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光陵”是唐朝第十三位皇帝穆宗李恒和恭僖皇后王氏、贞献皇后萧氏的合葬陵,位于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尧山西麓,是陕西关中十八唐帝陵之一。以下是对光陵的详细介绍:
###一、基本信息
***中文名**:光陵
***地理位置**: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罕井镇尧山
***所处时代**:唐朝
***占地面积**:681。5公顷
***保护级别**: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开放时间**:全天
***编号**:5-0184-2-040-09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二、历史沿革
***建造时间**:唐长庆四年(824年),李恒因服用长生药中毒死于京师长安大明宫的清思殿,同年十一月庚申(12月9日)安葬于光陵。
***修缮与保护**:
+清乾隆四十年(1775年),陕西巡抚毕沅对光陵进行修缮保护,修筑围墙一百余丈,墙高6尺,厚3尺(现已不存)。
+民国初年,军阀混战,光陵陵区设施毁坏殆尽,林木被伐,陪葬墓被盗。
+1966年至1976年,光陵石刻遭到大量破坏。
+1992年4月20日,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了光陵的保护范围。
+2001年6月25日,国务院公布光陵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建筑格局
***玄宫**:位于尧山西岭之阳,即选择西岭南麓半山腰坡度较缓的地方,先开凿墓道,再于墓道北端凿一断面,从断面向山腹开凿涵洞,在涵洞内修建墓室。墓道方向正南北,其北端即玄宫口处海拔800米,墓道长42米。墓道口保存现状基本完好。
***献殿**:位于朱雀门内以北约20米处,有夯土基址残存。是陵园内的重要建筑之一,后世皇帝祭陵的活动场所。
***鹊台与乳台**:鹊台位于朱雀门以南2500米处,原有1对,现存西鹊台;乳台位于朱雀门以南600米处,原有1对,现存东乳台破坏严重,西乳台已夷为平地。这两者是进入陵区的门阙标志。
***下宫遗址**:位于朱雀门西南1800米处,是陵区的重要建筑之一。
***神道**:也称司马道,是陵园中的重要设施。南神道位于朱雀门正南,门阙至乳台间,长530米,宽60米。神道石刻包括石狮、华表、翼马、鸵鸟、石马、石人等,但多已残损。
***城垣遗址**:光陵陵园内城建有神墙,形成一个庞大山城。四面墙总长米,南墙长2350米,西墙长3100米,北墙长3920米,东墙长2500米。地面建筑均不存,地下遗址都有不同程度的破坏,惟东门基址保存完好如初。
###四、陪葬墓
光陵陪葬墓有2座,为恭僖皇后和贞献皇后。今仅于光陵南边的下沟村存有陪葬墓1座,原有碑记为王皇后墓,墓冢早年已平,1991年墓室被盗。
###五、文物遗存
光陵陵园原置石刻的形式与顺宗丰陵相同,包括四门石狮、南门神道石刻和北门仗马等三部分。现存石碑1通,石刻26件,但石刻损坏严重,多以残缺。四门石狮两对,身高1。75米、宽0。85米,头呈方形,眉脊突起、颧骨突出,躯体肥壮。
光陵作为唐朝穆宗李恒的陵墓,不仅体现了唐朝陵寝制度的规制,也见证了唐朝中晚期的历史变迁。其建筑格局、石刻艺术以及陪葬制度等方面,都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随着时间的推移,光陵虽然历经沧桑,但其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仍然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管理。
#唐穆宗李恒的历史故事与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