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逐水草而居,这是他们的传统,没了草原,蒙古也不会顺利的迁走,沙俄那边进展是不可能有了,现在杨猛能想到的唯有一个哈萨克,若是蒙古与哈萨克联手,不仅人口数量倍增。在战略纵深上。也有抗衡沙俄的本钱了。
若是能以此建国的话。那就可以真正的隔离沙俄,有了哈萨克与东欧平原这样的战略缓冲,未来的新国在战略上就立于不败之地了,蒙古新国的建立,自己出了大力,长时间的友好合作,可以预料,这样一来。沙俄与欧洲的怒火,在到达东方之前,也有了一定的缓冲。
蒙古是个外向的民族,吃亏的事儿,他们不会干,而且蒙古与自己这边算是同源,即使将来欧洲策反,在根本上还是杨猛一方沾光,只要他杨猛这边不过分,那蒙古就没有被策反的可能。
如今欧洲诸国。怕是在谋划着遏制自己,若是能让蒙古借机成事。也算是功德无量了。
“三爷,这可是好大的一片地盘啊!伊希姆草原、东欧平原再加上一个哈萨克,四五个省的地盘和人口呐!
三爷就不怕养虎为患?
历来蒙古都是中原的心腹之患,如此扶植,怕是多有不妥之处,此事三爷还得三思而后行啊!”
仔细看了一下欧亚地图,徐子渭提出了自己的担忧,升米恩斗米仇,蒙古自秦朝开始一直到前明都是中原王朝的心腹之患,蒙古坐大必然要进犯中原,这是千年的习惯了,不可不防!
“呵呵……只怕以后这心腹之患,也要成为铁杆盟友的,这话你不说,老子还想不到,与其让蒙古缩在草原上无所作为,不如推他们出去祸害沙俄,这跟老子放李秀成出去一样,以后,与中原相比,沙俄离蒙古更近,应该担心这些的是沙俄和欧洲。
计长,依着咱们之前的判断,欧洲的议和使团,应该已经上路了,欧洲迟迟不动,你认为他们在谋划什么?”
扶植蒙古对抗沙俄,杨猛早有这样的谋划,经徐子渭这么一提点,这谋划在杨猛看来,更是可行了,如今杨猛要让徐子渭学的是近代的国际关系,阴谋自己是个行家,官场上的弯弯绕,徐子渭就是个行家了。
官场争斗,比国际关系更为深奥,相信凭徐子渭的本事,与欧洲各国的政客们周旋,也是比较得心应手的。
“难道他们想对付咱们?他们凭什么?又为什么?”
有了杨猛的提点,徐子渭一下就想到了欧洲各国的谋划,但是这样做,能成吗?
“为什么?唇亡齿寒!
凭什么?就凭英吉利是世界第一的海洋帝国,他们有世界最为强大的海军;就凭法兰西拥有欧洲最为强悍的陆军;就凭正在崛起的德意志;就凭满腹怨恨的沙俄。
还有一条,欧洲与米利坚也算是一衣带水、一体同源,针对东方世界,欧美就是一体的。
论工业能力,咱们不如英法美德,论人口数量,咱们也没有欧美的人口多,全面开战,就是一场世界大战,这场世界大战之中,欧美是占有绝对优势的,无论在工业、科技、资源、人口数量上,他们都占据了绝对的优势。
以一个破败之国,对抗整个世界,咱们如今没有那样的能力,或许五十年之后会有,但最近几十年,咱们是没有这种底蕴的,一旦对上,咱们必败无疑!
你说面对这样的局面,咱们该如何权衡利弊呢?”
杨猛说完了这些,就不再言语了,这些东西,徐子渭想的明白,如今就看他们两人如何决断了,若是徐子渭认同了自己的想法,那就该让石达开与李秀成合力促成蒙古与哈萨克联合了,若是这个新的国度,得到了欧洲国家的支持,那一切就完美了。
“三爷,兹事体大,计长不能独自决断,要与幕僚团商议一下,此事涉及的东西太多,三爷可否给计长一日的时间呢?”
听了这些之后,徐子渭没有在第一时间给杨猛答复,此事重大,有些关窍徐子渭还没有想通,即使给出了答复,也不足用,这事儿还是商议一下为妙。
“嗯!用一下明湖的幕僚,他们之中有些人,应该学过这些的,幕僚之中若是有这样的人才,你注意一下,单独拿出来,之后的议和也有用。”
杨猛点了点头,有些事儿他也要考虑一下的,仓促行事,一旦有了先天的缺憾,未来受苦的还是自己人。
杨猛这边针对欧洲议和使团的拖延做出了调整,沙俄前线也是一样,增兵,是必然的举措,调动大批哈萨克的人口进入沙俄,也随着杨猛的命令进行,即使这个谋划不成,将来的蒙古与哈萨克也是需要合作的,拉近一下彼此之间的关系,没什么坏处。
而针对东欧平原上的农作物,杨猛也做出了批示,确保收成!同样对于东欧平原森林的掠夺,也暂时停下了,如今大军的目标,只是临近伏尔加河与德维纳河周边的森林,再往东的地界,很可能是蒙古新国的疆土,有些时候是不能祸害自己人的,容易留后患!
停战一个月之后,欧洲诸国,终于拿出了议案,议和是首要的任务,只有这样才能拖延沙俄灭亡的时间,想要与清国展开大战,沙俄对欧洲各国来说,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至于能不能打得起来,还要看清国一方的态度,若是清国一心想报复的话,这场战争是必须要进行的,作为欧洲的主导国家,英法都不希望有这么一个虎视眈眈的敌人,留在欧洲的边缘地带。
而且从清国之前的变化来看,清国对于海军也是极为重视的,就铁甲舰的技术来说,清国也走在了世界的前列,这些事儿也与法德两国有说不清的关系,但如今错误已然铸成,后悔是来不及的,如何遏制清国才是关键。
当听到法德向清国提供过最新式的铁甲舰设计图纸之后,英吉利一方却直接放弃了海战的想法,烟威海战,英吉利是亲身参与的一方,清国海军在铁甲舰的技术上,恐怕已经不落后于欧洲了,大规模的海战,已经不可取了。
英吉利的崛起击败许多海上强国,战争就是崛起的捷径,英吉利可不想清国凭借这次战争,成为不可战胜的海洋强国,当然,英吉利的退堂鼓,是不可能说给各位盟友的,有些事情,英吉利一方也需要观察,而关键就是清国建在广州的五国船厂。
对外勾心斗角,对内也是勾心斗角,欧洲毕竟不同于沙俄与大清,狭小的地域决定了许多东西,磅礴大气的发起一次世界战争,欧洲各国还没有这样的魄力,只有当退无可退、避无可避的时候,欧洲才会成为铁板一块,如今杨猛的逼迫,还不是那么的极端,可以自由游走的空间,造就了盟友之间裂隙,许多事情,最终的解决之道,还是利益。
让英吉利高层做出这个抉择的关键,不在欧洲,而是在远隔大洋的米利坚,英吉利高层,虽说不怎么重视米利坚,但将来开战,米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