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少年不可志穷佛跳墙制作起来繁杂,再加上这个世界应当还没有这道菜,日后还会成为他们君宇轩的招牌菜,所以宋瑜很谨慎。制作的时候,没有让青婶他们在身边看着,而是手把手的教导春梅。但其实说起来还算简单,只是程序稍微复杂了一些。两人在厨房里忙活的热火朝天,宋瑜肚子里的孩子今天格外的乖巧,就算有些异味儿,也没有表现出什么胃里倒腾的感觉,让宋瑜觉得这个孩子肯定生下来很贴心。沈珺和梁先生在外面写好了对联儿,正要带着两个孩子在门口贴对联的时候,蔡升也抱着金宝儿过来了。“你们家这对联上的字儿写的可真好。”
蔡升羡慕的看着贴着大红对联儿的门。日常羡慕沈珺有一个好师傅。沈珺说道,“梁先生就在里面,你若觉得好,便请他帮忙写一副就是,家里买的红纸还有不少。”
“得了,有你这句话,那我肯定要问梁先生要两幅墨宝。”
说这蔡升将金宝儿放下:“金宝儿就在这儿和姑姑叔叔玩,爹先进去。”
小金宝没吭声,抱着她的狗狗站在沈珺腿边,一脸好奇的看着糊满浆糊的大红对联儿。“金宝可认识上面写的是什么字?”
沈君易低头看着萌萌哒的小朋友,笑着问道。金宝儿迟疑了一瞬,在沈家女眷比较喜欢逗弄他,沈珺还从来没有抱过他,两人鲜少说话。这沈珺忽然之间来了一句,还真让他有点懵了。不过他虽然话不多,但是也是三岁小孩儿了,有些东西还是能够明白的。听着沈珺问他门上什么字,他微微点头又很快的摇头。沈珺本也没打算他会给出什么反应。她不过是因为宋瑜怀孕了,所以对小孩子有了更多的期待,这会儿看着金宝儿乖巧的样子,心里柔软,也畅想着自己的孩子,日后会是什么样子的。如果像金宝儿这样惹人喜欢好像也不错。不过现在金宝儿给出了反应,他反倒有了其他的兴趣。“又是点头又是摇头,金宝儿是认识呢还是不认识呢?”
沈珺耐心的问道。金宝儿睁大了葡萄似的眼睛看着他,没有说话。沈珺思揣了一瞬间,又问道,“金宝儿莫不是只知道其中几个字?所以方才又是点头又是摇头?”
这回金宝给了肯定的回答,他点了点头。沈珺惊喜了。他指着一个简单的字,也就是汉字一。“金宝儿知道这个是念什么吗?”
金宝儿还是没有张口,但是他伸出了一根手指头。沈珺揉了揉他的脑袋,笑道:“要念出来才行啊。”
这么想着,忽然又意识到面前是个小孩子。于是他又加了一句:“你念出来,叔叔给你拿糖块吃,好不好?”
显然糖块对于小朋友的诱惑力是很大的,但是金宝儿还是没有接受,只见他忽闪忽闪的眨巴了两下眼睛看着沈珺,似乎带着一点点儿的控诉,然后一点也不迟疑的扭头就抱着小狗跑了。沈君失笑,忽然觉得,这孩子若是正常成长的话,应当是个非常聪明机智的小孩。据蔡升所说,金宝儿年前差点被拐卖过,自从那次事件之后整个人就不爱说话了,发育的也比其他同龄小孩子看起来要傻。但是现在这幅精明的样子,又让沈珺觉得他其实只是不爱说话而已,脑袋瓜子比谁都好使。金宝儿进了院子,蓉姐儿和耀哥儿自然也跟着一起,三个小朋友抱着三只小狗在院子里乱窜。沈珺将对联贴好以后,走进屋,梁先生正在帮蔡升写对联儿。和沈家求四海升平家宅平安的对联儿不同,蔡升求的对联儿写的是祈求来年高中的。对联儿写好,蔡升迫不及待地看了一眼,然后笑着对梁先生说,“多谢先生。”
梁先生和煦的笑了笑:“蔡公子是打算今年下场考试?”
“是啊,实不相瞒,我打算止步于这场,若是考中了举人就捐些钱财做个闲散官员,若是不中,那就只能他年再战了。”
举人已经可以做官,但是以蔡升的学识来说,沈珺原本以为他还打算继续往上念书的,没成想居然存了这样的念头。“看不出来蔡兄居然还是个官迷?”
沈珺打趣地说道。蔡升苦笑:“哪里是官迷呀?若是允许,我倒想当个一辈子吃喝玩乐不为生计发愁的败家公子哥儿。”
只可惜当初父母去世,留给他的家财有限。这么多年花费的也差不多了,能留下最后一笔大财,日后仗着举人的功名捐个官儿,他已经是心满意足,至少下半辈子不用再担心生计问题。至于举人之后再考进士,甚至是入朝为官,在皇城扑腾,他是从来没有想过的,小富即安的日子也不错。至于向岳母家求助,那也是不可能的,即便外界有很多人说他是上门女婿,但是这些年来他一直不曾花费过岳母家多少银钱。沈珺听了他的话也想笑,如果能当个一辈子不愁吃喝的废物,谁还能不愿意呢?人各有志,他拍了拍蔡升的肩膀:“那就先祝蔡兄今年能够高中了。”
“借你吉言,借你吉言!”
蔡升走了之后,沈珺忽然开始思考了一下自己接下来的人生路程。银钱方面,家里是不缺的,而且看情况接下来也都不会缺少。虽说花媳妇儿的钱有些不好听,但是沈珺认为自己一定能够给予媳妇儿回报,而且会尽量的呵护她。那似乎就没有不朝上科考的理由了。只是那朝堂……沈珺扭头,看向梁先生:“如果有机会,先生是否还想重回朝堂?”
梁先生淡笑道:“被蔡公子的话激到了?”
沈珺轻轻的笑着:“我自是有雄心抱负,想在朝堂一展拳脚,但如今这小富即安的日子我亦非常满足。”
“那你可曾想过,如今你虽有秀才的功名,但是府城的秀才有多少?你若止步于此,日后拿什么配得上瑜娘?”
“少年可以穷,但不可志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