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一会,张萍的嘴里出了轻微的呻吟声,王动则又腾身而上,开始运动。刘秀珠则躺一边不怀好意的看着张萍儿被王动蹂躏,不多会,王动又扑到了她的身上。
真正起床是在正午时分,按王动的话讲,可以起床了,起来吃个早午饭正好。
这餐饭算是王动在湖南吃的最后一餐,吃完这顿饭,他就要去南京了,这个后世他工作过的地方。
饭刚吃完,一大帮人陆续过来了,这次跟王动去的以三湘商行的为主,能带走的都带走了,不过张浩要晚点过去,就这样,王动他们一行,一共三条船,除开原先的焦玉过来时的那船以外,王动的家人随从共一船多人,算上搭个便车的楚王世子,和黄州陈家,九江郑家,还有荆州江家的人,两船人满满的。
廖管家是早就起来了,指挥着漕帮的人扛这扛那,王动在边上笑他,带上银子就行了,差不多的东西,京城都有,直接买不更好。廖管家倒是回他,用惯的东西称手。
大队的人马在王动宅子里结集,然后往江边码头而去,真正上到船上时,都已是日暮。
码头,送别,刘知府掉泪了,以往女儿天马行空,他从不过问,今日看着跟在王动身边的女儿,他用衣袖拭了拭眼角,“静之,一路顺风,珠珠就交给你了。”这话说的让王动差点也落泪,刘秀珠则在一边泪如雨下了。
“亲家翁,张老儿会在船上看着静之的。”张晋湘笑道。
“有劳湘翁了。”刘知府拱了拱手。
张晋湘夫妇要护着马恩来到京城,这是他答应了自已大舅子的。今日在码头上送别的还有云南马家,他们明日将起程回云南,张浩会送他们回。
第一拨送行的,在王动家里已经告别过了,第二拨是送到码头,王动在人群里还看到了小徐掌柜和乔掌柜,他们相比位置要低,今日酒楼还在做着生意,所以只能这会过来码头上送一下。
王动上了船后,站在船舷上,冲着码头拱了拱手:“各位请回,相惜之情,静之心领了,改日或会于京城,或聚长沙,再把酒品茶!”
“起锚!”船老大一声令下,码头缆绳被解开抛上船来,船头,船夫摇着轱辘把锚从江底拉起,三五个船夫撑着竹篙,奋力的把船从岸边顶开,缓缓的,船身动了,平稳的向江中移去。帆调正了角度,被风鼓起,船吃了风力,渐渐加,移开了码头。
王动的心早就飞到了南京,飞到了应天,飞到了南直隶,飞到了大明朝的京城!不管你这在叫什么,王动,老子我又杀回来了。(这话来自与多年前看电影,讲的是解放战争,大将徐海东,这位窑工出身的将军,打回老家时,一脸诡异的笑容,咬着牙说出了这句,老子我又杀回来了,印象颇深)
………【第三章 金陵烟雨 第一节 掌柜进京 一】………
南京在元朝时叫集庆路,龙凤二年(1356)改置应天府,同年属行省;洪武元年(1368)朱元璋定都于此为南京,十一年(1378)改称京师。
京师南有小山脉,这是后世的宁镇山脉,虽然在中国的山川中,这个小山脉什么都不是,但在京城这可是绵延百里的一个山脉,山上老虎狼之类的猛兽也都有,以此山为生的猎户,农户也不少。
应天府句容县置下有一小村,名龙山,肖勇正和这的里正还有当地大姓姜姓的族长在喝酒。
“肖掌柜是三湘人士,怎的会跑到京师山村来做买成?”里正还特别强调这也是京师。
“呵呵,我们东家说江南人杰地灵,多财气,只有到京师做生意,才有利市。”肖通也不便多说什么,地他已经圈下了,通过了张科的帮忙,杨刚已经把龙山这个山村周围几十里的山都包下了。也招了很多人手,都是当地土窑的,一个大的窑场已经在村北面建好了。杨刚回长沙参加王动的婚事,肖通留下来看场子。
