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七品封疆TXT百度 > 第113部分(第1页)

第113部分(第1页)

又有广西富户石宝山,寄籍于广东。其为韦某多年至交,依靠广西方面制造的假身份。长期潜伏在广东,制造假珠宝假古董和假黄金,又制造海量私钱。意图破坏广东地区经济。为广西贼提供物资援助,兼为向导,几酿不测之祸。

幸亏广东方面在吴军门的英明指导下,布置有方,应对得当。放长线钓大鱼,将这批来犯之敌一网打尽。使其无一漏网。是役官军阵亡不过百(南少林、点苍及当地民壮伤亡不计其内,官军公人受伤亦未曾统计)。得首五百有奇。大佛郎机人为其爪牙,也为我大明官军一举成擒。

这一战的胜利,充分说明了吴帅明见万里,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我广东官兵上下一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艰苦奋斗。这场胜利属于吴帅,属于整个广东,至于当事人,则只在其中占很小的一部分,功劳微不足道。

这份奏折话里话外,把罪过都推到了殷正茂头上。左右都是你广西方面防线不严,才把这么多强盗漏到了广东。

又说他们意图谋杀巡按刘勘之,算是替刘巡按和殷总督之间拉了下仇恨。想来刘公子是名门之后,有名的仁厚君子,一定不会介意,不会打击报复的。

更为要紧的是,说他们要购买大炮攻打桂林。这虽然算是一个移花接木,但是却也把事情的严重性点了出来。

这些叛贼手里如果有了大炮,不但要让官军多流不知多少鲜血,桂林城也保不住。香山的公人和广东的官兵,是为桂林是为靖江王挡了炮弹,这功劳还小么?

那假黄金、假珠宝的事一说。李炎卿手里那些侵吞的赃物,就算彻底洗白。上次水玲珑被骗,收的那些假金条都在香山库房,这回总算能发挥作用了。

李天梁又道:“这石宝山一家为害乡里又阴谋叛乱,想要颠覆大明江山。即使押到广州,乃至进了京师,也是死路一条。我看这舟车劳顿,审问废时,还是趁早了结了他们为好。”

这私吞脏银百万的事,石宝山是最大的证人,无论是谁,也不能让他活着进京受审。李炎卿道:“这事倒是这么个道理,可是手下可有干活的人选?”

“我这里军兵数千,难道还找不出几个死士?好歹这营头是我一手拉起来的,这点把握,我还是有的。只是咱们的口径一定要一致,不能出任何问题,也不能让干活的儿郎寒了心。”

广东惠州,刘勘之看着香山方面送来的呈文,面带一丝冷笑“刘朝佐倒是个干将啊。居然这么大的案子,又叫他给破了。这些盗贼千里迢迢从广西来广东杀我,我没想到还有这么大的面子。而这些盗贼居然还带着龙衣龙袍,旗帜兵器,也当真是伙有趣的反贼。”

崔佑之道:“听说重要人犯石宝山一家,还没等押解到广州城,就赶上监牢着火。一把大火烧成平地,石家一个也没有逃出来。”

“好手段,好心机啊。若不是有这份心狠手辣的劲,又怎么敢杀害朝廷命官,自己取而代之?”刘勘之脸上已经如同罩了层寒霜。

“吴桂芳这老儿当真可恶,真以为把广东弄成铁桶江山,我就动不了他?我这回非要让他知道知道,我刘勘之的厉害不可。”

“东翁明见万里,这种小伎俩自是糊弄不了您。这呈文,咱们是不是仔细查一查?依学生想来,他们既然敢杀人灭口,想必其中必有什么要紧的勾当,不敢让我们知道。”(未完待续)

第二百七十四章 得力干将

“能有什么勾当?不过是杀良冒功,诬良为盗的旧把戏而已。他们还把无辜的乡绅关在监狱里,说是什么勾结盗贼,暗通白莲的贼子。这广东官场已经不成样子了,若是不荡涤一番,还不知道要成什么样。只可恨吴桂芳辜负圣恩,带头败坏纲纪,这大好的江山,早晚就坏在他们这样人的手里。”

