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这种事,只是她们的猜测,也不好说穿,万一人家不是这个意思呢?所以到了后厨以后,几个结伴的妇人就自动闭了嘴,帮着切菜切肉蒸点心。
其实她们猜得没错,李老夫人确实是冲着叶锦夕来的。
她儿子早些年对长子有亏,尽管这两年尽量补偿,也总有些疏离。儿子对他始终淡淡的,恭敬却冷淡。两人不像父子,像住在同一屋檐下的陌生人。
李掌柜绞尽脑汁,想到儿子也不小了,是否要给他订一门亲事。
李修元才十五,已是童生,明年就能参加院试考秀才,前途可谓一片光明。其实大可以过两年再说亲。但李掌柜又觉得,儿子从小缺乏母爱,身边没个贴心人照顾,性子就有些冷清。如果给他定一门亲,一来让他安心读书,二来也体现自己这个做父亲的对儿子的关爱。
抱着这样的想法,他探了探儿子的口风。
没想到,儿子居然同意了。
李掌柜大感惊奇,忙差人将母亲接了回来,准备给儿子相一门亲事。
李修元对此却有自己的想法。
他看上的不是别人,正是当街拦人随父上府衙状告黑心姑姑保他名声的叶锦夕。
那日公堂之上,叶青青骂骂咧咧,将叶锦夕被退婚的事宣扬得人尽皆知,李掌柜本能的不喜。那姑娘也就十来岁,还是个半大的孩子,儿子也不至于真喜欢。多半是存着报恩和感激的心思,想着人家姑娘被退婚,将来不好嫁人。他刚巧碰上了,又到了定亲的年纪,受恩于人,似乎便是缘分。
他猜得确实没错。
李修元还不至于对个十岁的孩子动什么心思,只不过刚巧在那个时候,有这么个人撞进他眼里。
他自幼丧母,父亲对他疏离逐渐不喜,他没感受过多少温情,一个人独自长到十五岁。却没想到,遇上了叶锦夕。一个素未谋面的小姑娘,那样有勇有谋,在解决家事的同时,还帮了他一把。
兴许对那个小姑娘来说,只是因为同是受害人而出手相助。对李修元来说,却是十五年来头一次有人为他出头,为他着想。这份恩情,他很是感激。
他不想亏欠别人,所以这恩,必须报。
无意中得知这小姑娘被退了亲,脑子里忽然就飘出那样一个念头。
说起来叶家虽然可能家境不如李家,但世代务农,地位可比行商的李家高,李家还真没资格嫌弃叶家什么。偏偏叶锦夕被退了婚,大小是个污点,将来婚配上多少有些影响。
他若娶了她,既报了恩,也解了对方的困境,一举两得。
他父亲觉得叶家人口太复杂,拐卖人口的事儿都做得出来,没准儿以后还会出什么事儿,所以不太赞成。直到听说叶家分家,三房的人又彻底的搬出来了,这才觉得没了后患。
于是便有了今日的祖孙登门。
------题外话------
写到这忽然想起上个文的江沅,汗滴滴……我还是剧透一点吧,李修元和江沅的人设结局都不同,前半部分雷同真的纯属巧合,嗯,就酱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