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长大我对这个男人的感觉就越模糊,童年的记忆中他,一头黑发,他眼神深邃,想不起来了,还是不会形容了,前者更显悲哀。因为迷恋远方,便离开家乡,来到一千多公里之外的地方来上学。远方是什么?远方有什么?一无所知,仅仅迷恋这个词。为什么?我也找不到答案,我离他越来越远交流越来越少,并不是不愿意与他说话,每次打着视频,不知道说什么,几句简单的问候结束后,就不知道该说什么了。为什么我们与父母的交流越来越少了呢?
多年以前,一次算是不多数的父子间的沟通吧。父亲:“你有什么梦想?”我没有回答急着反问到:你有什么梦想?爸爸笑着说:我现在的梦想,就是让你们吃饱穿暖。过上好日子。当时还小吧,我不以为然的说:当老板!很有钱的那种。爸爸:现在还打游戏,把你弟弟都带坏了,天天跟着打游戏,吃饭都不好好吃,长大能干啥。我:又不是我一个人玩游戏,那他自己要玩,关我什么事?爸爸:你不玩他会玩吗?在这个让我无语的问题中,结束了这次算是为数不多的一次深刻的对话。
打牌算是爸爸最大的爱好了,上小学的时候,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看爸爸打麻将,因为爸爸基本上天天都去打麻将,那个时候,我就是一个跟屁虫,只要爸爸去哪里,我就跟着去哪里,不让我跟着去的时候,我就抱着爸爸的腿不让走。现在我打麻将厉害应该是那个时候看得多吧,起先是看不懂的,也没想看懂,就喜欢看爸爸赢,后来真的看的多了,自然而然的就会了。由此可见,家长对孩子的影响真的很大,特别是幼年时期,不禁想到孟母,真的是一位非常有智慧的家长。打牌也称得上是一种博弈,说白了就是通过大家公认的合理手段去赢取对方的金钱,爸爸虽然酷爱打麻将,但是我觉得他很理智,赌注大的牌局他是决计不会参加的,可能是为了我们吧。
我们越来越大,一天比一天高,爸爸变了,很少再去打牌了,尤其是这两年,他从不抽烟,很少喝酒,他也有工作不顺的是时候,他也有心情烦闷的时候,我不知他该如何?
我们姐弟三人这些年也没有做过什么惊天动地事情给他们长脸,有一段对话经常上演,从小到大,就连台词都不曾变过,爸爸:你看看你那个珍珍姐,和那个伯伯家的哥哥,人家考上那么好的大学,现在都有好工作。你现在不好好学习,以后能干啥我:想干啥就干啥爸爸:要饭都没人给我:天天拿我和别人比我:我都没有拿你和别人比,你看看别人家咋那么有钱呢?爸爸:我们那时候和你们这时代不一样。爸爸:不好好学习婚都解不了我:结不了,就不结呗。我:我一个人走得远远的,过年也不回来,免得给你们丢人。爸爸:说这种话,有什么出息。我:就没有出息了那时候都笑着说的,我还小,爸妈并没有放在心上,就在前不久,因为想报名一个培训班就和他们商量,其实也不算是商量,从小到大,我想做的事情,他们都支持我,只是偶尔因为担心,才会多啰嗦几句。这次却不一样,可能是很久以前的培训班没有取得很好的结果加上他们不是特别了解以及一些狭隘偏颇的观念进入他们的耳朵,他们信以为真,我几番解释,他们将信将疑,不知为何,熟悉的对话第一次开始在视频通话中上演,稍稍有些不同的是,他们没有再说我没出息,但也没有了和我小时候说话的那种笑意。我知道他们当真了,小时候我们常常词不达意,
他们没有放在心上,长大后,却总是言不由衷,不知不觉中伤了他们的心。他们为我们付出了那么多,却也不敢说谢谢了。