“肖掌柜,如今你这个窑场,我看是应天府最大的窑场了,烧这么多砖瓦,可以卖吗?”姜族长还是有点担心,明朝民间很少有大型的窑场,普通人家盖房子自己挖窑烧砖的多,修城墙辅地砖都专门的窑场烧制,姜族长看着肖勇这个窑场,光硒坯的场比村里的打谷场要大好几倍。
“姜老先生,我也不知,东家让我到这里来做事,我就尽力把事做好,我只是负责制,售卖另有他人。”
“肖掌柜,我看这窑场也差不多了,要请人的话,龙山村还请多照顾些,能去打个零工,赚两个铜板。”
“窑场之事全赖两位大力扶持,这个自然好说。”
其实杨刚已经把里正的小舅子请来做了个护卫头目,姜姓一族也是请了不少过来帮忙,说好了,农忙时回去地里干伙,平时到窑场帮忙,根据制砖的数目给工钱……
苏州太仓,蒋武的一个表弟浣江也在忙,他在那建货仓,按着王动提的要求,圈好了地,都是离着河道和官道不远的地方。浣江在这一点都不习惯,主要是饮食,苏州人吃的甜,喜欢吃面,湖广人吃的辣,早餐吃粉,杨刚回的时候,他一再要求杨刚下次多带些干货过来。腊肉,腊鱼,熏肉,熏鱼,能收罗到的都要搞些过来。终于浣江今天得到了准信,大掌柜一帮人今日已经启程了,顺江而下,他终于有了盼头了……
徐虎如愿以偿的进了三湘商行的泥灰场,不过他并没有被分到窑场,而是被送到潇湘学堂培训去了,同样的,刘水芹也进了三湘商行的制品场,当然了,猪头没提过去,他们两位的父亲只是在一起喝了几杯,就把这事定下了,年龄还小,再过些时日提猪头也不晚。徐虎在学堂听到了以前从来没听过的东西。红砖为什么是红的,青砖为什么是青的。砖有的可以吸音,有的可以耐火,居然有种叫石棉的东西象棉花却不怕火。听了以后,徐虎也知道,自己以前没读书是多么可惜,招的伙计中,那些认得几个字的,明显的得到了先生和管事的赏识。
张狗儿也进了三湘商行的香粉店,不过同样的,他也被送到潇湘学堂去培训,和他一起的还有很多人,台上讲课的居然是长沙府的荣和堂的大夫,那人倒教会了他不少东西,此前只这是玫瑰香,那是丁香,另有的是麝香,那位大夫倒是让他知道玫瑰是什么样,麝长什么样。还讲了那些个香粉是怎么回事,植物,动物,这些个说辞更是他没听过的……
潇湘书局的生意已经交给郑春打理了,所以很有意思,父子两坐下来谈生意,郑春倒是很负责,没有因为是自家人,而有所异动。他老爸也是生意人,所以两人谈的只是怎么利用郑家现在的网络大家一起来做书的生意,另外就是,郑春很老实的和他父亲讲了,按东家的财力和本事,可能一两年就会甩开郑家,如何让郑家搭上王动的快车,是郑家要考虑的事情。特别是王动提出很多非同寻常的生意方式,郑春在这个方面,倒是先向他父亲吹了吹风。
这是一个庞大的作者培养计划,还有专业性的编著书计划,这方面郑家是完全可以参与进来。比如,考虑到郑和下西洋,那么相应的介绍周边国家的书,目前还是空白,可以出钱请人来写,比如,王动是知道郑和今年会开四夷馆,这是个外国语学院,所以,相面的书教材也要印,特别是王动参与到郑和下西洋后,对外文的书和字典的要求要增大,王动也一定会推动这个市场,这是个生意,也要人来编写,特别是外文字典这种书。比如《水浒》《三国演义》已经成书了,王动还不知有没有被大量印售,这些书远远比名人的诗集文存有市场,同样的,这样的写小说和志异的作者还有很多,书局可以扶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