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两日,阿湛他们抵达了文国的文渊城。文渊城傍湖而建,城中有水道与大湖相连。
这座城池历史久远,一眼看去,与颜河城和太平镇最大的不同是有城墙,正经夯土贴砖的城墙。
他们准备进城的时候,看到城门前面有很长的一个布告栏,上面贴着一则告示。那洋洋洒洒得有两千多字,字写得也是龙飞凤舞,煞是好看。
阿湛问道:“这告示写的是什么?这么大阵仗。”
赵细娃看了一会儿,说道:“前面写的是文渊城环境优雅,地灵人杰。”
“接着写的是文国公近来修炼有成,不断突破。”
“然后呢?”
“没有然后,这里水了得有两千来字。”
“总共就两千多个字,所以说这是一篇文国公的个人宣传。”
“不是,重点在最后那句,今年加税……。”
旁边有个文士打扮的文国人,听到这话就不乐意了,挤过来对赵细娃说:
“一看你们两个就是还未开化的胡人,你的奴隶不懂,你也不懂吗?就加两百铜板,能叫加税吗?要叫加福。”
“那加三百铜板呢?”
“也叫加福。”
“加五百以上叫加泽,加一千以上称之为加恩。”
“身在文国,加税乃万恶之举,只能加福,加泽,加恩!”
说完周围的文国民众都鼓起掌来,夸赞说得好,好像不用交钱了一样。
阿湛憨笑一下,忍住了当场暴打他的冲动。
不过那文士似乎没想放过这两个蛮夷,他冲着守城的兵士喊道:“这有两个目不识丁的蛮夷,需要启蒙。”
启蒙?莫非还要强制读书?
阿湛疑惑地看着赵细娃,赵细娃表示:“约等于加钱。”
城门口的兵士喊道:“你们两个,是上个七天的启蒙课,还是多交入城税,自己选一样。”
阿湛自然不会去上什么启蒙课,也没有兴趣当场弄死他们,于是乖乖交了六十个铜板,进了城。
文渊城比太平镇还要大,不过人少一些,街面上有些萧索。阿湛进城没多久,就听到了至少两家私塾的读书声,真不愧文渊之名。
不过再仔细听听,孩子们读的是:“小杯叫品,中杯叫饮,大杯叫牛,超大杯叫撑。”
“一品水,一饮水,一牛水,一撑水。”
“老伙计叫呐,大伙计叫哎,中伙计叫噢,小伙计叫喂。”
阿湛听着有点头晕,这教的什么东西啊!
很快他们就找到了慕容商队下榻的旅店,刚一进门,就看到了慕容礼坐在那里喝茶,不过其他人似乎都不在。
“湛爷辛苦了,喝茶,吃点东西。”
“稍等,我先试一下。”
阿湛对着一个看起来年纪不大的伙计说道:“噢!拿撑酒来。”
那伙计愣了一下,想了好一会儿,终于想起来。应了一声,开心地去拿了好大一杯酒过来,几乎有一壶那么多。
当他递给阿湛时,脸上颇为得意,好像在说:“看吧!我懂吧!咱也是读过书的。”
阿湛看出来了,原来这些东西文国人日常也是不用的。
“商队人呢?”
“公子在后面,顾正源在院里练剑,其他人都出去了。”
说完慕容礼就起身往后面走,阿湛和赵细娃跟了过去,大厅里不是方便说话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