记得有一次,我不经意间第一次说了一句谢谢,爸爸就说:“有什么好谢的。”我却不知道该说什么了。真的就如同歌词唱的:“这是说了谢谢反而才亏欠的情感”“哦,爸爸妈妈给我的不少不多”足够我在这年代奔波足够我生活真的这就是说了谢谢反而才亏欠的情感,我们都不善言辞,只有用自己的方式去爱彼此,父母想让我们吃饱穿暖,我们也要努力成为撑的起他们的后浪,我们都曾是被爸爸举过头顶的骄傲,与太阳并肩的希望。
回想起爸爸的成长经历,身出于改革开放初期,兄弟姐妹众多,很早就出门打工,一生无贵人相助,写的一手好字,文章曾经获过奖,反应很快,大脑灵活,打牌除非我的牌好到没有输的可能,否则就赢不了他,身负才华却身不逢时,放弃了很多梦想,也没有任何折腾,只为了我们的安稳。这么多年真的辛苦了,我感谢他,我尊敬他,我爱他,真的想说一句:“爸爸,您辛苦了,我爱您。但是我不敢说,我说不出口,我害怕,我害怕触动这个男人内心最柔软的地方;我害怕拨动爸爸尘封已久的心弦;我害怕这些都令我们难以自已……对于爸爸的感情是极其复杂的,小时候特别害怕他,害怕做错事,因为会挨打,有一天,家里的一个机器坏了,我因为就站在旁边,他以为是我弄坏的,就打了我,我当时一肚子委屈,什么都不听,追着让他继续打,说把我打死就好了,可他就是不打了,后来天黑了,一肚子的委屈还是没有消散,就顺着马路走了,平时在晚上不敢一个人走的地方,这次也不怕了,一个人气鼓鼓的走,没过一会儿,一声对我的呼唤打破了黑夜的寂静,我立即就找了一个地方躲了起来,不发出一点声音,不知不觉中待在那里睡着了,不知什么时候一块温暖的被子盖在我的身上。
现在回想起来,真是觉得非常幼稚,当时怎么会有那样的想法呢?小孩子的心思也不太好猜呀?这件事情过后,我逐渐发现一个规律,做错事了只会被教训几句,把弟弟打哭这种必然会挨打的事情,等待我的也只有几句教训,时间长了,我就明白了,爸爸再也不会打我了,我暗自庆辛,就再也不怕爸爸了。
从此害怕就变成了,喜爱,尊敬,后来却变成了讨厌。这个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人也是如此,从小到大,他确实有时候脾气暴躁,但是令我没有想到的是,大概是我上初中的时候,并不是多么重要的事情,就对妈妈和姐姐动手了,当时很长一段时间对他充满怨恨,很讨厌他,讨厌他因为不重要的事情对自己的亲人大打出手;讨厌他对于已经发生的不太好的小事情而大发雷霆;讨厌他过于听取姑姑意见,以至于她对我家的事情插手,最终成为姐姐没上成学的原因之一,讨厌他对姐姐和妈妈没有尽到一个丈夫和一个父亲的责任。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呢?
好在后来诸如此类事情没有再次发生,随着时间流逝,这些怨恨也就很快消散了。从小到大一直以来的依靠,内心深处总是被爱,尊敬,感恩所占据,幼年时期贪玩被马蜂蜇,他背着我去医院;因为不认识蛇,用手直接去抓被咬,他带着我四处求医;半夜停电,一根筋的我非要拿开水壶,被烫伤他担心着几夜无眠;后来上高中了,离家远,他给我的生活费只多不少;想买电脑了,告诉他,他嘴上不答应,后面还是把钱打过来了……
父爱无声,从未缺席我们的人生。在中国传统观念中,家长对孩子的付出就是天经地义的,家长是第一次做家长,孩子也是第一次做孩子。我们都是各自不同的生命,我们都有完全不同的人生轨迹。只有真正了解,理解,并接纳彼此,两代人才会真正的从中找寻到真正完整的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