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将神圣的停歇时刻融入日常生活中,比方说,每小时停歇一下,或者在活动的开始和结束时停歇一下。坐着、站着或躺下时,都可以停歇一下。甚至在行动过程中也可以停歇,比如散步或开车时。你可以在双眼睁开时,于内心停歇一下。每当发现自己感到困顿,或跟自心失去联结时,通过停歇,放松并观照当时的经历,于是生命便在当下重新展开了。
你可以先做个实验,选一件每天都会做的事,连续一个星期内,在开始做这件事之前都停歇一下;也许是刷牙、打电话、从车里拿东西、每喝一口茶或者开电脑时。每次都停歇片刻,放松并察觉内心的状态;停歇结束之后,再开始做这件事时,观察内心是否有变化。
第四章 无条件的友善之情(1)
我们的身体,即是一间旅舍,
每天早晨都有新面孔住进来。
喜悦、忧郁、恶劣、
还有一闪即逝的觉知,
都是不速之客。
欢迎并招待他们!
阴暗愚昧的念头、羞愧感、恶意,
要在门口笑着迎接他们,
快快邀请他们进来吧。
要感谢所有前来的人,
因为,每一个人都是
从彼处派来此地作为向导的。
——鲁米
近七十岁的雅各患有中度老年痴呆症。过去的二十几年中,他既是心理学家,也是禅修者,但是他很清楚,自己的感官功能正在急速退化——有时脑中一片空白,几分钟说不出一句话,而且完全失去方向感。他时常忘了自己正在做什么,需要有人照料基本的生活琐事,例如用餐、穿衣、沐浴、外出等等。
在太太的协助下,雅各参加了我主持的十日禅修闭关。课程开始后几天,雅各和我进行了第一次协谈。(学员跟老师进行的这类协谈,是为了方便学员在禅修期间,有机会单独向老师咨询以及得到适合个人的指导。)雅各和我协谈时,我们谈到了这次闭关及他家中的情况。面对自己的疾病,他觉得既有趣又哀伤,但是也很感激,甚至带着一点幽默。我对他的心性非常好奇,于是问他,为何能够如此接纳自己的病情。他回答:“我根本不觉得哪里出了差错。这一路走来,我的确感到有些悲伤,也会害怕,但是,这感觉起来就像是真实的生命。”他也跟我讲了发病初期的一件事。
雅各有时会应当地团体的邀请,发表有关佛法的演讲。有一次,他受邀对一百多名禅修学员演说。抵达现场时,他神清气爽且满怀热忱,想跟大家分享自己最喜爱的教义。坐上大厅正前方的座位,雅各凝视着面前满心期待的脸庞……突然间,他完全不知道该说什么或做什么,也不知道自己身在何处,不知道为何在那里;他只知道自己的心脏狂乱地跳着,脑中一片迷惑,于是他合掌,大声说出自己正在经历的一切:“害怕、尴尬、迷惑、觉得自己失败了、无力、颤抖、快死了的感觉、下沉、迷失。”接下来的几分钟,他坐在那里,头微微前倾作鞠躬状,继续说出他的体验。随着身体逐渐放松,他的心也愈发平静了,他同样把这些变化大声说出来。最后,雅各抬起头,缓缓地环顾眼前的学员,并向大家道歉。
许多学员都热泪盈眶,其中一位说道:“从来没有人这样教导过我们,您体现了最深刻的教义。”雅各并未排拒自己的经历,因为那样只会加深焦虑,相反地,他的勇气使他得以直接说出自己觉察的一切,更重要的是,他还对自己的经历鞠躬致敬,并未因为恐惧与迷惑的感受而制造某个假想敌,也未将这一切视为错误。
我们就是要像这样,通过停歇时刻来练习彻底接纳,以这种无条件的友善之情,面对内在发生的一切。与其将我们的嫉妒或嗔恨转向外在的敌人,不如观照自己,使自己能够以关爱之心去辨认和接纳所有的经历。
没有所谓的错误、毛病,无论发生了什么事,都只是“真实的生命”罢了,这样无条件的友善之情,就是彻底接纳的精神。
佛陀的故事中,我最喜爱的一则示现了觉醒、友善之心的威力。在佛陀证悟的那天早上,魔王落荒而逃了,但是他似乎只是暂时受挫而已;即使到后来,佛陀受到全印度的景仰尊崇之时,魔王依然不请自来。佛陀最忠诚的仆徒阿难尊者,总是随时警戒着,保护他的老师免受任何伤害,每次他都会垂头丧气地报告说“邪恶的人”又来了。佛陀既不忽视魔王,也不企图赶他走,只是平静地认知魔王的到来,并说:“我看到你了,魔王。”然后邀请他留下来喝喝茶,奉之为上宾。他先为魔王捧上一块坐垫,好让他舒适地坐着,然后倒茶到两只陶杯中,放在两人之间的矮几上,方才坐下。魔王会逗留片刻,然后离开。在整个过程中,佛陀都保持着解脱自在。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四章 无条件的友善之情(2)
当魔王前来拜访我们,无论他是化现为形形色色的混乱情绪,或是令人害怕的虚幻想法,我们都可以说:“我看到你了,魔王。”然后认清驻足每个人心中的贪欲和恐惧的实相:我们以慈悲心的温暖来接纳这些经历,为魔王奉上一杯茶,而不是惊恐地驱赶他。若已见到了内心的实相,要能仁慈宽厚地拥抱它。这就是雅各向自己的迷惑鞠躬致敬时,以一颗勇敢的心所献上的无条件的友善之情。每一次认清并拥抱自己的创痛与恐惧时,我们就展现了这样的觉醒之心。
我们通常只当“自己”的酒肉朋友,无法与自己患难与共,只会一味排拒或忽视自己的黑暗面,这是个根深蒂固的习性。然而,所谓的好朋友就是彼此之间会以体谅与慈悲相待。我们也可以将相同的特质带进内心世界。美国籍比丘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