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小学的兰芝,学习到了旧时代不同的知识。“人、口、手,上、中、下!”看似简单,笔画也不多的汉字,用铅笔写起来,比用毛笔要快很多。
盖小娜习惯抄她的作业,喜欢八卦班里的各种同学。兰芝一直名列前茅,成绩能和她匹敌的是一名男同学,李红星。班里的前两名被他们两个包了。盖小娜是李红星家的邻居,她悄悄告诉兰芝,每次李红星考第二名,回家都挨批评,有时候他爸还揍他一顿。
兰芝听了觉得挺好笑,第几名不也是个念书,学校又不发什么奖励,这家长真的是太能拉仇恨了。
小学三年级的时候,盖小娜说自己不念了,去挣钱,家里只能供一个人读书,姐姐学习好,自己学习差,家里人让她下庄稼地。
“我姐说,她好好念书,我好好干活,以后她有啥我有啥,你说我姐真的能这样吗?”盖小娜问兰芝。
兰芝在思考,从成年人的角度她觉得就是忽悠,可是对于十来岁的盖小娜来说,即使不被忽悠,念书也不会有什么成就,索性让她在梦里算了。
“姐妹相互帮助是对的,不过你也不要都指望姐姐,自己把生活搞好!”兰芝给了她模棱两可的回答。
当了学霸的兰芝,回到家不用掩饰自己的文化水平,那本奶奶读给她的《西游记》,传到了她的手上,放学之后,给弟弟讲故事,学文爱听故事,一会给姐姐捶背,一会捏肩,生怕她不讲。
放映员有时候来村里放电影,大人们没空带学文去看,兰芝就带着学文,两个人坐在幕布的反面,人少,他俩看着反向的电影,听着声音。每次学文看不完就睡觉了,兰芝抱着他睡,睡醒了,两个人跟着人群往家走。
在回家的路上,兰芝碰到了李红星和他爸爸李涛。
“李叔叔好!”兰芝打了个招呼。
“你就是金兰芝吧,在班里学习好的那个孩子!”李涛说。
李红星拉了一下爸爸的手,示意他不要问来问去。
“我叫金兰芝,叔叔您好,李红星在我们班学习更好!”兰芝清脆地回答。
兰芝回到家,躺在炕上,望着顶棚,在思考,在这个时代,读书究竟有什么用呢?教师一个月的工资,换的粮食还没有农民种地的工分换的多。
买什么都需要票,如今为了节约。自己很少穿到女孩衣服了。都是男式衣服,穿一阵子再给弟弟穿。小三岁的弟弟,个子矮,穿自己的衣服还拖地。
妈妈又怀孕了,年底时候生了个女孩,兰芝妹妹叫兰梅,眼睛大大的很漂亮。家里三个孩子了,排行第三的妹妹被称呼为小三,小三爱哭闹,淑芳整晚的抱着。
兰芝帮忙一会端水,一会送干尿布,吵得大家都睡不着。金胜昔依然在乡里信用社上班,每天很忙。新生的孩子他一来不敢抱,也就凑上去看看。
兰芝百无聊赖的当着学霸,无聊的时候就放放水,排在三五名左右,老师有时候批评她,有时候也视而不见。那个年代读书,最大的功能是识字。十里八村也没有大学生,初中生都算文化高的。小学毕业的金胜昔都是会计,还能指望什么。
盖小娜辍学后,兰芝的同桌换成了王雅兰,是个学习成绩很好的同学,两个人有了更多的话题。等到小学毕业的时候,她们俩在商量上初中还是不去。
金家村所在的乡叫红星乡,只有一所中学,红星一中。小学升初中的考试,金兰芝、李红星和王雅兰位居前三名。
1968年9月,红星一中开学,金兰芝和王雅兰一起来到了学校。学校的新环境,吸引了金兰芝的目光,她信心满满,觉得如果初中毕业,自己或许可以上个专科学校,掌握一份技能,养活自己不成问题。
王雅兰则在担忧,初中会收多少学费?如果太贵估计就不能念了,毕竟家里没有富裕的钱供自己读书,大哥要娶媳妇,当妹妹的帮不上忙,就要少添乱。
金兰芝自信家人对自己很好,不会阻止她念书。在她读小学的六年里,家里陆续增加了好几个孩子。妹妹小三,二弟学武,三弟学双,四弟学全。一下子文武双全,每天回家里吵闹的不行。
两个人心里想的不一样,对新学校的期待倒是相同的。看着来自全乡各个村的学生,大家三五成群,在寻找自己新的班级。挺凑巧的,她们两个都被分到了1年2班,班主任老师在花名册上喊她俩的名字。金兰芝是1号,王雅兰是2号,中间的同学是中心小学过来的,梳着短发,看起来很精神。
开学第一课,老师讲注意事项,还说要收2块钱学费。
放学后,兰芝回到家,走在门口,就听见家里好像在吵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