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婉儿踏着夜色回到了家中,老婆婆已经在门口等候。见到赵婉儿归来,老婆婆脸上露出了慈祥的笑容。
“婉儿,你回来了。”老婆婆迎上前,关切地问道,“今天报名还顺利吗?”
赵婉儿点了点头,心中对老婆婆的关心感到温暖:“是的,婆婆,一切都很顺利。我已经报了名,接下来就是准备考试了。”
老婆婆沉吟了片刻,然后认真地说:“婉儿,如果你想考秀才,就必须接受正规的教育。我建议你去私塾学习,那里有专门的老师指导,对你的备考会有很大帮助。”
赵婉儿听后,心中虽然有些犹豫,但她知道老婆婆的话是有道理的。她知道,要想在科举考试中脱颖而出,单靠自学是不够的。她需要系统的学习和专业的指导。
赵婉儿在老婆婆的建议下,决定进入私塾进行系统的学习,以便更好地准备即将到来的科举考试。她心中虽然有些忐忑,但更多的是对未来的期待。她知道,这是她实现梦想的关键一步。
在私塾的第一天,赵婉儿早早地来到了教室。她穿着男装,尽量让自己看起来像其他学子一样。她环顾四周,只见教室里已经坐满了年轻的学子,他们或低头读书,或低声讨论,气氛既严肃又充满活力。
就在这时,赵婉儿的目光不经意间落在了一个熟悉的身影上——张子豪。他正坐在教室的一角,专注地翻阅着一本厚重的书籍。赵婉儿心中一喜,她没想到会在这里再次遇到他。
张子豪似乎也注意到了赵婉儿的到来,他抬起头,露出了一个友好的微笑:“赵兄,真巧,你也在这里学习吗?”
赵婉儿走上前,回应道:“是的,张兄。我听从了家中长辈的建议,来这里接受更系统的教育。没想到能在这里遇到你,真是太好了。”
“张兄,你对未来有何打算?”赵婉儿轻声问道,她的眼神中透露出对未来的渴望。
张子豪抬头,目光穿过窗户,“我希望能够通过科举,进入朝廷,为国家出谋划策。我相信,只要我们有才能,有志向,就能为这个时代带来改变。”
赵婉儿的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她对张子豪的理想感到钦佩:“张兄,你的理想宏大,我相信你一定能够实现。而我,我也想通过自己的努力,为这个世界带来一些正面的影响。”
随着老先生的进入,教室里的气氛顿时变得肃穆。他的步伐虽然缓慢,但每一步都显得沉稳有力。他的目光如同鹰隼一般锐利,扫过每一个学子的脸庞,仿佛能洞察他们的内心。
老先生站在讲台前,双手背在身后,他的声音在教室里回荡:“我是你们的先生,今日,我要考考你们,看看你们是否有资格在这私塾中继续深造。”
赵婉儿感到一阵紧张,她的手指不自觉地在桌上轻轻敲打,这是她思考时的习惯动作。张子豪则坐得笔直,他的眼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显然对即将到来的测试充满期待。
老先生开始提问,他的声音严厉而充满挑战:“赵文远,你先来。请解释《论语》中的‘君子不器’是何意?”
赵婉儿深吸一口气,她的声音清晰而坚定:“‘君子不器’意味着君子不应像器具一样只有单一的用途。君子应具备多方面的才能和德行,能够适应各种环境和情况。”
老先生点了点头,示意下一位。张子豪被点到名字时,他立刻站起身,他的动作流畅而自信:“请问先生,‘治国必先齐其家’出自何典,其含义又是什么?”
张子豪的回答同样准确,他不仅引用了《大学》中的原文,还结合自己的理解,阐述了治国与治家的关系。
其他学子们开始窃窃私语,他们对赵婉儿和张子豪的表现感到惊讶。有的学子低声议论:“这两个新来的真是不简单,看来我们得加把劲了。”
老先生站在讲台上,目光扫过教室,最后落在赵婉儿和张子豪身上,他清了清嗓子,语气带着一丝挑战:“赵文远,张子豪,你们两位新来的,我听说你们颇有才华。今日,我便出题考考你们,看看你们是否名副其实。”
赵婉儿微微一笑,回答道:“先生,请出题,学生定当尽力而为。”
张子豪也点头附和:“学生愿接受先生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