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了隆科多的提议后,最直观的好处是静仪不用抚蒙了,再者,未来的夫婿还是佟家子侄。佟家是什么人家?那是万岁爷的“自家人”呢。
“我觉得好,爷就应了吧。”
福晋听了这事情后,也小小地诧异了一下。四爷这么快就给小格格找好了退路?可当真心疼她。
年氏心里不爽,她最以为傲的家世比起佟家又差远了,没想到静仪竟然能得佟家的青睐。
不过就是个普通的小女孩儿,只是会有了个好阿玛罢了。怎么就这么顺风顺水的呢?
德妃是从康熙嘴里听到这件事情的。
康熙本就觉得四爷可怜,没女儿命,就算隆科多不跑来生事,也没打算让四爷唯一的姑娘去抚蒙。
康熙甚至在新年宴上跟四爷提道:“你们府里头可就这么一个小格格了,以后就留在京里头吧,也好给你和你媳妇尽尽孝心。”
言下之意,不用找隆科多想什么歪点子,朕不会叫你家姑娘去抚蒙的。
当着康熙的面,德妃除了说好别无他话,等到康熙离开后,一向沉稳的德妃气得将手上官窑斗彩莲盏摔了个粉碎。
当年她刚生下老四,就被孝懿仁皇后接到自己宫里抚养,从此母子两个便生分了。她和孝懿仁皇后、和佟家的龃龉,老四不会不清楚。温宪好好的养到十八岁,嫁到佟家不过两年就香消玉殒了。老四为了巴结佟家,竟然又应了女儿和佟家的亲事,真叫她膈应到不行。
“他眼里早就没我这个额娘了。”
德妃如是道。
过完年后,李氏总算活过来了,开始给静仪配置班底。
静仪六岁了,又是穿越的,汉文基本不大用学,满文学着也不累,启蒙用书都背了个七七八八。就是刺绣入门作品有点对不起“早慧”二字。
静仪原本有两个乳母,一个马佳嬷嬷,一个孔嬷嬷,孔嬷嬷家里头两个兄弟前两年接连没了,四爷忌讳,索性就叫她回去了,静仪这里最终就只剩了一个马佳嬷嬷。再加上李氏给的津儿、润儿两个大丫头,还有李氏身边的人,也就尽足了。
李氏还是给静仪领了两个八_九岁小丫头来,叫静仪自己学着调_教丫头。静仪给那个年纪稍大一点的取名叫云霄,年纪小一点的取名叫碧霄,先给津儿几个打打下手。
四爷刚刚出宫建府时候,身份还只是个格格,身边也曾经跟过几个嬷嬷。
嬷嬷们都是内务府出来的,自觉过来伺候李氏一个格格是大材小用,有些看不上她。
李氏当年被嬷嬷们管多了,封了侧福晋后就禀了四爷和福晋都不用了,最后只留了一个还算听话的周氏。
成天叽叽歪歪,这个不行那个不许的,到底我是主子还是你是主子?
所以说李氏也不是没脾气的。
四爷这日到李氏院子用膳,恰好看到静仪在捧着女四书学。李氏顺水推舟,说静仪学女四书就像黑瞎子掰棒子,学一点忘一点,根本不上心。请四爷给静仪找个好一些的先生,讲讲书上的道理,最好是女的。
四爷拿过女四书看了看,说是汉人们自己琢磨出来束缚女子的东西,为了叫自己后宅的女人不打架,搁亲生闺女身上,不学也罢。
若是静仪未来的夫婿敢纳小妾,他这个当阿玛就亲自去收拾了他们。
李氏拿着静仪的刺绣作品跟四爷抱怨:“那也不能这样,女孩子就要有女孩子的样子。绣片叶子都绣不好,还指望给丈夫小姑做针线活吗?”
四爷不以为然地说:“爷的女儿,不想学刺绣就不学吧,咱们家里头什么绣娘没有?难道还要静儿亲手给自己做衣裳吗?”
这天下可都是他们爱新觉罗的。
两人的交流明显不在一个频道上,李氏突然有点不知道怎么跟四爷说了:“好歹多少通一点儿,否则成亲了,连个自己亲手绣的荷包都拿不出来。想要给婆婆小姑缝点儿什么也不凑手,最后不还是静儿自己难受?”
四爷无所谓道:“这些事情还早呢,找几个绣工好的陪嫁过去就是了。”
四爷看着静仪在一旁傻乐,露出八颗白生生的乳牙:”静儿,你自己说,想学什么?”
作为一个小学生,如果可以自己选想学的科目,那么最佳选择一定是体育课!
况且她还身处一个医疗条件啊不甚发达的时代,锻炼好身体增强免疫力才是头等大事,比虚担一个“才女”名号不知有用多少。
静仪挽着四爷胳膊撒娇:“阿玛,静儿想学骑马。”
四爷笑道:“这个好说,今年夏天带你们去圆明园避暑、园子里头宽阔得很,你就跟着两个哥哥去校场玩吧,骑骑马,打打拳,若是有兴趣,也可以让校场的谙达教你学学射箭。”
李氏目瞪口呆,四爷这是打算养出个女霸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