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蒋月泉上金山 > 第27部分(第2页)

第27部分(第2页)

“这些话怎么讲呢?”何大福急着要问个究竟。

“我们国家虽然搞改革开放了,可是各级政府部门、行政机关还没改革,他们还是用老的红头文件执行,即使新制定的政策办法,也是用计划经济那一套,用阶级斗争为纲的思想观念作指导制定出来的,怎么能适应改革开放的新形势呢?又怎么能指导企业的工作呢?所以,我们对那些红头文件,一概到厂部为止,不向下传达。我们全部根据党的改革开放精神,制订出一套自己的东西来实施,效果就是好。”步鑫生讲出了第一条的缘由。

“呵呵!说得有道理。那第二条怎么解释呢?”何大福听得神往。

“凡是上级领导话都不能随便听,主要是指没有经过正规组织形式发表的意见和指示。你想想,我们海盐有县委常委九名,正副书记三名,正副县长七名,县政协正副主席六名,县纪委正副书记三名,还有六七十个部委办局,正副局长都有二三名,他们都是我们的领导,他们的指示都很重要,我们究竟听谁的呢?有时候,这任领导、那任领导说话不一样;这个领导与那个领导说话不一样;这个单位领导与那个单位领导说话不一样;还有,就算是同一个领导,昨天说的与今天说的可能也不一样;刚上台时与准备下台时说的话也不一样;心情好时与心情不好时说的话不一样;喝过酒与没喝过酒说话都不一样;你给他送过礼与没送过礼,领导说话也不一样。对他们的指示、讲话,企业往往无所适从。所以,我们企业对所有领导的讲话和指示,都点头同意,但决不随意听。回过头来,还是照自己的路子走,不受干扰。”步鑫生像说书一样讲出了第二条的缘由。

“呵!呵!”何大福一行听呆了。

真是天外有天!何大福大长见识,又接连问了许多问题。比如人员进出需要哪些手续、企业的自主权有哪些、招待费用怎么支出,有什么标准、工资奖金怎么发、干部由谁任命等等,步鑫生都毫无保留地告诉了何大福。

他也搞“两个凡是”(3)

何大福###不已,连连说:“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你是改革开放的先驱,是我改革路上的指导老师啊!”

离开海盐前,何大福一行在海盐衬衫厂门口照了一张照片。照片背后,何大福亲笔题了几行字:“站高点,看远点!乘风破浪,永远向前!”

回单位的路上,何大福想了很多。从步鑫生改革之路的历程中,他找到了知音,找到了共鸣,找到了力量。他深深感到,中国的企业,如果不摆脱行政干预,不摆脱传统的经营方式和旧的管理体制,是不可能有生命力的。而步鑫生,已经成功地树立了榜样。

改革先驱步鑫生对何大福在金箔厂搞改革起着相当大的影响。1985年11月9日,金箔厂二届一次职工代表大会报告中,何大福写了这么一段话:“为了使改革坚持下去,我们就要正确认识改革和对待改革。几年来,大家都知道要搞改革,可是,什么叫改革?许多人不一定讲得清。在我们看来,改革实际上就是冲破长期以来旧体制套在企业头上的条条框框。凡是束缚生产力发展、影响企业搞活的枷锁,我们都要改掉它,这就叫改革。话虽这么讲,可是真正做起来,困难就大了。因为全国没有一个统一的模式,大家各自进行摸索,就是八仙过海各显其能。方式五花八门,目的都是一个,无非是为了改革。这就与原来的一套不同了,于是各种指责都来了。有些人习惯于老一套,就指责说新一套不行;有些人看反对的人多,原来支持改革的,又站出来反对了;有些人看到改革的一套也有问题,于是就说改革行不通了;还有些人就跟着报纸转,今天夸步鑫生,他就认为步鑫生不错;明天报纸说马胜利好,他又跟着说马胜利好,又怀疑步鑫生不行了。实际上这些人根本没有研究步鑫生或者马胜利的改革经验好在哪方面、不足在哪方面,而是在那里人云亦云瞎叫唤。我们认为这些都是不对的。既然搞改革,就应当积极支持和参与改革。对于出现的问题,也不要大惊小怪。###说,改革是第二次革命,也是一次科学实践,出现问题乃至失败都是正常现象。革命和科学实践既然允许反复的失败,为什么改革就不允许呢?难道照老办法就没有问题了吗?因此,我们全厂每个职工,特别是各级干部,头脑都不能僵化,思想都不能片面。我们一定要积极支持和参与改革,对于改革中出现的问题,我们共同想办法来完善它、改进它就是了。”

