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憾的是王玉堂进行的口服研究却并不顺利,再加上时局紧迫,无奈逼着王玉堂转移了研究方向。
这几个月来,真正让王玉堂劳心劳神的东西是玉米。
站点:塔读小说,~欢迎下载
千万别小看这廉价又平凡的粮食,实际上好好利用的话,玉米可以说是最具经济价值的农作物之一。
目前王玉堂就是在研究玉米的深度发酵技术,未来他想要从玉米中转化果糖和酒精,这在即将爆发的战争中可都是最最紧俏的物资。
只可惜用于发酵的特种酶,这种不可或缺的物质在这个时代太难培育了,花费大把时间和精力下去,王玉堂的进展还是非常的有限
“铃铃铃”
“王教授,该午休了。”“知道了。”
听到背后齐伟的声音,王玉堂的视线这才离开显微镜,先捏了捏发酸的鼻梁,然后就把面前的多个培养皿都一一的盖好。
依照王玉堂今时今日的身份、地位,甭说是送饭了,就是想找人喂饭都不难,可午休这一个小时却是王玉堂与外界交流的重要渠道,所以他和齐伟打了个招呼,自己就脱下白大褂,边活动脖颈边走向了楼梯。
马昭、金燕离开后,王玉堂不得不提拔新的实验室负责人。而且因为新药中心的人员越来越多,学校就干脆把化学楼整栋都拨给了王玉堂使用。
于是这一路下来,王玉堂就顺便视察了一圈,听着形形色色的研究人员向自己问好。
外籍专家一般1-2人一个实验室,配合3-5名实验助手。中国的研究员一般5-6人一间实验室,基本上就不配备实验助手了,而且研究方向、课题也是他们共同决定,王玉堂亲自审核的结果,非常具有实际意义。
口口五六三七四三六七五
在这种群策群力的模式下,所有人员的水平和技能都得到了快速提高。
再一个加入王玉堂新药中心的必须条件就是要负责上课。
中国研究员教导同济的学生们,外籍专家则教导研究员,王玉堂再引导外籍专家。
在这种一环扣一环的训导模式下,新药中心的每个成员都在迅速的成长,更关键的是为大学培养了很多的学生,甚至一些从业者、教师、外校研究人员都会跑来旁听。
“王教授吃午饭呀?一起呀?”
“好啊!”
“关于上次说得维生素合成工艺,我还是有些想不明白。‘“那个很简单的”qqΠéw
身边围绕着一群研究员,王玉堂就从化学楼走出来了。
守在门口的警卫向王玉堂敬礼,王玉堂则是笑着点头,他们这群人一下台阶,马上就变成了校园中的视线焦点。
在无数学生、老师的崇拜目光下,王玉堂他们跨进了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