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在历来商业挂帅的香港影界,“中联”大搞集体主义、平均分配的理想化做法显然并不能持久,公司成立没过几年,即有一批股东忍挨不住,转投其他电影公司。另外,由于“中联”旗下的“新联”是左派公司,亦令“中联”蒙受巨大的政治及经济压力,公司运行举步维艰。直至1967年,“中联”又受内地*冲击,最终与“长凤新”几乎同时停止电影制作。
回头再说“中联”成立之前,香港拍粤语片的电影公司以“天一香港分厂”最有名气。而当时本来驻扎上海的“天一”总部却早已转移到南洋,成立了主要经营戏院及影片发行业务的“邵氏兄弟娱乐机构”。“天一香港分厂”则由该机构的二哥邵邨人及几个儿子掌控,改名为“邵氏(父子)电影公司”。
50年代,由于国语片在南洋华人地区大受欢迎,邵氏公司亦放弃制作粤语片,转而拍摄国语电影。只可惜,邵邨人父子始终未将主要精力放在制片业务方面,反而将购买组建戏院作为发展焦点。如此一来,面对当时刚刚成立即气势如虹的电懋,邵氏在国语片的市场竞争中难免居于下风。……为扭转局面,远在南洋经营戏院的老六邵逸夫亲自返港,收回委托“邵氏父子”的制片权,于1957年改组为“邵氏(兄弟)电影公司”,起用邹文怀、李翰祥、何冠昌等一班良将,视电懋为竞争对手,专注电影制作,自此掀起长达十年的银海争霸。
黄梅调古装片是邵氏对撼电懋的重型武器。1957年的亚洲影展,电懋虽以《四千金》夺得最佳影片,邵氏的黄梅调《貂蝉》却抢走最佳导演奖(李翰祥)。翌年,邵氏卷土重来,凭借《江山美人》勇夺最佳影片。同时这两部“黄梅调”亦赢得可观票房收入,令邵氏名利双收。
1960年,邵氏出品了香港第一部彩色宽银幕电影、林黛主演的现代歌舞片《千娇百媚》。由于该片创下当年最高票房纪录,是以导致邵氏又改拍大型歌舞片。面对敌手强大攻势,电懋决定筹拍大型古装片《武则天》、《杨贵妃》以作抗衡,孰料邵逸夫得悉后,立即命李翰祥带队赴日本抢先开镜,以最快速度赶拍出黄梅调古装片《武则天》、《杨贵妃》及《王昭君》,令电懋不得不放弃拍摄计划。到得1963年,电懋邀得名导演严俊开拍黄梅调片《梁山伯与祝英台》,本来已开镜在先,却依然被李翰祥仅用半月时间制作的“梁祝”抢在前头公映,并且受到台湾及东南亚华人地区的空前欢迎,而古装“黄梅调”亦自此正式掀起热潮。
接连闹了数次“双胞胎”案后,处于下风的电懋备感压力,为了打击邵氏,电懋老板陆运涛鼓动邵氏的支柱导演李翰祥自立门户,并愿意为他提供资金支持。李翰祥正有此意,于是登高一呼,远走台湾自组国联影业,几乎带走邵氏半数精英。所幸邵逸夫临危不乱、一番得力措施下来,加之“电懋”由于老板陆运涛飞机失事身亡从此一蹶不振(亦对李翰祥台湾公司的业务造成严重影响),竟令“邵氏影业”不退反进,凌驾电懋之上,成为香港影坛的龙头。
待至60年代中期,“黄梅调”影片盛极而衰,邵氏虽然再次借卖座鼎盛的内地山歌片《刘三姐》东风,开拍港式山歌片《山歌恋》等,但终究不能再掀起热潮。面对这一情况,邵逸夫审时度势,借鉴当时的美国西部牛仔片和日本武士片,又结合中国传统侠义精神及武术、戏曲、舞蹈等动作形式,起用当时尚属新锐的胡金铨、张彻分别拍出开创港台武侠片新纪元的《大醉侠》和《独臂刀》。这两部影片导演技法娴熟精巧、影像风格奔放浪漫,一洗以前武侠电影简单草率之颓风,不仅在当时受到观众广泛热烈的欢迎,又令得其后数十年武侠功夫片风潮愈演愈烈,最终发展完善为香港向世界电影贡献的独特类型。而邵氏亦凭借大收旺场的武侠功夫片独步香江,邵逸夫的“电影王国”更自此名扬国际……
。 最好的txt下载网
成败萧何……香港电影的绝招与命门(1)
