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所大学报到的时间都是那两天,到报到那天,楚一宸和林红旗先把小婉和方柔送到了学校安排好了,自己才扛着背包去了学校。他们两个的学校和小婉他们可不一样,除了放暑假寒假,估计平时根本回不了家。
小婉这学期还是要先在学校住一段时间,等家里的房子整好了才能住回家去。
上辈子她就在业余时间好好学过一段时间英语和法语,目的是和外国厨师交流,还有要写菜单。简单的读写就都能来得,这就比大部分北外的学生起点高很多。而且她惊喜地发现,师傅和季奶奶的英语都很棒,季奶奶是为了看国外的文献和论文,师傅是在港城待过好长一段时间,两个人的口语还很正宗。季奶奶的法语也很棒。因此她就主修英语,辅修了法语。
伍师傅对小婉很是看重,过了十五自己回国宾馆上班后,就要求小婉每天没课的时候或者下午上完课,去国宾馆练厨艺。季奶奶把自己那辆女式自行车给了小婉,她就每天放学后骑着自行车飞奔去找师傅学习。
一开始两个月伍师傅什么都没让小婉学,就是练颠锅,然后帮着打扫卫生,收拾厨具。到了两个月后才开始安排她练切菜。师傅说她切菜的毛病太多,从头开始让她练习,一天要切一大盆萝卜,切一大盆土豆丝。切了两个月才开始教她各种刀法。师傅说,不同的食材,不同的菜品,切法都会不同。比如,宫保鸡丁的鸡丁,就要切成梭子形。不算雕花,切菜就至少有十六种切法,八大菜系还各有各的特色技法。切得小婉到最后,看谁都像看土豆丝。
天天这么学,小婉累得够呛,过了两个月,伍师傅干脆在国宾馆内给小婉安排了一间宿舍,让她晚上就住在这里。晚上还要考小婉的外语。
小婉这一个学期可累坏了,两门外语,还要学厨,除了学习什么都顾不上,到了期末考试都跟同宿舍的同学都还不熟,名字都叫不上来,课外活动和社团也没参加过。直到快考试了,跟宿舍同学借课本要划重点,才熟悉了起来。
北外的学生,当时八成毕业后是要进外交部当翻译的,当时华国太缺翻译人才了。宿舍的同学们本来就很好奇小婉年纪小小的,天天见不到人是在忙什么,熟悉了就问了起来。
这几个同学人都挺好的,没少给小婉帮忙,小婉不想骗她们,想了想,带着她们回了刚整好的自家,给她们做了一顿饭。说自己还有别的事要忙,麻烦大家了,认了门,以后有事就来家里找她。
她这几个月跟着老爷子,虽然没有正式开始学,看得多了,水平也高了不少。学着老爷子做的麻婆豆腐,宫保鸡丁,干煸肉丝都好吃得不得了。别说同学们了,就是小婉自己都觉得好吃。
大家都是聪明人,既然小婉不肯说,那就不再问了,只是说以后有什么事都会替小婉操着心,小婉只管忙自己的事去。只要有时间了给大家做点好吃的打打牙祭就行。
小婉基本上没在学校吃过饭,听她们说起来食堂的伙食,才知道她们有多惨。不说吃不到肉吧,连盐味有时候都吃不出来。小婉听得又惊奇又好笑,她们走的时候,就让她们抱走了一坛子师傅给泡的泡菜,让她们下饭。
她们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一代大学生,学习安排得很紧,就是考完试,暑假里也要走遍全国调研,或者进外交部实习。外交部现在太忙了,跟很多国家在谈建交,有太多的文书工作要做,极度缺乏人手。
这学期小婉到底是分了心,虽然期末考试没有挂科,所有科目却全是低空飞过。考试完,小婉既没有参加学校组织的调研,也没有去外交部实习。师傅说,让她跟学校申请自行调研。他要带小婉出去游学。
师傅说,小婉想做自己想做的那件事,就要多吃多看。手上功夫也要来得。
不吃不看,就不知道什么才是好的,没有办法进行判断。手上没有一把令人信服的功夫,将来想做事,也无法让人信服。小婉想做这件事太大了,五千年来都没有人做成过,现在想做,时间就很紧。他本来想不行就不让小婉上这个大学了,但是不行,将来小婉要想走出国门,外语又是非学不可的一门课。所以从现在开始,就一点时间也不能浪费。小婉一放假,老先生就带着小婉上了火车。
他们第一站,当然是四川。
北京到四川并不近,他们要在火车上待上三天两夜。
在火车上,伍师傅开始给小婉正式上了第一堂课。
师傅给小婉详细讲了华国的八大菜系,代表菜,各个菜系的不同的流派,不同的流派如何区分;不同的菜系技法有哪些不同;不同的菜系对于食材的要求各是哪些,口味有何不同,一点一点跟小婉讲。
师傅还说,自己从1928年,15岁的时候,开始去成都“八大园”之一的天顺园饭庄当学徒。师承川菜名师曾树林,一学就是五年。在这期间从生火、添煤、倒炉灰,再到择菜、切菜、干货涨发、配料、吊汤、冷荤、热菜、面点、开菜单、算成本,一步一个脚印,打下了扎实的基本功。这五年的经历让他受益终生。小婉现在没有这么多时间再从头学起,只能跟填鸭子一样,硬灌,但是该知道的都要知道,再一点一点学。小婉想走的路,和他走的路完全不一样,他只能在还有能力的时候,多帮小婉一把。
师傅还告诉了小婉,自己这半年联系了不少老同行,还有不少的徒弟,他就趁着身体还算硬朗,还能走得动,带着小婉一个省一个省地吃过去,先吃个遍,再一点一点学经验。自己那些徒弟们,都知道了自己有这个小师妹了,也要一个一个去见一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