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那璀璨的阳光穿透层层如棉絮般的云朵,倾洒于垂拱殿之上,仿若给这座巍峨的宫殿轻柔地披上了一层闪耀着璀璨光芒的金纱。
在垂拱殿中,天子赵祯头顶着那犹如展翅高飞之鸟般的幞头,身着明艳夺目如艳阳般的明黄色圆领朝服,稳稳地端坐于那象征着无上权威的龙椅之上。
其下的文武百官则分于左右两侧整齐地伫立,百官们皆手持笏板,身姿笔直,宛如一棵棵挺拔的青松,静静等候着早朝的开启。
随着一记悠扬而又绵长,仿若能穿透人心的钟声悠悠响起,早朝便正式拉开了帷幕。
赵祯那威严如炬的目光缓缓地扫视着殿下的群臣,群臣们即刻恭恭敬敬地低下了头,仿佛被这目光压弯了脊梁。
“诸位臣工,今日早朝可有何事要启奏啊?”一时间,朝堂之上陷入了一片鸦雀无声之中,安静得仿佛能听见尘埃落地的声音。
紧接着,武将班部丛中缓缓走出了一位武将,只见他手持着那由象牙精心制成的笏板,微微躬身施了一礼后启奏道:“臣狄青有本启奏。”
赵祯定睛一看,原来是征讨西夏国的大将军狄青,他轻轻颔首,语气温和地说道:“狄卿,有何事要奏啊?但讲无妨!”
“臣恭请陛下圣听,近日以来,那西夏番邦时常心怀不轨,图谋着南下牧马,屡有寇边犯境的意向。为确保边境的安宁祥和,让百姓免受战火之苦,臣恳请陛下旨让臣统率兵马前往边境进行抵御,以此来守护我朝的万里江山社稷。”狄青的声音洪亮如钟,回荡在朝堂之上。
赵祯听后,微微皱眉,那眉头犹如两道紧蹙的山峰,沉思片刻后说道:“狄卿忠勇可嘉,朕甚是欣慰。只是这兵事重大,关乎国之根本,不可轻率决定。朕需与朝中大臣们商议一番再做定夺。”
狄青拱手道:“陛下圣明,臣静待陛下旨意。”随后,他步伐稳健地退回武将队列。
朝堂之上一时陷入了议论纷纷之中,大臣们各抒己见,有的认为应当立刻出兵,以彰显国威,让那西夏番邦不敢轻易来犯;有的则认为需谨慎行事,以防中了西夏的阴谋诡计。
赵祯目光如电,扫视群臣,抬手示意安静,然后说道:“朕深知边境百姓之苦,然出兵之事关乎国家安危,不可不慎。着兵部速速详查边境军情,再做定夺。”
群臣齐声应道:“陛下圣裁。”
跟着,文官队列之中又走出了一位官员,只见他头上戴着展翅般的幞头,身着那紫色的圆领公服,手持着笏板缓缓行至御阶之前,而后躬身启奏道:“臣翰林学士欧阳修恭请陛下圣听,眼下山殿试将近,为确保此次殿试的公平公正,臣恳请陛下亲自出题。”
赵祯微微点头,说道:“欧阳学士所言甚是有理,朕当亲自出题。”说罢,他略作思索,那深邃的眼眸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而后开口道:“朕以为,当以‘治国之道,以民为本’为题,让学子们畅抒己见,朕要看看他们心中的治国方略。”
随后,赵祯提起御笔,那笔犹如一条灵动的蛟龙,在洁白的纸张上肆意挥毫,写下了“治国之道,以民为本”这八个大字。紧接着他转过头来,望向身边的内侍总管陈琳说道:“亚父,殿试的题目已然拟定,就烦请亚父将这道试题转交给礼部,让他们尽快发放到各州府去吧。”
欧阳修听后,拱手道:“陛下圣明,此题甚好,必能使诸多贤能之士一展才华,为我朝选拔出真正心怀天下、可安邦定国之人。”
陈琳恭敬地接过试题,应声道:“臣遵旨。”随后便快步离去安排此事。
赵祯看着陈琳远去的背影,微微叹了口气,那叹气声中似乎包含着对国家未来的期许与担忧,而后对群臣说道:“朕望此次会试能为我朝选拔出真正可堪大用之才,诸位臣工也当尽心尽力,协助礼部办好此次殿试。”
群臣齐声应道:“陛下放心,臣等必当全力以赴。”
“臣开封府尹包拯,有本要启奏。”只见包拯从队列中走出,步伐沉稳有力,行至御阶之前,躬身行礼后奏道。
赵祯抬眸看向包拯,说道:“包卿,你有何事要启奏呀?”赵祯向来知晓包拯若没有重大之事是不会轻易开口的,故而如此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