香港素有“东方好莱坞”之称。港片全盛之时更曾雄霸亚洲、虎视欧美。不过,单就电影工业发展而言,香港的制片模式、专业分工、组织结构虽比内地、台湾完善,但较之好莱坞仍显得随意机动,工业化程度远不够严密有序。尤其自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来,香港“新浪潮电影”风起云涌,不少新锐制片公司纷纷冒起,打破了邵氏、嘉禾的垄断地位,而邵氏经营多年的“东方好莱坞”片厂制度及风格亦由此逐渐没落。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香港电影呈现“三魁报春、百花齐放”的兴旺局面,从筹划到摄制再公映回收成本,电影工业流程更呈现出香港独有的迅速机动灵活即兴,既为港片走向极盛奠定基础,又为港片迅速衰落埋下伏笔……
20世纪90年代后期徐克曾赴好莱坞发展,归来后则坦言不太适应美国的拍摄制度。按照好莱坞的工业规则,电影一旦开机便需按部就班,不能随意更改剧本、变动进度。但对于徐克、杜琪峰、麦当雄之流而言,在保证按时交片的前提下,现场即兴发挥、随拍随改、有时停工有时赶拍,恰恰是港片时代最正常不过的作风习惯。譬如1986年《英雄本色》创了票房纪录,1987年电影工作室开拍续集,徐克就令吴宇森带着周润发、石天去美国拍摄,自己则执导狄龙、张国荣演出的香港部分。值得一提的是,吴宇森在美国导的这部分《英雄本色续集》根本没有剧本,全程只按照一个故事大纲拍摄,这固然让吴大导演十分为难,所幸尚能按时完工,影片借前集余威仍能斩获2200万票房。
或许好莱坞对《英雄本色续集》的拍摄过程感到不可思议,但对港片只是小儿科。如果老外了解到《英雄好汉》和《江湖情》的摄制内幕,相信更会惊到瞠目结舌。起因仍是《英雄本色》大收旺场,惹动向氏兄弟找麦氏兄弟跟风开拍黑帮英雄片,并打出周润发、刘德华、万梓良、李修贤、杨群、柯俊雄、刘嘉玲、王小凤“六王双后”的明星牌。确定演出阵容后,麦当雄立即召回已经单飞的编剧文隽去见向华胜。可怜文小编被向大哥逼着在4天之内写出剧本,于是永盛与麦当雄两家公司迅速赶出电影《英雄好汉》上映,票房收近1900万港币,成绩不俗。
本来此事已告一段落,但永盛觉得《英雄好汉》还有许多已拍竣的素材未用,足够再剪出一部前传来。为了保证再赚一笔,永盛与麦当雄决定在前传《江湖情》中增加一个重要人物作为新卖点,结果他们找来当红歌星谭咏麟饰演“麦英雄”,仅用4天就补足戏份。1987年5月底,距《英雄好汉》下画不到3个月,前传《江湖情》公映,票房达到2100万。其实这种手段不过是一次废弃素材的回收再利用,却能让电影公司又赚一笔,堪称港片制作机动灵活的一次绝佳体现。
不过,《江湖情》此例难免被人诟病为“投机取巧”,偶尔为之尚可,若变本加厉,只会搞残港片。上世纪90年代,名威公司炮制了一批以曹查理为男主角的三级片,为降低成本,居然将拍摄好的几段卖弄*的素材,重复使用在《三剑侠与飞机妹》、《奸魔》、《蛇妖显灵》、《聊斋之艳蛇》多部影片中……如此无耻欺骗观众,又怎能不自毁长城?若检讨港片衰落的根源,港片创作过于即兴投机当是祸因之一。 。 想看书来
成败萧何……香港电影的绝招与命门(2)
较之好莱坞奉行专业分工、各司其责,港片黄金时代的影人则擅长全职多能、集体创作。譬如陈勋奇拍电影就经常身兼监制、导演、主演、配乐、武指数职于一身,其他徐克、许冠文、曾志伟、岑建勋、泰迪罗宾、王晶这类全才更比比皆是。再者,尽管也有不少港片导演以强势创作著称,但自麦当雄始流行监制主导创作以来,许多大制作港片皆由集体创作完成。除了众所周知的新艺城巨制《最佳拍档》系列,永盛跟风《跛豪》的《雷洛传》虽然只挂名刘国昌一人导演,实际上还有王晶、黄泰来帮忙拍了一大部分,否则永盛怎么可能在《跛豪》下画短短3个月内,就能搞出一套两集的枭雄传记片?
