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玉带着江氏的两个娃在一旁看村里的妇人们洗藕,她还是第一次看见那么多的藕,那些藕一会儿就被洗得干干净净的,装在筐子里,白白胖胖的,可爱极了。
桑玉想起她第一次去到苏家的密室里,那密室里,满满的都是堆得高高的刺绣,全都是祖上传下来的,件件珍贵无比,晃花了她的眼睛。
就在这时,就听到一个不和谐的声音出现,桑玉下意识的皱起了眉头。不是别人,正是陈氏。
小林村的规矩是,挖藕的时候,小林村每家都要出一个男人,若是家里人多,至少也得出两个男人才行。洗藕也是这样,每家每户都得出一两个妇人去。桑玉是意外,村里谁不知道她不能干重活,本来就是从死亡边上救回来的,若是稍不注意一下子死了,谁负责呀。
所以,竟没有人对此提出抗议。
那陈氏跟李氏本就是故意捱到这个时候才来,此时,筐子里的藕已经洗得差不多了,就等着塘里男人们把挖好的藕抬过来了。只是,依着以前的惯例,塘里的藕也不多了。陈氏等人这个时候来,纯属是想着偷懒的。
只是没想到桑玉也在。
陈氏本来就恨透了桑玉,那李氏也是。因着上次的事情,林大山也没有去家里帮着收玉米。两人都是妇人家,又在林家养得好,好吃懒做的,也被逼着去了地里。那十多天的时间,硬是让两人去感受了一下地狱是什么样子的。
看到桑玉,在一旁也是跟江氏的两个孩子玩,也没有洗藕,陈氏情不自禁的嘴里就不好听了。
“我说那谁呀,怎么的在一旁玩,也不帮着洗藕呀,难道还想要拿现成的?”
说着,摇摆着的身子慢悠悠的走过去。
李氏也在后面帮腔道,“就是嘛,不是说每家人都要出个人来洗藕吗?怎么还会有人在一旁只看不做啊。”李氏本就不想来的,自收了玉米后,她就一点都不想出门,她觉得自己黑了,想要留在屋里再把皮肤养白。
桑玉只看了她们一眼,便不再理会,继续低下头跟江氏的两个娃说话。
桑玉没理她们,江氏却开口了,她手里正拿着一截还没有清洗的满是稀泥的藕,抬起头看着两人说道,“大家的,大石家的,你们也别说得那么难听,不说别的,你们自己都来得这样晚,我们这藕都洗得差不多了,你们才来,好意思么?再说了,人家桑玉身体不好,李老头儿都说了她不能干重活的。人大山可从来都是家里家外的活都包了的。连村长都说了不用她洗藕,出了事,你们当得起责任吗?”
若在平时,江氏只怕也低头不语,有句话不是说得好吗?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江氏得罪了陈氏,于她自己是没有什么好处的。可是,她最近家里生了好些事情,心里实在憋屈得厉害,一直都没有找到地方泄,此刻,实在是忍不住了。陈氏跟李氏也就被当成了箭靶子。
陈氏自然没想到平日里从来没跟自己做过对的江氏居然是第一个跳出来的。当然,她也根本就没有想到还会有人替桑玉说话,在她看来,桑玉一个外来人,在村里又有泼妇的恶名在,是没有人愿意替她出头的。
她嗤笑一声,似乎不把江氏放在眼底。
“原来是何大家的,我跟她说话,管你什么事,真是狗拿耗子。我听说你准备把你家的两个娃送去学堂,唉,真是可惜呀,我听我家夫君说,今年的学生名额都满了呢,这可怎么好呢。如此,也就只有对不住你了。呵呵呵。”说完,轻蔑了看了江氏一眼,眼睛里是挡不住的得意。
江氏被陈氏这话说得心头一紧,她这辈子最在乎的莫过于两个儿子了,听见陈氏这话,当即眼睛里一股恨意直朝陈氏去了,似乎要把陈氏薄皮抽筋。
村里子江氏也是个好相处的人,平日里谁家有个事情,何大也愿意去帮忙,见陈氏居然去刺江氏最在乎的事情,也有人不平了。
村长夫人见这边一直吵吵闹闹的,就过来看。她才在那边领着儿媳妇儿给塘里的男人们添了茶水,过来一看,就看到陈氏跟李氏正跟着村里的妇人们吵嘴,心里就不满了,这陈氏跟李氏平时就好吃懒做的,仗着自己家里有个教书先生,就在村里作威作福的。如今这太阳这般大,又热,不说好好的把活干好,还尽惹事。村长夫人一下子就认为是陈氏跟李氏在闹事。
“咋的啦。都不干活在做什么呢。不干活,一会儿就别分藕。吵什么吵。”
村里其他人看见村长夫人过来了,都不做声了,继续手里的事情。那陈氏跟李氏却站着没动,村长夫人见状,眉头皱起,看着两人道,“陈氏李氏,你们也去洗藕吧,人多洗得快些,藕也不会晒老了。”
李氏倒是嘀咕了两声就去了,只那陈氏还站在原地,丝毫没动。
村长夫人脸上有些不高兴了,她虽然村长夫人,可是平日里也是和颜悦色的,又是当奶奶的人,很少生气。可她的身份也摆在那里,平时说话有谁敢不听得。今天见了陈氏这样,还是一个后辈的,真是一点规矩都不懂。
岂知那陈氏心里又是想的不一样了。在她看来,她男人是村里的教书先生,这村里也就那么几个人会识字的,她男人就占了一份。就凭这点,她跟村长夫人就是平等的。
“陈氏,你还站着做什么,还不快去?”
毕竟当了那么多年的村长夫人,还是有些**的。此刻又是严厉的看着陈氏,陈氏心里也一打鼓,可是,还是不满,正好瞟到桑玉,陈氏马上指着她道,“那她怎么不去洗?”
村长夫人看了眼桑玉,颇为不屑的朝陈氏笑着说道,“你跟人大山媳妇儿比?她可是你嫂子呢。再说了,人家身体不好,村长都已经说过了不让她洗,况且,人家大山在塘里可是一个人干两个人的活呢。哪像你家,那么大一家子人,才去了也不过是你家老三一个,一家人尽是些好吃懒做的东西,也不知道那林老头儿是在想些什么,竟把一家人养成了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