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三在菜市那边卖得好一点,但也剩了些沿街叫卖,回来到外面巷子口,跟杨树遇上了,两人才结伴回来。
秋月煮了些菜粥,就着卖剩的粗粮馒头当晚饭。
第二日就少做了些。
秋月想了个法子,买了一匹白布,缝了六七个袋子出来。
把馒头包子都装到里面,再放到箩筐里。
看着很干净。
两人都带着布巾,有脏污立刻擦干净。
卖了几日,一挑子馒头饼子在西市都不够卖。不管是东家还是伙计,都爱到杨树这里买。
他们做的馒头,一个就有男人的拳头大小,三文钱两个。
饭量小的吃一个就饱,饭量大的三个能吃到撑。
杨树每日乐呵呵的,卖完一担又回去挑一担出来卖,赵三那边也跟着卖出了名堂。
因为他卖的馒头比别人的分量足,虽是粗粮馒头,但里面掺了细面。
细嚼还有一点点甜味。
每日出摊,不管是旁边的小商贩还是出来采买的管事妇人,都会买来当早点。
有些懒怠做饭的,直接买十几二十个回去,能吃一天,还省了柴火功夫。
因为馒头好卖,就不做包子了。费功夫不说,赚头也少。
自此,几人每日半夜起床。杨树和赵三把面和好,揉成长圆条,用刀切成块。
放到蒸笼上蒸之后,两人的活便算是做完。
用水简单冲洗一下身子,一般这时天还没亮。
回去睡一会回笼觉,等馒头蒸好,秋月便叫他们起来。
趁着吃早饭的时候,秋月把馒头给他们装担。
等他们出了门,秋月继续把剩下的面团放到灶上蒸着。
接着去喊辰儿曦儿起床,等他们洗漱完,吃了早饭,辰儿上学堂后。
剩下的馒头也蒸好了。
一早上过去,杨树他们卖得差不多,便回来吃中饭。
吃过中饭又接着出去。
秋月便在家里洗刷炊具,兼洗衣服打扫屋子。
因为做馒头热水多,家里人每日洗澡。
一家人都干干净净的。
杨林在书局找个份抄书的活,每月一两银子。
做了一两个月,生意渐渐稳定,除去成本花销,所得盈利杨树赵三两个每人分四成,秋月分两成。
攒了些钱,杨树在院子里多建了一间小屋子。
这些天,杨林和辰儿都是挤一个屋。房间太小,除了床铺家具,连张书桌都放不下。
屋子建好,赵三主动要求住小屋,他不用书桌写字看书,每日回来累得很,都是倒头就睡,有一张床给他就行。
他们的馒头逐渐卖出了名声,有人学着他们这么卖。
有些舍得用料的,也有不少生意。有些抠抠搜搜的,卖些时日看到没什么赚头,就丢开了。
有时候隔壁邻居也会敲门来卖,秋月索性在大门旁开了一个窗口。
用炉子蒸一笼热馒头,专门卖给附近的人。
没想到生意竟然也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