都说港片拍得快,究竟有多快?40年前,香港影人拍粤语戏曲片有过“七日鲜”的纪录;10年前,这个记录也几乎被追平。据*仁回忆,他参与的从开机到上映最快的一部港片是吴镇宇导演的《9413》,只用了10天。其次是吴镇宇主演的《古惑女》,也不过12天。
港片如何拍得快?一是赶时间,领衔主演的明星通常身兼几个片约,档期有限,是以剧组人员不眠不休奋战赶拍。二是飞纸仔,导演开拍前只有故事大纲,开机后就只能等编剧把当天要拍的剧本传过来,当年程小东拍《倩女幽魂》、刘伟强拍《古惑仔》都要等徐克和文隽的“飞纸仔”。三是第二组制度,由于香港动作指导经验丰富、相当专业,王晶之流经常只专注拍文戏,枪战武打追逐撞车场面交由动作指导全权负责,如此一来,一部普通的商业片通常只用十数天便能完成,而如《倚天屠龙记之魔教教主》这样的大制作,则会在武指这个“第二组”下面继续启动“子组”(第一组武指、第二甚至第三组武指)。
港片为何要拍得快?主要原因是赶档期。一是赶明星主演的档期,这个前文已经提及;二是赶跟院线已经定好的上映档期,这也是当年港片兴盛的典型例证。港片卖座,院线需要大量港片填充各个档期,尤其是每年的春节贺岁档,更是必须巨星坐镇,连刘德华、梁朝伟都未够格,而所谓“双周一成”的说法便是在那时形成的。
不妨看下1991至1993年香港各大电影院线对阵的贺岁片:
1991 新宝:《整蛊专家》(周星驰);金公主:《纵横四海》(周润发);嘉禾:《飞鹰计划》(成龙)
1992 永高:《家有喜事》(周星驰);金公主:《我爱扭纹柴》(周润发);嘉禾:《双龙会》(成龙)
1993 新宝:《龙过鸡年》(周星驰);永高:《花田喜事》(许冠杰、张国荣);嘉禾:《城市猎人》(成龙)
(注:年周润发息影一年;年新宝推出的贺岁片是老牌笑星许冠文的《神算》,这也是他最后一部票房成功的贺岁片;3。黄百鸣推出的“合家欢”式群星贺岁片大受欢迎,张国荣亦由此被黄称为卖座福星;4。除《龙过鸡年》外,1991至1993年贺岁片票房均过3000万;5。众所周知的贺岁片《东成西就》、《狮王争霸》当时排在正月初十以后放映,属于贺岁片的第二梯队。)
不妨再对照看下近3年的港产贺岁片:
2005 《喜马拉雅星》(刘青云、郑中基、张柏芝)、《韩城攻略》(梁朝伟、任贤齐、舒淇)
2006 《天生购物狂》(刘青云、张柏芝)、《野蛮秘籍》(张柏芝)、《春天花花同学会》(周笔畅、郑中基)、《霍元甲》(李连杰)
2007 《心想事成》(郑中基)、《双子神偷》(Twins)
(注:2005至2007年的港产贺岁片,除《霍元甲》外,本土票房均未超过1500万。)
通过对比,不难得出结论:目前港片缺乏真正具有票房号召力的新星。
当然,还有一个更致命的问题:昔日是档期等港片的盛况,香港影人多是同时身兼数组戏,只管闷头拍就是,反正早有院线给你空出档期,不须担心赔本。如今却是港片等档期的惨境。不少港片即使早已拍好,也迟迟不能上映,因为要耐心等档期、小心排档期,否则片方和院线一旦计算出错,便会有赔无赚。近几年来,明星赶档期、编剧飞纸仔的情况只出现在少数仍有叫座力的明星影人身上,港片的拍摄速度也越来越慢,而香港电影即兴灵活的拍摄方式大概也仅存于《铁三角》或杜琪峰主导的片场。
