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沁笑道,“大嫂子就笑话我矮,你的衣服我能穿吗?”
高氏拍了拍她的肩膀,“你针线好,自己改改,仝芳总来,你也看了几个样子,照着改改就行。”
李氏拦住了,“快别改了,好好一件衣裳改坏了。”
六月底,一场雷暴雨惊天动地好不容易过去,天晴气爽,白云飘飘。李氏喜滋滋地从外面回来,唐妙正蹲在阳沟那里看水往外流。
李氏穿着宝蓝的大衫子,露出里面的月白里衣边,下边也是月白的裙子。唐妙眯缝着眼睛看着,不由地赞叹,奶奶真是个漂亮的小老太太,巴掌大的脸,樱桃小嘴,一脸笑眯眯的模样。
她嘴甜地老远就叫,“奶奶!”
李氏快走两步,到了跟前把唐妙抱起来,往她嘴里塞了一颗话梅,酸酸甜甜,唐妙立刻把小脸皱起来,口水顺着小牙流出来。
因为大雨人都在家里,纷纷跑过来瞧李氏带回来的新衣裳。淡紫衫,衣襟和下摆都绣着海棠花,浅绿裙,裙摆处绣金葫芦压脚,很是雅致的一套衣裙。看的大家都啧啧称奇。
李氏欢喜地道,“还是你们四姨能干,老早就想到这个事儿了。刚做好衣服就让人叫我去拿。看看这料子,是丝棉混织的,不招摇又体面。”
文沁穿上,尺寸正合身,更显文静端方的气质,大家纷纷说好,就算不是大家闺秀也是小家碧玉了。
王氏心里窝着火,说什么四姨,必定还是李氏拿了家里的钱吧,想起她前几日问自己要布,自己没给她,必然又让她算计了。如果自己给了她,便可以要求做一件新袄,毕竟老早就想做新袄的,但要是给了她,面子料就没了。现在布料没给她,她又说是四姨给文沁做的,没花家里钱,自己闹也闹不着理儿,
看起来她倒是想故意赌自己的嘴,老早就有了主意,要花钱给文沁做新衣衫的,却还是假惺惺地在两个媳妇面前说没面料,单管自己要!
王氏冷冷地看着他们。
物种歧视
这几日李氏让文沁停了手里的活暂且休息一下,文沁便去指导大梅绣花,帮着带孩子。唐妙看着大梅绣的葡萄,眼睛开始发直,大家都说这个孩子比别个好吃得早一点,也不以为意。
文沁逗她,“这是什么?”
唐妙小手摸了摸口水,“葡萄,好吃!”脑中不由得浮现出一嘟噜一嘟噜的黑紫葡萄来,那一次下乡经过葡萄园,园主请他们进去吃了个够。虽然后来牙齿酸掉,可那酸甜甘美的味道,还是让她时时想念。
文沁便抱起她,对大梅道,“你带着景椿在家里,我去后头唐怀礼家看看,他家有葡萄。”
大梅点了点头,“还还没熟呢!”
文沁说就带唐妙去认认,随便走走。
唐怀礼家的小女儿和文沁是好姐妹,只不过后来嫁得远,难得回来趟,文沁鲜少出门,就没什么走动了。
她抱着唐妙出了家门往西走,拐过墙角向后,没走两步,发现有个老太太捂着脚哎呀喊疼。她忙上前去关问,老太太说去后面女儿家看外孙,结果走到这里崴了脚。文沁听老太太口音是本地人,问了问是南边杨家屯的,便一手抱着唐妙忙扶着老人去家里歇息。
王氏说找人一起编蒲扇,不在家。李氏一见忙放下手里的抹布,帮着扶进去,老太太连连感激,互通了称呼,老太太是杨家屯人氏都叫她杨老婆子,近得很,就是没什么走动所以不认识。
杨家屯在凤凰屯后面,实际本是一村的,后来不知道怎么就分开了。
李氏见杨婆子脚有点肿,脚面崴出淤青,忙道:“我这里恰好有小坛三七酒,还是上次我扭了腰我娘家姊妹送的,给你抹抹,好得快点。”李氏又让文沁去现打井水上来,先给杨婆子冰冰脚,自己去里屋拿药酒。
文沁去提了水,倒了瓦盆里端进来让杨婆子冰脚,唐妙在炕上乖乖地坐着,好奇地看着杨婆子,她长得壮实,脸胖胖的没什么褶子,保养得真好。
李氏捧了小酒坛出来,放在炕上,让唐妙别动。看着杨婆子她心里直转悠,笑问,“老姐姐,你和凤凰屯老杨家,可是一家?”
杨婆子笑了笑,“不算远,但是也没太近便。”说着看向文沁,赞道,“大妹子这个姑娘真好,可许人家了?”
李氏便说到了年龄,也在张罗呢,看看晌天了,便对文沁道,“你大娘的脚一时半会儿好不了,就留下吃饭吧,等你四个回来让他送送。你三嫂去编蒲扇了,外面有我洗好的菜,你去做饭吧。”
文沁嗯了一声,起身出去。
杨婆子忙道,“快别忙活,快别忙活!这都给你们添麻烦了,还留我吃饭。不用的。我脚好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