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独,
没有像李郁所担忧的那样“出动大批马队,佐以火炮,疯狂压缩登陆场,把吴军先锋赶下长江”。
……
从杭州到京口,江南运河史无前例的繁忙。
数不清的船只,白帆遮天蔽日。
桅杆上悬挂着“军需”的明黄旗帜,整齐划一。
沿途,
船队每到一码头,就有无数摆摊卖水卖饭的老百姓拥来做生意。
一名杭州商人站在船舷,激动的挥舞着双手:
“盛世,3000年从未有过的盛世啊。”
其余船的商人纷纷附和。
数不清的军需单子,接不完,真的接不完。就和捡钱一样容易,只需要把货生产出来,然后送到地方,就能得到报酬。
“仁兄,你这批货价值几何?”
“不多,5000两。”
“那你这一趟,能挣个1500两。”
“差不多吧。”
如此坦率,不是因为他们真诚,而是吴国的军需单子相对透明。
经济大臣范京曾经公开说过:
“陛下有旨,保证商人3成的利润。多了不好,少了也不好。”
……
“你这摊子还有多少饭菜?老爷我全包了。”
“老爷,这里够20个壮汉吃的,一共算您3两可以吗?有荤腥有油水,搭上这白米饭,可香了。”摊贩很热情,揭开锅盖展示他的饭菜。
“抬上船。”
“好嘞。”
船上有碗筷,水手们各自盛满饭菜大口吃了起来。
主家挣钱了,伙食就大方。
开船前,
还把一个烤烧饼的摊贩刚出炉的烧饼全部包圆了。
码头周围,人人忙碌,眉开眼笑。
这段时间许多附近的村民挣出了种田几个月的收入。
“走嘞。”
船老大一声悠长的吆喝,水手们齐刷刷响应。
船队行驶到京口,气氛就不一样了。
岸边巡逻的骑兵,码头站岗的士兵,扼守入江口的炮台,飘扬的吴军旗帜。
无一不在告诉所有人,战争不远了~
……
一名骑兵军官大声吆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