长此以往,港片岂不逐渐丧失在拍摄制作方面积累的经验优势?君不见,港片年产量已由全盛时的二三百部跌到近几年的二三十部?不过,话又说回来,当年港片即兴、灵活、迅速、投机的拍摄优势亦是港片产量剧增、质量遽降的重要祸因。况且如今已时过境迁,港片当年的那套拍摄经验大可与时俱进,升级改良……譬如不要放弃灵活性,可以有选择的即兴,有计算的迅速,可以取巧但不能投机。若真如此,纵使港片无法继续上应天时下应地利、难以恢复昔日雄霸亚洲的盛世,但只要守住人和,审清大势,重新积累经验优势,未始不能冲破眼下低迷凄惶的苦局……
。。
金像奖审视港片自我 未来定位“城市电影”?(1)
2009年是我第二次去香港金像奖(第28届)颁奖现场观礼,感觉不如2008年好,感动却比那年多。总的来说,香港金像奖不愧是行业奖,真实反映了目前香港电影界的自我审视。
先说颁奖礼,本以为是香港电影百年,会有许多精巧设计。一看,不是没有,但明显没用心,《偷烧鸭》那几段致敬或者恶搞的短片,欠缺创意,让人联想到时下的不少香港电影;只有张学友和林忆莲的歌曲串烧,燃起我们对港片曾经的魂萦梦绕。个人感觉,这两届颁奖礼与主席陈嘉上本人一样比较务实,即便适逢港片百年华诞,面对资金、人手、场地等捉襟见肘之忧,也不打肿脸充胖子,尽量做到简单隆重,获奖人的现场感言更成功带起多次感动气氛,从专业精神奖丁羽台上长时间无语凝噎,终身成就奖萧芳芳感谢现场观众体谅她患有严重耳疾而无声舞动彩色荧光棒代替掌声;到陈丽云、鲍起静、廖启智这些几十年如一日甘于平凡的老戏骨终获肯定的激动,足以让我们感受到,正是这批老影人的努力奋斗才造就了港片曾有的辉煌。
自我审视:重塑香港精神也有前提?
第28届奖项的竞猜可能是这几年最难的一次,原因文隽说得明白:“2008年港片没有太突出的标志性作品,属于群龙无首局面,”所以谁得奖都不稀奇。重要奖项(表演及最佳影片、导演、剧本)方面,似乎是香港精神(许鞍华在《天水围的日与夜》中重新立足香港本土民生百态,《叶问》重振香港最独特类型功夫片传统)的胜利;“天水围”四个女人(最佳导演、最佳编剧、最佳女主角、女配角)的胜利;或者充分体现敬老爱幼(陈丽云、鲍起静、徐娇)的美德,甚至八卦点说是亚视(鲍起静、陈丽云一直是亚视艺员,影帝张家辉出身亚视,鲍起静在TVB独家直播现场高调感谢ATV)的胜利……但我想最主要的还是反映了香港电影从业人员比较现实的自我审视:回归香港精神当然重要(如《天水围的日与夜》),但前提还要有技术含量和市场肯定,既然没有往年《无间道》、《功夫》、《投名状》这种出类拔萃的绝尘之作,那么综合考量不失的《叶问》获得最佳影片也就不算意外了。
必须承认,香港电影工业确实在萎缩,当年从业者人满为患,如今大多转行,剩下的寥寥可数,而且普遍年龄偏大。每年的金像奖,晃来晃去的永远是那几张老面孔,偶有新人,也多来自内地,譬如本届获提名的莫小奇、张雨绮,获奖者则是徐娇。
2009正值香港电影诞生一百周年,港片若要薪火相传,“群龙无首”并不可怕,“后继无人”才是致命之忧,希望以后的香港电影和金像奖出现的中坚派张家辉、陈木胜、林超贤、叶伟信,还有新生代郭子健、麦曦茵(年仅23岁,凭《烈日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