若干年后,中国的上层不断下发文件,要求各级党委员、政府部门认真清理解放以来各种落后的、过时的、废除的、淘汰的红头文件。报载,全国宣布作废的红头文件共有1000多种,何大福看到这则消息,从内心佩服步鑫生的英明远见。

若干年后,步鑫生成了改革开放中途落马人物。原因是他成名以后,盲目扩大生产线,以至于力不从心,包袱太重。在一次记者见面会上,针对全国新闻单位都在贬低步鑫生的情况,何大福为步鑫生鸣不平说:“你们这些记者,捧步鑫生是你们,臭步鑫生也是你们。我不是为步鑫生辩解,我是觉得他太难了、太累了。出名以后,参观学习的人太多了,他接待不过来,见不到他的人就说他狂妄,他听到了,当然会生气。这样时间一长,就形成了鸿沟;时间再一长,搞他的人就越发多起来。于是,他###出来的缺点错误,就被揪住不放。反正,不管你们怎么说,步鑫生都是我心目中的英雄,都是我的老师。我希望全社会,特别是新闻记者,对名人、能人、改革者多理解、多支持,否则,中国的改革者下场都不会好的!”

步鑫生的由盛转衰,自有错综复杂的原因和他自身的因素。这些,何大福当然明白。但,何大福是性情中人,脑子里没那么多条条框框和清规戒律。他作为一个同样有志于改革的企业家,与步鑫生惺惺相惜的那份旧日情怀,使他忍不住要为步鑫生说几句公道话。在何大福心目中,步鑫生千错万错,他当初领异标新、锐意进取、开改革开放之先河的勇气没有错。这就是何大福敢于在新闻记者面前袒露心声的理由,了解他的领导和朋友们对他这番话的评语是八个字:性情所致,无可厚非。

好厉害的浙江人(1)

金陵市隶属江南省。《 江南日报 》是省级第一大报。90年代初,江南日报二版刊登了一篇文章,题目叫《 好厉害的浙江人 》,作者就是何大福。这篇文章在当时产生了强烈反响,一时脍炙人口、洛阳纸贵。许多地区组织专门讨论学习,许多单位还将此篇文章编为教材。

这篇文章全文如下:

十几年前,还是计划经济的年代。我在家里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笃!笃!一阵敲门声,打开门一看,一个人手抓明晃晃的菜刀或者其他什么的物什,问你家要不要。我经常怀疑这是窃贼。

原来,这是浙江人在推销产品。

十几年后,中国进入改革开放年代。我经常发现一个或几个人,肩挑、背扛,一大堆、一大串,里面装着塑料桶、衣物架、小五金等物品,走街串巷,吆喝叫卖。我时常思忖:这是不是有点瞎子点灯?

原来,这也是浙江人在推销产品。

有一年,快到年三十了,在浙江工作的金陵友人阿宝急匆匆往家赶要过年,同车的却多是喜滋滋的浙江本地人往外走。“年关到了,往外赶干什么?”金陵人惊奇诧异。“年关好赚钱,有钱天天都过年!”浙江人坦然自得。我听后见后认为:浙江人为赚钱是不是有点过分?

原来,这还是浙江人在外出推销产品,趁过年之际,人集中在家,便于推销。

近几年我跑了很多欧美国家,西餐吃不惯,到处找中餐馆,幸运的是几乎所有城市都能找到,一打听,原来他们大都是浙江人。

在国内,以前经常听到一个传言:在中国凡是有人的地方都有浙江人。谁知,这话太窄了。现在应当说:在世界上,凡是有人的地方,都有奔忙的浙江人。

如今,我终于明白了:了不起的浙江人,好厉害啊!

今天,当本地区大量农民、待业人员无事可做的时候,我发现浙江人几乎家家做生意,个个跑市场。生意越做越大,市场越干越红火。

今天,当本地区一些人员处于贫困线的时候,我发现浙江人中拥有十万、百万、千万者如璀灿辰星;私人别墅,星罗棋布。

今天,无论当我在浙江走到哪里,昔日从跑单帮、干个体到小业主再到兴起地方产业的浙江人,把国强民富之路展现得是那样的生机盎然。

今天,当我发现本地有人才开始跑单帮做小本生意的时候,浙江已形成众多闻名的大市场,如:绍兴轻纺、海宁皮毛、温州灯具、义乌小商品、永康小五金、杭州四季青服?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