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贵妃起居注全文阅读免费无弹窗 > 第267部分(第2页)

第267部分(第2页)

“应该是忙着把壮儿搬出去住的事情。”点点说,“二弟也十二岁了,不好再住在清安宫里,还有无非就是些外廷的事吧。听她说,好像边境又在打仗了,这一阵子娘娘早上去仁寿宫,都要晚上吃过饭才回来。”

对外头的战事以及弟弟的住处,圆圆并不关心,她哦了一声,又换了话题,“说起来,今年仙师的生日还过不过了?若要过,怎么还没听见声音——上回大姐进宫,也是两个月以前的事了,我还真挺惦念她的。”

“那就得问我们娘娘了。”点点摇头道,“我也就是一天见上一面,说不得几句话,知道得不比你多。”

两人摇摇摆摆地走到清宁宫中太后疗养所住的别斋,可却在屋外被周嬷嬷拦了下来,“两位姐儿慢些,贵太妃娘娘在屋里呢。”

点点颇为不解,“如何我们娘娘在里头,我们便还进去不得了?”

周嬷嬷望着圆圆直笑,“姐儿们也不必问了,该知道的时候,自然会知道的。”

点点还没回过味来呢,圆圆却已是面红耳赤,她拉了拉点点,声若蚊蚋,“妹妹,咱们再回去绣一会花吧。”

点点哦了一声,忽然间恍然大悟,也有些面红,还好她黑,却又看不大出来,“回去、回去,这就回去。”

屋外小小的骚动,隔着窗子,都落入了两个大人眼中。太后唇角带笑,“到底是长大了,留了头发,竟真有些少女的样子。”

“可不是?”徐循附和着道,“今年选上,明年后年成亲,再过两年,都能抱外孙了——说来真是快,阿黄一眨眼间也就要当娘了。”

“出嫁以后,阿黄看着人都开朗起来。”太后也道,“瞧着和在宫里时,几乎换了个人,若是圆圆出门子后也和她一般开心,我倒巴不得她明日就成亲。”

说到此事,徐循也是啧啧称奇——不客气地说,阿黄性格本来是趋于阴郁偏激,不大讨喜。可不成想出嫁以后,和驸马恩恩爱爱,两人住了一府,同起同居,和一般夫妻也没两样。驸马府中只住了驸马家人罢了,这还成亲没到一年,便已经传出了好消息。别说胡仙师了,就连老人家,看到阿黄回来省亲时的样子,都是欣慰得连连念叨了好几天阿黄有福气。

“我瞧着圆圆原本就挺好的,出门后自然只会更好。”她说着,“这一年来,把你服侍得还不错吧?”

“这孩子嘴硬心软。”太后唇边也露出了笑容,“虽然有时也不情愿,但还算是听教听话……唉,毕竟都是做金枝玉叶般呵护养大的,和我们这样的天家媳妇比,这三个小姑娘,简直就像是一张白纸,脑子里写了什么都看得一清二楚。”

徐循对此,怀抱了些许疑问,起码阿黄做过的事太后就是一无所觉,不过圆圆和点点两人都没什么心眼,这也是事实,“这才是好,她们要有什么心眼?出嫁了也是夫婿奉承她们,难道还要她们去服侍公婆不成?”

两人说了些闲话,徐循看看时漏,“看来今日大郎又是没做好功课了。”

“不是都说了让宽些吗……”太后眉头微皱,“我看这一年来,大郎被留堂的次数倒是越来越多了。”

“先生们有点越说越来劲……”说起此事,徐循也是叹了口气,“我也不好多说什么。”

换做之前,此事她都不会说给太后知道,也就是现在太后身体好了,方才透露一二——过去的一年里,她可没少受大臣们的污糟气。

明面上的顶撞当然还不会出现,不过徐循看奏疏时,偶有疑问,派人去询问大臣们一二时,所得的答案却是往往绵里藏针,透着几分不屑。虽然她对外都用的是仁寿宫名义,从未带出过贵太妃字眼,但宫里的动静,自然瞒不过部院大臣,这些官僚的态度也很明显:虽说因为徐循的种种特殊功勋,使得他们默许了她来掌握权柄,不曾公开抗议。但这也就是最底线了,要还想对朝廷政事说三道四的话,那对不起了,没有人会配合你的。

也就是因为她不是正宫娘娘,大臣们才有这样的底气将她联合架空——从理论上说,徐循也理解他们的想法,没有人喜欢分享权力,更没有人喜欢被外行领导,她也不觉得自己的水平高到就不会问出愚蠢问题的程度,反正是暂代国务,做个人肉图章而已,被架空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她又不打算争权——但连内廷唯一要求的一件事,都被大臣们刻意地顶回来,甚至是矫枉过正到这个程度,这便让人有种欺人太甚的感觉了。

不过太皇太后老,太后病,徐循也只能暂且忍着,并吩咐栓儿别再表达不满,做学生的觉得先生太严厉,说出去是不占理的。横竖她和他都无法改变这个事实,与其继续对抗,倒不如暂且放软身段,做个乖学生更好些。

不过,栓儿毕竟还小,有时心里想什么也难藏住,自然难免被先生们揪着态度借题发挥。总之,幼主即位四年以来,每一年大臣的态度都要更嚣张一点,现在虽然还不说爬到皇帝头上拉屎拉尿,但和高皇帝、文皇帝朝比起来,却是又不知滋润了多少了。

太后听说此事,也是蹙眉,“岂有此理?这人真是纵不得的!”

徐循借势试探道,“姐姐既然已经痊愈了……”

太后也露出意动之色,片刻后又颓然叹了口气,“现在久坐还是会头晕……罢了,还是再多休息一阵子再说吧。”

徐循也不可能逼太后收权,既然她不愿意,也便只能算了,要出口的话亦吞下不说,又和太后闲话几分,太后问起朝事,也是三两句话遮掩了不说。待到从清宁宫辞出去,方才是轻轻地叹了口气,方才敲了敲板壁,令轿子往乾清宫去。

栓儿的确才刚放学回来,他若被留堂太久,一般就不去请安,而是径自回来做功课。见到徐循来了,先起来行了礼,又将昨日被批改过的功课呈上来给徐循看了,徐循看了几页,便道,“嗯,写得很好啊,怎么先生批出了这么多错处?”

栓儿哼了一声,并不曾说话,徐循也是心知肚明:他必定是又忍不住,在言语间冲撞了先生。

当时他要换刘翰林,真就该让他给换了,当时栓儿欲换人没换的事情,一旦流传到老师们耳朵里,个个倒是都来劲了,随着刘翰林被提拔高升,仿佛就是为了表现给阁老们看似的,全都和刘翰林看齐,这教徒严格是好,可也不能严格到这地步吧?徐循心里也很是憋闷,吐了一口气,方才安慰栓儿道,“没什么,等太后娘娘病好了,他们自然也能老实些。”

“司礼监内也没个说话顶用的,”栓儿愤愤地说,“若是王伴伴——”

他看了徐循一眼,不说话了:有些话原也不用明说,宦官嘛,本来就是皇帝的一条狗,很多时候抬举他们,为的就是要他们来找文臣们的麻烦。

徐循对于任用宦官没有太多的想法,她料着栓儿上台后,若是遇到老臣的下马威,必定是要抬举个把心腹杀杀文臣们的威风。此为势在必行之举,到时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