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雅堂的事情很快就传到了广昭王耳里,彼时她正在桌案前翻阅几张泛黄的宣纸。
上面写着一行小诗,但字迹歪七扭八,很像初握笔之人写的字,或许应该说,是小儿刚学写字时用来练习的废纸。
广昭王虚虚的捏着宣纸,纸张虽泛黄,但并无一点褶皱与破口,一看就知道平时保管的很好,她手指沿着上面不算好看的字滑动,眸中有着些许笑意。
暗卫恭敬的回禀着府里发生的所有事情,在说到赵星与陆尘白日里做那档子事时,脸上也没有丝毫波动,一板一眼的详尽道出。
广昭王脸色平淡,对暗卫略显露骨的描述没有太多反应,“燕儿呢。”她展开另一张宣纸铺在桌案上,一面问,一面提笔蘸墨,写下几个字来。
“世女一切如常,对谢侧君依旧不喜,还让谢侧君的小厮来侍寝。”暗卫回答。
“心性到底还是差了些。”
广昭王搁下笔,意味不明的说了一句,待宣纸上的墨汁干了后,一并收进旁边的黄花梨如意方盒中,随着盒子打开的空隙,能够依稀瞧见里面还有厚厚一叠宣纸,上面的字迹依旧潦草不堪。
“世女聪慧,定能如王爷所愿,龙腾于天,翱翔四海。”暗卫低着头,由衷的道。
“但愿如此。”广昭王手指抚摸着方盒,眼神悠远,渐渐地似乎回忆起什么画面,她淡淡一笑,眉目舒展,那是一个真心的笑容。
……
顾燕回了静华堂后,先是换了一身衣服,去芙蓉堂给谢氏请安。
父女之间说了些体己话,不知是顾燕太温柔体贴,还是其余的原因,谢氏当即就落下泪来,顾燕轻声细语哄了好一会才哄好。
事实上,顾燕大概明白谢氏在哭什么。
谢氏出自谢家,当时的谢家正鼎盛,而广昭王却只不过是平民百姓,因家里贫寒,才去参军,但也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士兵。
没有官职,没有家里人铺关系,没有钱财,广昭王足足熬了五年,才在一场大战中有了一份军功,得了一个十户的位置,为了这个位置,当时的广昭王差点没了性命。
军队凯旋回朝,广昭王第一时间回了家,却看到已经冻死在路边的父亲。
自那以后,广昭王就如同变了一个人,从前暴烈如火的性格通通不见了,整个人都静了下来。
这些事其实是顾燕从广昭王以前的好友嘴里听说的,再加上她特意劝酒,那位好友把很多事情都吐露的一清二楚。
在顾燕印象里,她的母亲广昭王,一直是一个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的的女人,是大女子,是顶天立地不会留一滴眼泪的真女人。所以她很难想象母亲还会有暴躁的一面。
后来,广昭王就认识了当时正不得势,还是皇女的陛下,听市井传闻说,二人一见如故,当即就结拜为姐妹。
在之后发生的事情,便是英雄救美,广昭王救了因与小厮走散,差点被人牙子带走的谢氏。
谢氏对广昭王一见钟情,不顾家里反对,说什么都要嫁给广昭王,为此谢氏还跟家里断绝了关系。
自此,为了更好的照顾广昭王,谢氏搬去军队为士兵家人们准备的住处。
一个从小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大家郎君,为了广昭王,硬是生生学会了劈柴买菜,浣衣做饭……各种各样的活计,只要是能够对家里好,对广昭王好,谢氏什么都去做。
住在那种地方,加上当时广昭王官位很小,平常又忙。谢氏时常被那些没有夫郎的女人骚扰,他生的如花似玉,不止一次差点就遭了毒手。
所幸广昭王后来一战成名,陛下也成功登上皇位,谢氏苦尽甘来,成了王爷正夫,荣华富贵享之不尽。
但陛下却给广昭王赐了一名侧君,也是大家族出身,甚至比谢家还要势大。
而且那时的谢家已然开始没落,渐渐的,谢氏越来越不得宠。不过幸好,他那时有孕,广昭王大喜,留在他房中的次数也多了起来。
但是之后赵星入府,那样的出身,广昭王却一点不嫌弃,极尽疼宠。
相反对他生的孩子十分严厉,经常惩罚。谢氏多次求情,广昭王每次都不耐烦。渐渐地,谢氏甚至十天半月难见一次广昭王。
是以,顾燕理解谢氏为何哭。今日谢氏受了那么多委屈,不免想起以前的种种,哭是难免的。
不过,如果是她,对一个人付出那么多,却得来这样的下场。
倘若还有感情的话,那就大家一起去死。
若是已经没有感情,那就要那个人去死。
总之,不会坐以待毙的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