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的问题可能有点儿突兀,但是请尽量凭直觉回答:你觉得自己的能力怎么样?比起同年龄的其他人,你算聪明吗?反应灵活吗?个性独立吗?决断力可靠吗?
先别急着说那些客气的场面话,请扪心自问,你觉得比起一般人的平均值,你算是在平均值之上,还是平均值之下?
不要不好意思承认,是在平均值之上,对不对?
你的答案,早就在研究人员的预计之中。罗伯特·莱文(RobertV。Levine)在《说服的力量:我们如何买卖》一书中,就提到了这种被称为“好于平均幻觉”(better-than-averageillusion)的现象。他设计了一份问卷,邀请268位大学生来比较自己与他人的人格特质。结果发现,只有25%的人觉得自己比普通人更容易上当,22%的人觉得自己比同龄人幼稚,15%的人觉得自己不够有决断力,11%的人觉得自己识别骗术的能力不如普通人,7%的人觉得自己不够独立,5%的学生觉得自己的批判性思考能力低于平均值,3%的人觉得自己对从众心态的认识达不到一般标准。
是不是很奇怪?这个“普通人”或者说“平均值”的水准,明明应该是把人群划分成一半一半,怎么会好多人都觉得自己不在这条线之下呢?难道内心深处,大多数人都是自大狂?不,主要问题并不是自大,而是缺乏理解力。1999年,美国康奈尔大学的两位心理学家共同完成了一项著名的研究,后来人们从这两位研究者的名字中各取其姓,把这项研究的结论称为Dunning-Krugereffect,简称“D-Keffect”,中文叫“达克效应”。达克效应的结论很简单:我们每个人在评估自己时,都会有一种高估的倾向。而且关键是,当一个人能力越差时,他对自己高估的情况就会越严重。换句话说,越无能的人就越自信,越是不行就越是自我感觉良好。
比如说,研究者先请被试者给自己的英文文法打分,然后接受相关的测试。结果发现,实际能力最差、排名倒数25%的人,一开始对自己的评估分反倒是最高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答案很简单,也很讽刺,因为一个人首先要对正确的文法有基本认识,才会知道自己在实际运用上可能遇到的问题,而如果他连这点儿基本常识都不知道,当然会觉得自己说得都对。换言之,文法越差,就越看不出自己哪里有问题,以致充满虚幻的自信。
除了文法,心理学家还做了一个有关幽默感的测试。同样,他们先请大家给自己的幽默感打分,然后再让他们去接受有关幽默感的客观评测。结果和前一项一样,那些在实际分数中幽默感最差、排在后25%的同学,一开始对自己幽默感的评价也最高,平均将自己的表现高估了46%,也就是说,这些人在生活中说的笑话其实都很冷,只是因为他们古怪的幽默感让自己觉得这很好笑而已。在这里我们会发现一个悲哀的死循环:想判断自己有没有幽默感,首先你得有幽默感;想知道自己文法好不好,你得先有基本的文法知识;要想正确评估自己有没有某种能力,你得先在这方面具备一定的能力。结果是,越是需要学习的人,越是意识不到自己需要学习,反而常常会由于无知而自信满满。
不过,这个循环也不是完全没办法打破的,关键在于找到客观衡量该项能力的标准。比如我们刚才提到了对幽默感的测评,你可能有些疑惑,“幽默感”应该是很主观的东西,怎么能进行“客观评测”?其实是这样:心理学家事先挑选了30条笑话,然后分别请被试同学与另外8名公认的非常出色的专业喜剧演员为这30条笑话的幽默程度打分。一个人的评分与演员给出的分数越接近,幽默感的客观指数就越高,反之就越低。
你看,是不是很合理?由此可见,只要动动脑子,很多乍看是纯主观的东西也能找到客观的指标来进行定量分析。而一旦我们掌握了这样的思路,就能用事实说话,去冲击陷入“达克效应”而不自知的人。比如说,你觉得自己逻辑严密,光是相信自己没犯过逻辑错误可不行,那么多教科书后面都有练习题,试着做几道。又好比说,你觉得自己口才不错,跟人争执时单方面宣告胜利可不行,有本事去参加正规的辩论赛,用冠军和最佳辩手来证明自己的实力。
TIPS:
小学问:人们通常都会觉得自己的水平在平均线之上,而这往往是因为无知导致意识不到问题所在。想击破这种“好于平均幻觉”,你就要尽量给这种能力找到客观评判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