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两个人想出了一个守住长安的“万全之策”,至少在他们看来是“万全之策”,那就是将李渊在长安的亲戚全都抓起来,从而要挟李渊,使他不敢攻城。
这个计策还是很不错的。
人心都是肉长的,李渊也不例外,看着自己的亲戚在敌人手里,即使想攻城也得慎重考虑。像刘邦那样,自己的老爹都快让项羽下油锅了,还插科打诨地要分杯羹吃,毕竟不多见。
但是阴世师和骨仪接下来所做的事情,就证明了这两个人是名副其实的白痴。这两位仁兄居然挖掉了李渊家的祖坟,然后挫骨扬灰,而且捣毁了李渊家祭拜的祖庙。
这就很过分了。
不仅是过分,简直是有损阴德。让生者不安也就罢了,但是无论如何也应该让逝者安息。
在古代,中国人最崇拜的就是自己的祖先,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就是说一切行为都是以“孝行”为根本,父母去世要守孝三年,逢年过节要祭拜祖先,这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如今李渊的祖坟都让这两位仁兄给挖了,李渊不抄家伙和他们拼命才怪。
这两个人做的这些事,连他们的手下,都有些看不过眼,私底下议论纷纷。当李渊听到这个消息时,脸色瞬间由红润变得铁青,然后由铁青变成紫色。
“混账!阴世师骨仪你们这两个混账王八蛋!不杀了你们俩,我李渊誓不为人!”李渊被彻底激怒了。
杀我爱子,刨我祖坟,毁我宗庙,抓我亲属。你们两个人死一万次也不够!传我命令,全军将士准备攻城!
虽然李渊被激怒,但是并没有失去理智,在下达攻城命令的同时,李渊同时传令,打进长安后,不得毁坏隋朝的祖庙,不得侵犯代王杨侑及其皇室成员,违者灭三族!
佩服!这才是王者风范。
报复的方式不仅仅是以暴制暴,有一种报复叫做———宽容。
在我眼中,天下才是最重要的。
进入长安
十月二十七日,李渊下达了总攻的命令。
李建成负责攻打长安东、南两个方向,李世民负责攻打西、北两个方向。而李渊自己则在原地坐镇指挥。
将士们,长安就在前方!冲啊!
刹那间,二十余万将士抬着攻城的器具,冒着隋军的箭雨、滚木、石块,冲向长安那高大坚实的城墙。
大业十三年(617)十一月九日,这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
在这一天里,军头雷永吉第一个登上了长安的城墙,成功地打开了一个缺口。
随后,李渊的部队一拥而上,顷刻间,隋军土崩瓦解,长安被攻陷了。
我的描述虽然很简单,但是你千万不要认为长安就是这么轻易被攻打下来的。据史书记载:“云梯竞耸,楼橦争高,百道齐来,千里并进,绕京竹木,歼于斯矣!”这场战役,绝对是一场惨烈的拼杀。
有很多唐兵想一睹长安城的风采,但是在他们即将踏进长安城的时候,不幸地倒下了。自古以来,都是一将功成万骨枯。
秦中自古帝王都,长安就是帝王都的中心,这是座伟大的城市。刘邦、刘秀、苻坚、杨坚以及无数的英雄豪杰,都曾经在这里留下了光辉的足迹,如今李渊也来到了这个城市。
曾经朝思暮想的地方,现在我终于来到了,这怎么能不令我心潮澎湃呢?
宁死也不逃
当李渊来到皇宫大殿时,一眼便看到了躲在桌子底下的代王杨侑。
杨侑只有十三岁,放在现在也就是小学刚毕业,一个小孩子看到一群胡子拉碴拿刀拿枪的人进来,吓得一下子就哭了。
“杀了他!杀了他!为死去的弟兄报仇!”李渊的兵士群情激奋。
虽然李渊在下令攻城的时候,说过打进城去,不得侵犯代王,但是当真正面对代王时,兵士们还是怒从心头起,因为他们知道,攻打长安死了那么多兄弟,全是因为这个小孩子。
现在杀了杨侑实在是比捏死一只蚂蚁还容易,但是李渊并没有忘记当初起兵时的口号,何况,这个小孩子在未来还有利用价值。
没等李渊表态,杨侑身边的一个人突然发话了:“唐公举义兵,既然是匡复帝室,尔等不得无礼!”此时杨侑的身边只有这一个人。
这个人名字叫姚思廉。
他当时的职位是侍读(陪代王读书),而后世人们给他的身份是大史学家。因为他著有《梁书》和《陈书》,是纯粹的高级知识分子。
中国的知识分子向来有骨气,他们不畏艰险,不畏强暴,胸中有一股浩然正气,正所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