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头脑特工队2乐乐疯了 > 第6部分(第2页)

第6部分(第2页)

这类“颓废小说”正是特定时期的历史产物:明王朝由盛而衰,北方的满族虎视眈眈,随时都可能吞噬这个腐朽衰老的帝国。眼看毫无生气和希望的明王朝气数将尽,那些整日在风月场中可以追欢逐乐,在茶楼酒肆附庸风雅的文人墨客意识到这些世俗享乐终将失落,有些人有感于这种宋世的凄凉而隐遁山林潜心佛道,另一些人则变本加厉地沉溺于那种纸醉金迷、荒淫放荡的生活。正是后者这样的一类颓废至极的文人创作了一批以粗俗俚语杂以艳语丽句,不厌其烦地描写性细节的淫秽小说,如《绣榻野史》、《株林野史》和《昭阳趣史》等。

与这类小说相映成趣的是春宫画的成熟和张扬。

这类画的肇始者产生于唐代,当时的春宫图与房中书脱离之后,到了明代,画技更加娴熟,个性更为张扬。

这些画不再仅仅用于性指导,也用于欣赏和娱乐。尽管明代画中有春宫画的瓷器,为男女裸体性交,但明中期较好的春宫画并不尽裸体,性挑逗的意味也表现得较为含蓄。

春宫版画中的裸体是在晚明才大量出现的,而且形象逼真,画面精致,如《胜蓬莱》、《风流绝畅》、《鸳鸯秘谱》、《繁花丽锦》和《江南销夏》等。

画面上扑面而来的颓废气息正是当时生活的艺术写真。

“性的封闭”与“国门炸开”

明代的“颓废”镜照出统治者摇摇欲坠的权力金字塔,末世浮华的生活为世人在沉重的“性禁忌”和“禁封闭”压抑下透露出一块小小的自由空间。

但满族征服中国后,中国人的性态度又一次变本加厉地压抑起来。往昔男欢女爱的欢乐气氛再次转变为壁垒森严的自我禁锢。

它意在将异族征服者拒之于自己私生活的大门之外,同时也把危险关闭在门内,因此形成后世中国人性心理上的畸形与病态。清皇朝的“闭关锁门”政策与“性封闭”奇怪地搅在一起,国人穿着长长的衣杉,留着长长的发辫,每一个都成了一个封闭的怪物。

直到邪片战争的船坚利炮轰隆隆地“炸开”了中国的国门,人们才如井底之蛙般幡然醒来。“五四”点起的叛逆之火不仅烧毁了一个腐朽没落的皇朝,而且也将人们心头的精神枷锁烧掉了,“性”的生命力再次张扬起来。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在“性学”的研究上有了很大的进步,被誉为“性博士”的张竞生写出了许多有些偏激和反叛的文章。

1927年前后,中国还出现了许多与性知识有关的刊物,《新文化》、《性杂志》、《性欲周报》、《性三日刊》、《性报》,等等。

但这种“性”的解冻到后来又变得一天天紧缩,到文革达到空前的“禁锢”。

但中国人有着惊人的恢复能力和凝聚力,中国人的生活观也有着一种沉静的,顽强而又充满自信的力量。这种深深地隐藏在中国文化中的潜在的、不可征服的生命力虽有其政治、经济、社会和道德的因素,其终极的原因一时无法推究,但男女之间的“性”调节不能不说是中国种族和文化长期绵延的一个重要原因。

正如潘光旦先生说的:“精神生活的健全与否,和性观念的正确与否,有极密切的关系。”

从“性的封锁”到“国门炸开”,其间的血的教训难道不值得国人好好反思的吗?

“乱伦”之舞与“贞节”之血在发掘国民的劣根性上,不少人都看到了宦官文化对民族性格的“积弱”所造成的影响。

有些宦官是被迫的,如史马迁和张衡等,有些却是自我阉割,如竖刁等。

春秋战国时齐桓公说:“竖刁自宫以近寡人,犹尚疑乎?”意思是竖刁为了服侍我,亲自阉了,这种人还有什么可疑的呢。

管仲却说,“人之情非不爱其身也,其身之忍,又将何有于君。”

管仲说得真好:一个人连自己的身体都不自爱,又怎么能爱君呢。这句话还可以进一步说:一个人能性别都模糊了,他又怎么有能力去爱一个人(无论这个人是君王还是普通人)呢?

因为没有能力地去爱人或被人爱,历史上便出现了许多“乱伦”的事。

应该看到,以五代为分水岭,以北宋为缓冲带,中国妇女的性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在此之前,女性从属男人只是相对稳定,夫死再醮,离婚再嫁都属于正常事,不会引起他人的非议。

但自此以后,由于程朱理学的问世,贞节被提到了比生命更重要的高度,说是“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由此衍成了“好女不事二夫”的道德规范。

实际上,从先秦到五代,君主对贞节并不看重,民间就更不用说了。

例如前面讲过的,秦始皇父亲异人娶的赵姬就是赵国大商吕不韦的小妾。

汉景帝娶的竟是市民之妇。

刘备在妻子孙权之妹回东吴后,纳了刘瑁的遗孀穆氏为夫人。

东晋元帝娶吴家寡妇郑氏为妻。

而曹操封魏王后,所拜的王后是曾堕入烟花的卞氏。曹丕建立魏朝,先以袁绍子袁熙之妻甄氏为后,后又纳小吏之家的郭氏为后。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