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逐渐褪去青色,稻穗开始变得金黄,饱满的稻穗压弯了头,一片接一片的。尤其是学田,肥料是优先供应,因此相比其他未经粪肥供养的稻田,每蔸稻穗多且弯。
王不二伸手拨开一蔸,数了数有15根稻穗,又掐断一根稻穗,双手合掌一搓,将谷粒脱在自己粗糙的双手里,开始数了起来。
“103、104、105。。。。。。。。”王不二越数越激动,终于数完了,颤抖着双手,看着大家,激动地说道:“一穗就有120粒,一蔸有15穗!比其他田里的多产出约五成!我种田一辈还从没见过这么高产的稻子!”
此话一出,王家村轰动了!
纷纷亲自来对比学田与旁边非学田的产量,当眼见为实之后无不叹服。
都是种田的老把式,以前多少也知道粪肥的好处,只是一是没有仔细去对比,二是光靠自己家里几口人粪肥是远远不够的,肯定没法像王家村这样能够稳定地大规模地输送肥料。
现在看到粪肥居然这么厉害,越发觉得肥水不流外人田是对的。
“那不二大叔,估计这几亩学田能产多少粮食?”人群中有人发问。
这也正是其他人所关心的,眼睛看都知道长得好,到底多出来多少,都想知道个准数。
“刚刚我大概估计来一下,比其他多出来约五成,大约一亩能收获有九到十担左右!”
这一下大家心里有数了,同样的田,多出来约五成的粮食,意味着什么,风调雨顺的年景根本就不愁挨饿了。
“哇哦!老天爷开眼啦!”
人们爆发出极大的热情与欢呼。
“看这样子应该差不多了吧,是不是可以收割了?”又有人问道。
“差不多,但是晚三天收割会更好。一是,还有少部分谷壳带点青色,得全部褪完才好,让它再饱满一点;二是我得让我儿再准备几个大卷席来晒谷子。”王不二说道。
“那就三天后开始秋收,全部人一起来帮忙,先收学田的,尽快晒干,看看到底比其他的多收几担!”王小帅抓紧时间一锤定音。
两天后。
新衣服到了。
王大山用牛车从陈氏裁缝铺里拉来两车,一车放男装,一车放女装。
陈氏夫妻也得赶来当面交货。
第一次做这么大单,客户不但先打钱,而且中途决不插手和过问,还是特地宽限自己时间。量尺后的当天下午,就买了点纸钱,还特地买了一壶酒,到父亲坟头祭拜一番,感谢祖宗保佑。
为此不得不将父亲过世后,已遣返回家的两个徒弟找来,反正钱到位,服装又是一样的版型,四个人没日没夜地干,终于提前五天到王家村交货。
换新装,这就是王家村的一件大喜事。
男人就地换起来衣服裤子,短衣短裤虽然一下子不习惯,但看向周围,大家都一样,双手双脚都露在外面,与传统长衣长裤不同,于是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哎,还别说,挺凉快的!”
“是啊,舒服多了!”
“哎,陈裁缝,这白色的是什么,这么短?”
闹哄哄的场景,众人手忙脚乱地换着衣服,还要叽叽喳喳地说着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