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密看完李渊的书信后,在第一时间内脑子里闪现出一个很幼稚的想法:做盟主。
促使李密产生这么幼稚的想法,一方面是因为,李渊的书信内容相信一定是很“装孙子”的,令李密有些飘飘然;另一方面李密现在的实力确实很强大,但正是由于强大让他产生了自我膨胀的心理,所以在看到李渊“装孙子”的信后,真的以为自己可以王行天下。
做事可以高调,但做人一定要低调。
李密让祖彦君给李渊回了一封信,这个祖彦君就是那篇著名的《讨杨广檄》的作者。
李密在信中称李渊是兄长,但实际上是摆出了一副十足的大哥派头。其实他是在试探李渊的态度,如果你肯认我做盟主,我就和你联合。不然的话,小心我灭了你!信的大致内容是:
“咱们虽然不是同一个源流,但是既然都姓‘李’,无论如何都能攀上些亲戚关系,我这个人有幸让四海的英雄,推为盟主,真是很惭愧啊!希望和渊兄同心协力,共同做一些诸如当年在咸阳捉拿子婴,在牧野打败商纣王这样的大事业,你说好不好啊?”
谁推你做盟主了啊?简直是自作多情!李渊即使同意你做盟主,那刘武周、窦建德、杜伏威那些猛人会不会同意呢?而且对李渊这个可怕的对手,应该早日除掉而后快,你还主动跟人家攀亲戚?
看来,人到了某种程度上,有时真的是不好摆正自己的位置啊。
难道这就是人性的弱点吗?我希望每个人真的能够尽量地克服人性的弱点,它往往阻碍我们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但是,想要做到这一点,真的很难。
李渊看完李密的回信后,不禁大笑起来。这个李密,简直狂妄自大,以后有他为自己狂妄自大埋单的时候。后来,李密不仅没做成盟主,反而成为了李渊的下属。
有时候,看起来确实很玩笑,但玩笑的背后,其结果是必然的。
但是眼下李渊明白,李密是不能得罪的,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能和李密一较高低,还得指望李密当“炮灰”呢。于是李渊让随军秘书温大雅给李密又回了一封信。
顺便说一句温大雅,著名的《大唐创业起居注》,就是他的手笔。
李密和李渊两个人,手底下都拥有超级写手。
李渊在信中一方面吹捧李密,称他是当今的救世主;一方面说自己年老力衰,准备在太原安度晚年,而隐蔽了自己进军关中的意图。
就是这样一封虚情假意的信,李密看后却大喜过望。自此以后,他专心地对付洛阳周围的隋军,甘当李渊的“炮灰”。李渊成功地钓到了李密这条大鱼。
看来李密最多算是个雄主,不是成就帝业的材料。我相信,换了他去打长安,即使打下来,也不会待得太久。
李渊再一次赢得了外交上的胜利,相信身后有了李密这个“亲友团”的支持,前边的宋老生和屈突通,一定不敢轻举妄动。
你不动,那我先动。但是,就在这时,忽然传来了突厥人和刘武周乘虚袭击晋阳的消息。
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啊!
撤,还是不撤?
突厥人和刘武周乘虚袭击晋阳。这个消息,究竟是实情,还是谣言,所有的人都不知道。
但是大家都明白,突厥是个野蛮的民族,不怎么讲信义,趁着李渊进兵长安,从后边拍上一块黑砖,还是有可能的,当初李渊低声下气地联合突厥,就是为了防止突厥人乘虚而入。
难道,突厥人这么快就变卦了?李渊的心情一下子沉入了谷底。是继续西进,还是回救太原?这是个问题。李渊只好召集诸将,商议对策。
“诸位,近传突厥人和刘武周乘虚袭击晋阳,大家认为这个消息可靠吗?”李渊的声音有些低沉。
“突厥人野蛮至极,从来都是唯利是图,这一次袭击晋阳的消息,我看很有可能!”说话的人是裴寂。
李渊面沉如水,他知道如果按照裴寂的逻辑,长安恐怕是去不成了。但是接下来裴寂所说的话,更令李渊感到了一丝绝望。
“宋老生和屈突通据守险要,要打败他们不是很容易,李密虽然同意和咱们联合,但是这个人野心难测,这些对咱们都不利啊。突厥人言而无信,刘武周又和他们狼狈为奸,太原是咱们的根据地,咱们手下将士的家属都在那里,我认为应该回救太原,至于进军长安嘛,以后还会有机会。”
如果抛开裴寂的身份和当时的时局,裴寂的话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但是他忽略了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这个传言是真是假还不确定,既然不确定,你作为首席谋臣,就轻易地忽悠撤兵,往好了说你是胆小怕事,说得严重了,那就是涣散军心;第二个问题,即使这个传言是真的,也不一定就只有回救太原这一个办法,如果这时候真的撤军,宋老生和屈突通主动进攻怎么办?到时李密再来个痛打落水狗,我相信李渊到不了太原,就会彻底地玩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