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念及此,谢建军旋即哈哈大笑起来,起身拍了拍彭远征的肩膀道:“远征同志,你要是不说,我倒是差点忘记了这一层——不管江北大学怎么折腾,最后还是得省政府批……哈哈!”
“行,远征同志,这事儿你全权做主,注意分寸,把握时机,争取谈妥。当然了,人家毕竟是省属重点大学,在国内大学里面也排名靠前,我们该表现诚意的地方还是不能落下的,否则,让人说咱们地方党委政府小气,目光短浅!”
彭远征也笑了起来,点了点头。
“对了。远征同志,我听说宋省长要下基层调研,你跟宋省长有私交,能不能跟领导说说,首先来咱们市里转一转?宋省长是市里的老领导了,回来一趟看看市里的新建设和新面貌,对咱们的工作还是大有促进的!”
谢建军突然又开口道。
彭远征犹豫了一下,还是点头答应下来:“谢书记,我看看能不能抽时间给宋省长打一个电话问问领导的意思,我尽量争取。看看领导的安排!”
彭远征跟宋炳南一家的关系紧密,在新安来说不是什么秘密,他现在仍然同宋炳南的儿子宋果保持着良好的友情关系,常来常往——他也就没有必要再矫情什么了。
谢建军大为高兴,两人尽欢而散。
……
彭远征从市委离开,直接回了家。从家里给宋果打了一个电话,他不太合适直接同宋炳南通电话,只能通过宋果作为一个沟通的“桥梁”。这不是什么大事,宋炳南作为新安市出来的领导。将新安选择为上任省长后下基层调研的第一站,也在情理之中。无可厚非。
宋果答应下来,就给自己老爷子打了电话。宋炳南稍稍沉吟片刻,就点头同意,然后就让省府办的人进行安排,与新安市对接。
省长宋炳南要来新安调研两天的事儿很快就定了下来,在第三天上午,省府办就通过官方渠道正式通知新安市委市政府。
接到这个消息,谢建军大喜。彭远征办事效率之高,令他叹为观止。同时也从一个侧面证实,彭远征与省长宋炳南的关系确实非同凡响。
新安市准备接待宋省长调研的时候,江北大学校长张诚宽从省里开会回来,阴着脸匆匆走进了自己的办公室,然后一个电话把副书记焦年科找了来。
“张校长。”
“老焦,你坐——最近这两天,新安市这边又什么动静没有?”张诚宽沉声问了一句。
见张诚宽的神色不太对劲。焦年科心头一凛,定了定神才道:“张校长,按照领导的指示,我代表学校党委向新安市严肃表示了我们的态度。他们的态度似乎……”
“他们有什么反应?具体点说说。”张诚宽不耐烦地挥挥手。
焦年科要看书彭远征承诺过的事情。张诚宽越听脸色越难看。
他向省里打报告要迁移学校去省城或者其他地市,并不是虚晃一枪。当然,如果新安市能答应学校的要求,将新校区留在新安那是最好不过了——成本和代价最低,可谓皆大欢喜。
可他一边将之作为要挟新安市的条件,一边在省里活动的结果却很不尽如人意。
他跟分管教育的副省长谈了,也跟教育厅的人谈过了,甚至在京城教育部那边的有关业务部门和分管领导那里,也都专程跑去做了沟通。可这事最终必须要省政府拍板,说白了就是要省长宋炳南点头——可宋炳南的态度却让张诚宽大为失望。
宋炳南虽然没有明确表态,但却作出了“慎重研究、长远规划”的批示。
一般而言,领导批示都带有暗示色彩。领导说“慎重研究”就表明此事还不成熟、还需要继续调研论证,如果领导同意,则就会批示“请某某某同志牵头办理、抓好落实”的意见了。
宋炳南的批示直接让各个层面的人转了风向,教育厅的人开始推诿扯皮,分管教育的副省长也开始打起了官腔,张诚宽在省里搞不出什么结果,只能郁闷而回。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