是计算多了,当下脱口就道:“公子这是哪里说,那盛德皇帝是咱地老祖宗了,可也早在……”说到这里掐指一算“早在一百四十七年前仙逝了!”
段誉听得此言,脑中嗡的一响,来去的都是那几个字“一百四十七年,一百四十七年……”
第三章 段氏子孙
“公子,公子,这折扇……”掌柜的说到这里,却看到这公子低头沉思不语,身子似乎微微颤抖,就不敢再说话,可他哪里知道段誉此时的心思。
“难道这里竟是百年后的大理”段誉如此寻思,却又加以否定“不可能的,世间怎会又如此奇异之事?”可他眼中看到的一切却又告诉他这是事实,或许只是他不愿承认罢了。
“公子……”这掌柜的只觉得事情不对头,又小声叫了一下。段誉回过神来,见到掌柜的拿着折扇正瞧着他,就把手探进衣襟找银两,可探来探去,始终伸不出手来,原来段誉本是和众护卫在一起,哪里会往身上放银子。这可急坏了段誉,低头翻着衣襟,只觉得脸上发烫。
正在此时,却听到从街尾传来一阵锣鼓声,由远及近。这时段誉和那掌柜都向那处望去,算是解了段誉得尴尬。
“皇上到……”
仅仅三个字,声音洪亮,百姓听见便跪了下来,只剩段誉还在愣着站在那里,因为百姓众多,他又站在靠里得店铺门口,所以也没人注意。段誉听见那声喊,心里却是咯噔一下,他倒是没以为在叫自己,因为即位时间尚短,没有那个下意识,只是觉得莫名得古怪,仿佛现在的一切都有些迷糊。
只见街尾得那片队伍行的不迟不缓,当先一人身着黄衫,座下马匹极是神骏,那人拍马赶了几步,就当先来到了街的中央。
“众位平身”
这话说起当真有一股温和的威严。众百姓听了却不起身,仿佛事先排演好似的说道:“谢皇上,祝皇上福如东海,寿比南山。”仅仅是短短的两句耳熟能详的祝寿词,可从众百姓的眼睛与神色中却能看到真诚。段誉此时的思维又被打断,抬头看着这百姓口中的皇上,心中思量“莫非这就是我的子孙?”想着却又摇头,自己也不能相信。
再看那人,大约五十岁的年纪,身材魁梧,相貌威严,坐在那神骏的马儿身上,当真是一副大家作风。此人名为段世行,虽不是段誉的直系子孙,可段誉却是他的正牌祖宗。
原来自一百年前段誉和王语嫣失踪后,众大臣百般寻觅,却始终找不到他们的一片身影,于是只能推举段氏旁系的子孙做了这皇位,至于段誉的事故,谁也没有办法解释,只有对天下人慌称病逝了。故而一百多年来,段氏子孙只知道祖上有一位盛德帝即位不过一年就仙逝了。
再说这段世行见众人不起,又听了那齐声的祝寿词,心中感动,慌忙下马,挥手向四周百姓道:“众位快起来,我段世行何德何能,能见到大家为我祝寿很是高兴,但再担不起大家如此重礼”。
这翻话说的确实漂亮,也不是段世行虚情做委,大理只是小国,土地不过数万顷,民风又是极为淳朴,便是皇室子孙,也没有中原那般高高在上的模样。这段世行实在是个贤良的君主,从这大理城的繁华就可以看出。所以众人听了他的这翻话也不觉得奇怪,只是觉得感激,就都站起。
段世行又道:“众位能到此来为我祝寿,段世行心里十分感动,我大理虽是小国,但也能如此繁荣全是大家的功劳,今日我向大家道一声谢,也祝愿我大理国能永远繁荣昌盛!”众百姓听段世行如此说,心里都是激动,又齐声道“祝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段世行又向百姓挥了挥手,反身上马,打道回宫了。
段誉望着他的背影,心思反而沉定下来,也许是看着自己的子孙如此贤良,心下觉得安慰吧。事实摆在眼前,由不得他不接受。段誉生性单纯乐观,此时反倒觉得一阵轻松,不为别的,只因这没意思的皇帝可以不做了罢。可忽的一下又想到现在语嫣还不知在何处,心里一阵担忧。那掌柜的见皇上走远了,又回过头来看着段誉,刚要开口说话,却见那公子先是笑了一下,转而又紧皱眉头,便不敢说话。
段誉到是忘了这回事,就是想着语嫣到底怎么样,不知不觉就向前走了,只留下那目瞪口呆的掌柜的还在寻思“这有钱人家的公子还真是高深莫测。”
第四章 丰合当玉
段誉默默低头向前走着,却听腹中一阵轻响,这才恍然道“也不知自己有多长时间未进食了”。就向路边的一间酒家走去,直至门口,又恍然想起什么似的掉头。原来段誉下意识的一探怀中,想起了刚才身上没有银两的尴尬。
这可急坏了段誉,本就生在王家,小时娇生惯养,即使这三年来经历得不凡,却也没受过苦,更是少有体验着囊中羞涩得感觉,当真不知如何是好。
段誉在那里来回踌躇,只见一个大大的“当”字在眼前一晃,正是一家当铺。段誉看着这当铺,摇头苦笑自嘲“想我好好的一个大理皇帝,今天也得在这里走一遭了”。笑罢倒也没有犹豫,径直走了进去。
段誉看着当铺内里装饰华丽,窗明几净,墙上几副名家山水画也很不凡,又见内堂门口挂着副对联
“攘攘熙熙,有无相济;
生生息息,尔我均安;”
横批就是三个大字——“丰合当”。
段誉看着不尽在心中叫了声好,看这老板倒是个雅人。
“这位公子,可是有奇货与我家鉴赏?”店里得伙计见这公子衣着虽是残破,但却甚是华贵,人也是相貌清雅,故而这么客气的问到。
“哦,这位小哥,在下正是有十万火急之事,鉴赏说不上,我这有块玉佩,请小哥看下。“段誉心里却道”这可当真是十万火急,不急我就成了这天下第一个饿死的皇帝!“说着。衣衫下摆一掀,取出挂在腰带上的一个玉佩。
这伙计听着段誉客气,顺手接过了那玉佩,放眼看去,瞪时出不了声响。只见那玉佩颜色甚是简洁明亮,一片金黄,入手后却觉得温润无比,玉佩正中一个篆体的“段”字,两旁却是一龙一凤的雕刻,阳光照耀,玉身反出一片耀眼光华。这伙计年轻,虽看不出这玉佩的来历,却也知道这是一件价值连城的宝物,忙双手把玉佩还给段誉,行了一礼道“请公子稍后,小的去请我们家掌柜。”段誉微微颔首,那伙计就疾步奔向后院。
段誉早就料到这伙计做不了主,便含笑下厅中等着。却说这块玉佩乃是段家的一宝,段家的祖先开辟了这大理王朝后十余年,励精图志,减免赋税,四海安合,因为大理位置偏僻,资源匮乏,所以更是鼓励商人与大宋通商,这玉佩正是大理数名富商一起用东海暖玉打造给段氏开国君主以表敬意的。这样一代传了一代,到了段正明在位时,他把这玉送与了段正淳,而段正淳又因为对段誉的喜爱又给了段誉。可以说这玉佩是段氏的家宝,也是一种权力的象征,只因段誉从小就带着着玉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