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术这位世家子对他们西凉军是什么态度已不必多说了。
他当年被迫出逃洛阳,也是因为董卓摆了他们袁氏一道。
董卓甚至差点在诸侯讨伐之际,将袁氏在洛阳的其他嫡系屠戮殆尽。
这是有仇的!
何况,刘备在先前进攻沛国得手,其部将张飞临阵斩杀乔蕤,此时依然在稳定推进,眼看袁术也是朝不保夕的状态,和他结盟岂不是还给自己增加一个拖后腿的队友?
这听起来一点也不像是有前景的样子。
可贾诩闻言,只投来了一个并不认同的眼神,“这话说的不全对,此一时彼一时的道理,将军作为未来的大权在握之人,务必要有这样的认知。”
“你以为,如今的袁术对邺城天子的敬畏还有几分?”
这个问题……要李傕看来,倘若原本还有三四分,那么现在可能一分都没有了!
他一边想着这个,一边又不免将思绪飘到了贾诩说的这句“未来的大权在握之人”上。
这话可要听着比先前的指责顺耳太多了。
前有斥责他对董卓和天子的不逊,后有此话,对比之中更让人觉得舒坦。
贾诩仿佛并未留神于李傕的走神,只继续说道:“袁术试图联合乔琰与公孙瓒,却被袁绍讨伐。而刘备身上这个荡寇将军的名号,便是邺城朝廷以袁术为匪寇之意了。既然如此,他还不如改尊长安天子。”
“我敢说,如若将军扫平凉并二州后还都洛阳,第一个前来朝贺的必定是袁术!所以只要我们递出示好的信号,他就敢接下去。”
李傕嘀咕道:“那他若是被刘备给打成了丧家之犬,岂不是对我们无用……”
“将军啊……”贾诩叹了口气,“你也未免太小看袁术了。”
“豫州的其他地方他未必守得住,可汝南他一定守得住。何况刘备仁慈,在进军沛国后因当地的民生多难而延迟了进军脚步,和袁术以涡河为界对峙,这绝不是在今年内可以分出胜负的。”
贾诩和缓将局势剖析开来,让李傕越听越觉得其中极有说服力。
又听贾诩接着说道:“事实上,我们需要的只是让袁术作为阻挡东路诸侯的屏障而已,并不代表着我们需要在袁术和刘备的争端中付出什么实际的支援。”
李傕还是有些不懂,不过这并不妨碍他觉得贾诩说的有理。
他连忙回道:“先生所言甚是。另一件事呢?”
贾诩道:“段将军可以随时被委派往凉州的战场,那么,张将军呢?”
李傕最开始评判可拉拢的人里,其实包括了张济,然而早年间的矛盾,加上董卓对张济的信任之举,让李傕怎么想都觉得拉拢张济并不一定可行,以至于一直迟疑到了现在。
现在确实是应当考虑他了。
他问道:“先生是如何看的?”
“让阎彦明去协助他吧。”
这个协助二字被贾诩咬字得有些重,其中的意义并不难让李傕听出来。
不管张济有无异动,都将其拿下!
李傕沉吟片刻,问道:“为何不让阎行去凉州?”
他之所以能说服阎行为他所用,在取得长安的掌控权中发挥出他这能征善战的本事,靠的便是告诉阎行——董卓想放弃进攻凉州的举动,但他不会放弃。
若要给韩遂报仇,自然只能依靠于李傕的力量。
可若是让他守荆州一路,好像便与此言相悖了。
贾诩回道:“那就要讲究一下说话的方式了。你与他说,张济的存在可能会影响凉州战局,先拿下张济夺了他的兵权,才能确保平定凉州万无一失。等他得手后,先完成对南面的布防,立刻将他投入凉州战场。这不就行了?总不会短了他的作战机会。”
李傕面露喜色。
这话说得漂亮!
若如贾诩所说,在凉州的第一步得手消息送返前,他还能多线行动稳固自己的位置。
他起身朝着贾诩行了一礼,深觉自己最开始拉拢贾诩,真是做得最为正确的决定。“先生真不亏有良平之才的美称,我这便按照您说的去做。”
他心中暗忖,贾诩这位良平之才比起王允这个王佐之才可要靠谱太多了。>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