他这回到广东,要说工作也颇有进展,前后被他查出的问题有十五项,涉及官吏也达六十余人,战果可谓辉煌。但是这种战果在刘勘之看来,并无半点可夸耀处,这不是什么成果,相反,是对他的侮辱。

那些所谓的问题,全都是不痛不痒的皮毛,即使报上去,也掀不起什么风浪。那些犯在他手里的官吏,犯的都是些芝麻绿豆的小过失,左右不过是罚俸降职,以他的雷霆手段,也只革职不用而已。

要知他从南京出发时,可是带着王命旗牌的。论起对文武的处置之权,他与吴桂芳不分伯仲,都可以对低级官吏先斩后奏。

拿了这么重要的权柄出京,到最后却只搞了点小鱼小虾,连一个高品大员都没放倒,自己还有什么脸回去见人,又称的上什么白面包公?

再说他心里有数,高阁选自己做巡按视察广东,为的就是要挑毛病,要做掉吴桂芳,破坏香山开海。如果做不到这一步,又怎么向高阁老交代?吴桂芳让自己抓的那些人。不过是卖个破绽,真正的问题,都藏的严实。不会让自己抓了把柄去。

他初出茅庐,正是无所畏惧之时,吴桂芳这种先卖个破绽,又护住要害的做法,在他看来就是不拿他当回事。若是这回自己不把吴桂芳斩落马下,将广东官场清扫一空,又怎么显得出自己的手段?要做到这一步。最后的关键点,还是要落在刘朝佐身上。自己盯上他了。

崔佑之提出的杀人灭口,还是自己提出的杀良冒功,这些都不是问题。刘勘之用右手食指、中指的指节轻轻敲着桌面

“杀良冒功,诬良为盗。我们要做的是有证据。可是眼下,咱们去哪找证据。广东被吴桂芳经营的铁桶一样,我们连根针都插不进去,想找证据,太难了。黎民百姓想要讨一个公道,也同样太难了。”

巡按御史自身的队伍规模并不大,其主要工作力量,只能依靠地方上现有的衙役公人,军卫营兵。刘勘之这次身上带着王命旗牌。按说有权调动地方军队实力,整个广东的军事体系,都该听从其调遣。

但是实际上。他两手空空来到广东,无钱无粮。既无人权又无财权,能指挥的动多少部队?广东一省的部队以往全都依赖广西协办军饷,最近靠着香山开市,又有盐糖之利,才渐渐能够保证军饷自给。还能扩军备武。

这刘勘之来广东是来找毛病的,这一点大家都心理有数。谁对他能有好看法?地方上的军队知道,这家伙是来砸锅的,又有谁肯派出部队给他调遣。

刘勘之前后调来几支部队,却发现自己根本指挥不动,部队阳奉阴违,完全指望不上。至于地方衙门的捕快衙役,他们一个个都油滑似鬼,嘴上说的比唱的好听,实际上却根本吆喝不动。指望他们去打探点消息,不如指望天上掉馅饼来的便当。

他到广东后雷厉风行,大刀阔斧的办了几个案子。那些案子虽然明知道是吴桂芳故意给他卖的破绽,但是卖的破绽也是破绽,有问题自己就要管。

他要的是一个玉面包公的名头,做事一板一眼,半点人情也不讲。几个小吏都受到了顶格判罚,连他们的主管官都受了牵连。

他这一来,地方上就空出了不少位置,有不少人的眼睛在那盯着。如果刘勘之肯提拔当地的吏员补上这个肥缺,提拔一些不得意的官员提升到那个空出来的位置,纵然不能彻底动摇吴桂芳的根基,也有可能将整个广东官场的水搅混。

可惜刘勘之是刘一儒的儿子,是名臣之后,是大明的才子,是清流年轻一代的杰出表率。官吏的提拔任用,他都有自己的行事规范,不会屈服于官场的规则。自己从南京出发时,可是有几十名同学、同乡前来投奔,帮自己组成了庞大的幕僚团。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