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色彩纱、彩缎,都得照着一千匹来要吧。”周嬷嬷看了乔姑姑一眼,说得有点不自信了。倒是郑尚宫支持道,“起码的,过了节就又要发春季份例了,千匹哪里够,这点料子,正月里多去几次南苑那就没了。”
几人一边说一边算,算得徐循都是心颤:元宵节长灯一路摆到南内,热闹不热闹?全是做的彩纱宫灯,蒙的是上等贡纱、贡绢,过一次元宵,单单宫灯一项,消耗的就是成千上万两银子,这都还是往少了说的。还有每年开宴时在亭间树上扎的彩花,也是用缎子扎起来的,先不说人工了,扔出去就是钱,冬日雨雪多,树下往往泥泞,缎子沾脏了爱掉色,彩花耗损率高得怕人……
“我记得就在文皇帝年间还没这个讲究呢。”她不禁道,“那时候我随大哥到行在来,也管过几个月家的,何曾有这些花销呢?那时候也不记得有这样的讲究。”
这个周嬷嬷就不晓得了,还是刘尚宫笑道,“娘娘有所不知,如今各家女眷,在自家饮宴时,都是这么回事的,毕竟寒冬腊月,不比南边,树上多数都是光秃秃的不大好看,庭院里就给扎上花儿了。咱们这宫里,怎么也是天家的脸面……”
脸面、脸面,又是脸面。徐循扫了刘尚宫一眼——对自己这个宠妃,她自然是毕恭毕敬,可她在宫里生活多少年了?刘尚宫眼角眉梢那微微带着的不屑,难道她看不出来?
“我是个乡下丫头出身。”她冷冰冰地道,“寒门小户,从小没见过世面,不敢和嬷嬷们比较。这彩花一朵,加人工起码要三钱,我家佃户一年嚼用,也就是十朵花,连一棵树也绑不过来,一场欢会,谁的眼睛往花上看?一眼也没看呢,几百两银子就这么没了,你们不心疼,我是心疼得很。”
刘尚宫一句话,倒是冲起徐循的情绪了,不管她心里看不看得起徐循,如今自是吓得索索发抖,忙跪下请罪。徐循瞅了她一眼,也不让她起来,而是转向周嬷嬷道,“彩花这一项,勾免了。今年宫灯用不用上等贡纱,待我问过大哥再说。”
她的语气斩钉截铁,丝毫没有商量余地。周嬷嬷很少见到贵妃发火,竟被她气势所摄,心中念头转动都是艰难,根本无法细想利弊,只知点头答应,伏案就勾去了彩花一项的花费。
徐循又对乔姑姑道,“姑姑是宫中老人了,想必也还记得文皇帝年间的做派,祖宗成法不可轻废,我等妃嫔,自当事事以祖宗为先,怎能踵事增华、日渐奢靡,姑姑不如先看看这单子上的事情,以文皇帝年间为例,有些事项,能免了的就免了吧。我这人性子孤寒得很,说不得大家跟我一起,要过个穷年了。”
乔姑姑又要比周嬷嬷强些,倒还没被吓破了胆,她瞥了瞥还跪在地上的刘尚宫,又看了看垂头写字的周嬷嬷,嘴角蠕动了几下,终是低声道,“娘娘,还请借一步说话……”
徐循微微一怔,便同乔姑姑一道走到屋角,乔姑姑方才低声道,“您谕免的彩花、宫灯,那都是老娘娘嘱咐作兴出来的……”
皇后正是战战兢兢,立稳脚跟的时候,打的肯定也是萧规曹随的主意,没有太后的授意,怎会自找麻烦地大搞排场?到时候一个奢靡无度的帽子砸下来,她可不是吃不饱兜着走?徐循立刻就明白了这里头的弯弯绕绕,她想到了去年那延绵数里的灯路——为了把这条灯路给架起来,皇后只怕亦是付出了不少心血。
这可真是好昂贵的婆媳斗气,该说是皇家气象吗?这一斗气,斗掉的就是千千万万两银子,徐循胸口,不禁是一阵怒气上涌,她闭了闭眼,方对乔姑姑微微一笑,先谢她,“多得姑姑提醒,不然,我还真是不知此事。”
乔姑姑明显松了口气,她才要逊谢呢,徐循已回身又坐到炕边。
她不容置疑地嘱咐周嬷嬷,还有犹自立在屋角的乔姑姑,“继续删减。”
别说乔姑姑了,连跪在地上的刘尚宫,眉毛都不禁是跳了一跳。
周嬷嬷渐渐回过神来,又哪里猜不到乔姑姑这借一步说话,说的是什么。此时见贵妃发话,讶异之余,也不由在心底一笑——如今,她又有几分喜欢徐贵妃的性子了。
她是第一个回应徐贵妃的,“按昔年旧例,这冰山上也是不扎彩缎的……”
正文 第205章 代表
不得不说;虽然在文皇帝年间,宫里妃嫔的幸福感实在不是很高,但宫中使费还是较如今节俭的;徐循喊了钱嬷嬷来,结合仁孝皇后在世时的老规矩;几人凑在一起就是一顿删减,要准备的物资锐减为原来的五成都不到;今年自然也不搞灯路了;就在南内增设一个灯园,再规划一条宫灯长廊;还有原来冰山上的彩缎,树上的锦花还有柱子上扎的红绸,全都消失不见。正月里本来天天开宴,徐循觉得没必要,大家都累得慌,按从前规矩,只有初一、初五人日和上元节、立春安排了饮宴,其余日子并无宴会。
几个嬷嬷倒都是称好,刘尚宫没口子赞道,“如此一来,上下都能休憩,本来新年里日日饮宴,休说底下人,就是主子们也都觉得累,这样一来,大家也能歇上一回了。”
“正是呢。”徐循想起来便随口吩咐,“我宫里的嬷嬷、都人们,每逢年节便轮班休息,总也保证休息两日回宫探亲,各宫如有愿跟着的,提前把排班表报上来就成了。六局一司的女史们,若有愿意出去的,也可在无宴会的日子里轮班出去,只是不能都走,先把表报上来我看了才行。”
这是真正德政了,宫墙高筑,不知多少宫女入宫以后就再没有出去,家在京城里的,谁不愿意回去走走?尤其是妃嫔身边的体面宫人,攒了一年的积蓄,就等着这时候带出去呢。女史们更不必说了,尚宫局两个尚宫,一年不知得了都人、宫嫔们多少好处,只是在宫中托人往外夹带物事,一旦被发现那就是死罪,等的就是这么一个机会,闻言都真心谢道,“娘娘慈悲!”
五人计算下来,只需再向内承运库索要数百匹彩缎、彩纱,便足以宽宽地应付过这个新年了,徐循拿过周嬷嬷增订删减过的细目瞧了瞧,亲自提笔写了节略,便唤过乔姑姑,当众递给她道,“姑姑带回宫给老娘娘先看看吧,老娘娘若觉得哪里不好,我再改也不迟。”
说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