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在春秋战国时是吴越之地,两淮盐场到此是南端,按着与李万堂当庭分好的界限,古平原负责的海塘就从此修起。
海塘是分段修建,地势高的地方不需修塘,道光年间留有《两江海塘图志》,查出两淮一段沿海数百里的塘堤,需要修缮的地方超过七十里,必须重建的则有二十余里。
南通这个地方是因涨沙冲积成洲,最早成陆的地方是位于扬泰古沙嘴最东端的海安、如皋一带,因为土质含沙,所以这一带的海塘损毁得特别严重。
古平原带着刘黑塔沿着海岸走了半天,彼此都是面色凝重,都没想到这海塘如此残破不堪,怪不得沿路见到的灾民比江宁附近还要多上几倍,兵灾加上潮患,实在是让人没了活路。
晚间宿在海门县的一间客栈,因为带着常玉儿,古平原特意找了两间高大轩敞的上房,与客栈掌柜讲明是要长住,房钱按月起付。掌柜的当然巴结,按着古平原的吩咐将一张红笺贴在客栈的门外,上写“奉江督差修塘所”。
海门县城不大,来了一位总督府的差官,不大功夫就传遍了。当地的杜知县是上午接了两江总督衙门的谕令,上面说得也很含糊,只说是有商人义举,自愿捐输承揽海塘修缮工程,命当地衙署妥为协办,要助其“便宜行事”。
有了这个谕令,古平原就等于是奉了两江总督的公差,杜知县不敢怠慢,派人送了一桌上好的席面来。古平原专函致谢,随后便只身前往县衙求见。
杜知县既会做官又会做人,他打听到这位“专差”身无功名,自己便也没具官服,而是青衫小帽出迎,如示彼此亲切。
“海门虽然褊狭,我也已经得知,古东家为灾民购得四十万石粮,这不知救了多少人的性命,这杯酒本官一定要敬。”
古平原当然谦辞。海塘修建是否顺利与地方官支持与否关系甚重,俗话说“县官不如现管”,古平原不敢因为有一纸谕令就大意,一番深谈过后,问到征民伕修海塘的细务,杜知县面现难色。
“南通这个地方与无锡、常州密迩,有道是‘无常一到,性命难逃’。南通的民风也是很傲岸。这里的民众若是瞧得起地方官,征粮、纳捐、派徭役无不服帖。若是不服气,嘿……”杜知县摇了摇头,一切尽在不言。
“杜大人通达仁善,相必甚得父老爱戴,古某此番差事能否成功,全赖大人帮忙。”古平原一半是恭维,另一半也是看出这杜知县体察民情,并不是个糊涂官儿。
“不敢当。江南地方绅权特重,为政者不得罪巨室,平素有什么为难的事儿,我也是与这些地方乡绅商量着办。这样吧,我明日备个帖子,把这些地方绅士请到县衙,专议此事。”杜知县也算是很出力了,末了说了实话:“帮人帮己,你若
真能把海塘修好,地方上自然安靖无事,我这七品芝麻官也做得舒心些。”
县大老爷有请,第二日正午,十几位白发须髯的乡绅各自坐着驮轿来到县衙。等在二堂坐稳了,杜知县引出古平原,向大家介绍。听说是曾国藩曾大帅派来修海塘的专差,这些乡绅老爷都很客气,但是脸上都有戒备之色。
杜知县做了三年风尘俗吏,与地方上打交道的经验很丰,一看就知道,这是怕摊派,当即说道:“这位古东家可是大仁大义,别看是徽州人,愿意拿出银子来给两淮地方修海塘,不要地方上出一两银子,全部工料都是由他报效。”
不要钱就好办,乡绅们的脸上顿时就有了笑容。“还有一件事,诸位连日来催问朝廷的赈济粮何时发放,我这就告诉大家,古东家刚刚为两江百姓弄来了四十万石粮食,不日即可发到地方上,只要是粮食一到,县衙绝不耽搁一天,马上送到各县各镇。”
“不错。我前日从江督衙门出来时,听曾大人亲口吩咐,要马上开仓放粮,明后日大概就可以到南通了。”古平原昨天已经向杜知县细细请教过,要征民伕,就一定要这些乡绅老爷回去发动才行,想让他们心甘情愿听令,就要让其心感,这四十万石粮食就是再好不过的敲门砖。
果然一语既出,四座都是兴奋溢于言表,一个貌甚儒雅的中年人先就在座中一揖。
“如此真是活人无数,古东家宅心仁厚,张某代大家谢过了。”
古平原赶紧起身回了一揖:“岂敢,能为地方上做些事,也是古某的荣幸。”
“既然是古东家拿银子,那么工料可曾预备,劳力从何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