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中兴大明驸马从军被废了吗 > 第14章 勇于分谤(第1页)

第14章 勇于分谤(第1页)

站在一旁的幕僚许德士看到这个情形,不禁轻轻叹息一声说道:“卢公啊,您或许对于杨阁老的品性还不够了解。他向来都是主和派的代表人物,平日里甚至将秦桧奉为大宋朝的忠臣良将。而陈新甲则对他唯命是从、马首是瞻,此番新官上任三把火,恐怕安抚之局立马就要成为无法改变的事实了。”

听完许德士所言,卢象升心头愈发感到焦虑与不安起来。

他心里非常清楚,如果议和之事最终得以成功,那么像他们这样力主抗击外敌入侵的将领们必定会受到朝廷内部的排斥与打压,其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而陈新甲若真的掌握了实权,那么他的所作所为,恐怕会更加偏向和议一方。

许德士继续说道:“以我看来,杨阁老之计,恐怕是想用陈新甲来代替卢公您。”

“他或许认为,卢公您在战场上过于激进,不利于和议的达成。而陈新甲则更加温和,更容易被朝廷中的和议派所接受。”

卢象升听后,默然无语。

卢象升心中暗自思忖着,他深知许德士所言不假,但内心深处却始终觉得此事并非如此单纯。他凝视着远方,眉头微皱,仿佛在思考着什么重要的问题。

许德士见卢象升沉默不语,便轻声说道:“卢公啊!依在下之见,您不妨借父亲去世之机辞去援督一职。如此一来,既能避免与杨阁老正面冲突,又可保住您一世英名。”他语气沉重,似乎对当前局势充满忧虑。

然而,卢象升并未立刻回应。他静静地伫立片刻后,缓缓转过身来,目光坚定地看着许德士说:“多谢提醒,但我身为朝廷重臣岂能因个人得失而逃避责任?国家安危、百姓福祉系于一身,此时此刻正需要有人挺身而出!即便前路艰险无比我也定当义无反顾!”

许德士被他的气势所震撼不禁为之动容感叹道:“公真乃国之栋梁也!”

"将三镇兵马全都移交给陈新甲,让他去做吧。如此一来,即便和议达成,您也无需背负过多的罪责。"

卢象升听闻此言,心头不禁为之一动。他深知,这恐怕是当下最为妥当之策了。

然而,就在此刻,一股强烈的情感在卢象升内心翻涌不息。

天下苍生的生死存亡、安居乐业,远非朝堂之上那些尔虞我诈所能比拟。

卢象升自崇祯三年起兵勤王,历经无数战火洗礼,所为者无非是扞卫这方疆土以及生活在此间的黎民百姓。

而今,倘若因自身怯惧而任由不通兵法的陈新甲执掌兵权,致使百姓背井离乡,流离失所,那么这种结局将会令他痛心疾首,难以释怀。

他抬起头,望向远方,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德士兄,我明白你的意思。但是,我不能因为个人的得失而置天下百姓于不顾。我若是为了惜命而辞去援督之职,那我卢象升还有何面目去面对天下百姓?”

许德士听完这番话之后,沉默不语,脸上露出凝重之色。他深知局势已经到了生死存亡之际,而卢象升眼前也唯有一条不归路可走——那便是誓死扞卫国家和民族尊严!从此以后,卢象升决心背水一战,不再有丝毫退缩之意。

在此后的日子里,卢象升率领着全体将士们驻扎在京城四周,分别驻守于德胜门、安定门、西直门以及东直门等要地,形成一道坚固的防线,将京城北部严密地保护起来。

与此同时,清军方面也在紧锣密鼓地筹备着。岳托和多尔衮所率领的两支军队,经历数日精心谋划的调遣与布局,终于实现了成功会师。

他们汇聚成一支强大无比、势不可挡的劲旅,其战斗力令人咋舌。这支精锐之师犹如钢铁洪流一般,正朝着京城逼近……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清军并未立即发动猛烈的攻势,而是选择驻扎在顺义、通州一带,似乎在静静地等待着某个重要的时机。

他们的营地布置得井井有条,士兵们训练有素,严阵以待,仿佛在等待着一声令下,便可如离弦之箭般冲向敌人。

而在朝堂之上,却悄悄地流传着一条令人不安的消息:清军之所以扎营不动,并非因为畏惧明军的实力,而是在等待与朝中议和的时机。

这条消息如同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了层层涟漪。

朝堂之上风起云涌,各种势力暗流涌动,言官们纷纷借此机会上疏弹劾杨嗣昌、高起潜等人,指责他们“调度失宜、备御失策”。言辞激烈,直指要害,似乎要将这两位朝廷重臣置于死地。

好在崇祯帝非常信任二人,将奏疏留中不发。

言官郭景昌在朝堂之上慷慨陈词后,待到退朝之时,仍觉得意犹未尽。于是乎,他回到家中稍作休憩便立刻挥毫泼墨,再次向圣上呈上一封言辞犀利的奏折,目标直指那备受争议的杨嗣昌。

在这封奏折之中,郭景昌可谓是丝毫不留情面,将杨嗣昌贬得一无是处。他怒斥杨嗣昌乃是个胆小如鼠、愚昧无知之人!每当听闻敌军来袭,杨嗣昌便吓得魂飞魄散,四肢发软,完全不知所措。

更可恶的是,此人还常常借口无法应战,屡屡错失良机,简直就是毫无半点胆识可言!这样的庸才,又怎能担当得起朝廷如此重要的使命呢?

面对郭景昌如此激烈的指责,杨嗣昌自然也是坐立难安。他惊恐万分地上书皇帝,极力辩解道:“微臣所反对的仅仅是那些轻率鲁莽的胡乱作战行为,并从未表示过反对与清兵交战啊!”

得知杨嗣昌深陷困境、备受煎熬后,卢象升毫不犹豫地站出来,决定挺身而出为其分担一些罪责和诽谤之词。于是,他毅然决然地上书朝廷,为杨嗣昌辩解。

在这份言辞恳切的奏疏中,卢象升义正辞严地指出,自己从未有过轻率鲁莽或胡乱指挥战斗的行为;同时强调杨嗣昌也从未发表过任何反对与清兵交战的言论。

卢象升虽然名义上掌管着全国的兵马大权,但这封奏疏一经呈上,便无人敢再次就此事继续上疏争论不休。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