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也纳大军说的简单,但实际上就是在城外旅个游而已。不过也很快遇到了匈牙利军队。
双方在城外进行了一次交手,这几年奥地利军队也进行了升级换代,采用热那亚打造的火器,并且也是经过不少战役训练的精锐。
他们乘船出发,在距离维也纳10公里处遇到了匈牙利军队。双方在多瑙河上展开了一场对抗,双方都使用了火炮,但在狭窄的河道上还是短兵相接杀伤力最大。
“为了上帝的荣耀,冲啊!”
维也纳军队丝毫不畏惧的冲锋,而匈牙利军队也是这样,不仅是为了上帝,更是为了亲王。整个多瑙河很快就被尸体、木块填满,原本清澈的河流变的浑浊,不知道下游的人未来怎么用水。
双方从早上打到下午,最后是维也纳军队先撤退告终。这次战役双方都宣称获得了胜利,战后清点军队,维也纳军队损失6200人,匈牙利军队损失6400人。从损失上看双方都差不多,不过维也纳军队撤退也意味着放弃了多瑙河下游的控制权,而且这件事没有阻拦拉约什带领大部队前进。
“殿下,前方就是维也纳了。”
从这里已经看到圣斯提凡大教堂的塔尖了,拉约什看着这座加以改建的城市,一股即将征服的自豪感油然而生。维也纳所在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这里可以说是匈牙利的屏障,所在的盆地生产大量粮食,多瑙河又给了他大量收入。神罗也知道这里的重要性,开始大量建设这个地方。而且在匈牙利军队到来之前,他们已经拆除了城郊的建筑物,并且储备了大量的粮食和饮水,并且对市民进行了疏散。可以说他们已经做了一切可以做的事。
拉约什在维也纳附近的一座高地上扎营,并且开始布局攻城战。亚历山大也在旁边看着,看看他的挚友会怎么夺取这座城市。
“这次进攻必须要快,火炮集中于南部,昼夜不停的进攻,当守军的注意力在南部时,其他军队进入其他方向进攻,河面上的军队也要吸引其他人的注意力。”
拉约什打算声东击西,如果对方不上当就直接用火炮炸开一个缺口,到时候没有城墙,看守军怎么办。
就在这时,一個士兵走了进来:“殿下,奥地利公爵来了。”
拉约什愣了一下,然后恢复了平常的表情:“让他进来吧。”
其他将领离开了营帐,随后奥地利大公阿尔布雷希特出现在两人面前。
“你好啊,奥地利的公爵,准备好进行一场大规模的战斗了吗?”
一开口就是战争,可见拉约什的决心。但阿尔布雷希特不想放弃,说道:“匈牙利的继承人,我是为了两国之间的和平而来,当听说贵国组建军队前来时,我感到不可思议。因为这是劳民伤财的,像贵国女王这么贤明的君主怎么会发动战争呢?
而且,两国一旦发生战争,这一定会影响多瑙河沿岸的民众。上游的波西米亚,下游的罗马都会受到影响,正好罗马帝国的皇太子也在,请问皇太子,贵国难道会纵容匈牙利的举动吗?”
公爵突然对自己提问让亚历山大措手不及,但他很快整理了一下思绪回答对方:“我国一直是没有意愿在维也纳地区,如果贵国没有刺杀波佐尼亲王,我想今天的这一切都不会发生。”
说起这个哈布斯堡家族就后悔了,不知道哪根筋搭错了,非得刺杀亲王,现在直接引来一个庞大的对手。而且还是直接接壤,这让他们无时不刻面对布达的威胁。
“这件事情是个意外,父亲绝对没有对亲王刺杀的想法,是一些人揣摩他的心思后自己行动的。”
好一个推卸责任,但拉约什不吃这一套。
“哈,这样拙劣的谎言也只有你们能信吧。我的父亲,那么伟大的亲王,就这样死在你们这群小人手里。我的母亲,匈牙利的女王整天悲伤不已,我恨不得马上打进维也纳为父亲报仇。现在我只是留着你,等到打进城中,把你带回布达。”
阿尔布雷希特知道和平没有希望了,只能说道:“好吧,那就在战场上决胜负吧。”
阿尔布雷希特走了,拉约什踢翻了对方送来的礼物。“明天开始,所有军队都进行进攻,不要吝惜弹药,都给我打!”
将近7万匈牙利军队散开维也纳的周围,其中右翼还有64门火炮,他们就是主攻的方向。
今天晚上拉约什没有睡觉,不停的看着地图。对于攻城,他当然恨不得一天打进城去,但这需要相当大的代价才行,所以还是以最小的代价攻取这里是最好的。
第二天天刚亮,右翼的炮兵军队开始了攻击。他们向炮管填充着炮弹和火药,在得到了指令后点燃引线。
数十颗炮弹向维也纳袭来,此时维也纳守军刚刚睡醒,当炮弹砸到城墙上来时的声音无疑是最好的兴奋剂。
“敌人来袭,敌人来袭!”
守军赶紧上城墙防御,并且用自己的火炮反击。炮弹砸到他们的营地里,都互有伤亡。
这时,左翼军队开始了进攻,一部分人冒着弓箭和炮火前进,一部分趁机挖掘地道,准备用火药炸塌城墙。
维也纳的火炮都是从热那亚送来的,只有24门。炮弹也就够正常打一个星期的,要是高烈度的话怕是撑不过三天。因此他们也是省着打,等敌军到城墙下时再打,一打一大片。
匈牙利军队开始搭梯子作战,守军居高临下发射箭矢。匈牙利军队也向上发射弓箭,还从右翼转移6门火炮进攻城墙上的守军。
第一个士兵跳上了城墙,接着是第二个、第三个,阿尔布雷希特穿着铠甲亲自杀敌,守军也被大公的行动鼓舞,开始和敌军厮杀。城墙上是血流漂杵,但双方都没有投降的意思。一个守军甚至还抱着一个匈牙利人一起跳下城墙同归于尽,可见其决心。
(本章完)
ddyveshu。ddyves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