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梁衡的21堂作文课读后感 > 第21章 房梁和眼睛 怎样给文章 起标题(第1页)

第21章 房梁和眼睛 怎样给文章 起标题(第1页)

j每篇文章都要有一个标题,就像每个人都要有个名字。它有三个作用:第一,作为一个符号,检索方便;第二,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第三,可以增加文章的美感,吸引读者。

第二十讲,谈一谈文章的标题。

每篇文章都要有一个标题,就像每个人都要有个名字。它有三个作用。第一,作为一个符号,检索方便;第二,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让人一看题目就决定看还是不看这篇文章,有提示、广告的作用;第三,可以增加文章的美感,吸引读者,就是我们常说的,标题是文章的眼睛。

关于文章的标题有多种说法,网上还有人给出拟标题的公式,但这会误导人,限制作者的创造性。我认为学习拟标题,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直写,讲求准确、直白;二是曲写,讲求含蓄、美感。

直写就是直接说出文章的内容和主题。虽然是直说,也是有讲究的。可以浅说,也可深说。浅说就是很直白地说出作者要写的事、人、景、情、理等,读者一看就明白。新闻标题基本是用这个方法,越明白越好。散文中也会用到。

我的作品有不少是采用浅说拟题法的。比如《晋祠》,就是写晋祠这一处风景名胜,就像卖货,实实在在地标明我是在卖什么,名字很简单。类似的还有一些,写景的,如《苏州园林》《在青岛看房子》《石河子秋色》;抒情的,《夏感》《秋思》《年感》;写人的,《读韩愈》《读柳永》。读者一看标题就知道是在写什么,是直说。

这里要注意,这种浅说类标题的文章要在文字上下硬功夫。就像卖货,不十分讲究包装,反而要货真价实。一般来说,初学写作的人是要从这种浅显明白的标题做起。就像学习打篮球,先学原地投篮,再学上篮、扣篮等花样。

深说是借力发力,既要浅显明白地说出物、景、人、事,又要进一步引申出它的内涵。

深说拟题法要写出文章主题的特别之处,有提醒、广告之效,是给这个景、物、人再贴一块牌子,如《文章大家毛泽东》《大无大有周恩来》《二死其身的彭德怀》《清凉世界五台山》《永远的桂林》。

这种标题是两头占便宜,一是借对象自身的名气,如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五台山、桂林,无论是人的名气,还是景的名气,都是响当当的。二是借助作者独特的发挥,挖掘出共性对象中的个性。一般来说,这种标题就是文章的主题。比如,不知有多少人写过周恩来,但大多是具体的写实回忆。我在大量写实的基础上,进行了哲理的概括,得出六个“大无大有”这个前人没有说过的命题。并且把它醒目地打在标题上,以强化主题。这个高度就超过了以前的文章,有标新立异的广告作用。

再说说标题的曲写。曲写是拐了一个弯,曲径通幽,更显得有艺术性,有美感。我们之前花了很大的篇幅谈文章的美感,其实标题也是文章美的一个部分,曲写就是为了增加标题的美感,从而又增加文章的美感。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这个眼睛不但要大,要亮,还要顾盼有神,含情脉脉。曲写也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半曲,犹抱琵琶半遮面,只露出一半的真实内容;另一种是全曲,青山遮面,云雾缭绕,你不知道它后面藏了什么,这样才更有意思。

我们先说半曲。半曲就是只写出文章的一个主要特征,制造想象的氛围。读者大概知道你要说什么,但又不全知道,从而产生一种想读的冲动。大多数情况下,这样的标题都比较有诗意,常得力于作者在诗歌上的功力,特别是古诗上的功力。

《追寻那遥远的美丽》,写的是西部歌王王洛宾的传奇人生。王洛宾最有名的代表作是《在那遥远的地方》,这个标题显然是从这首歌的歌名中衍生变化而来,从而产生一种遥远的、美丽的意境。还有《天星桥,桥那边有一个美丽的地方》,是写贵州黄果树的一处著名景点天星桥。作者在标题中既点出了这处景的名字,又借用了“桥”的概念,指引你,桥那边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就好像是从茧壳里抽出一根亮晶晶的丝,或者从一树花中采下一朵亮丽的花给你看。

下面再说全曲。就是从标题上看不出作者要说什么,故意造成一种悬念,甚至是错觉。云雾缭绕,利用读者的好奇心,增加文章的吸引力,越不知道标题在说什么,就越想看,看到最后才发现主题,回味无穷。

《红毛线,蓝毛线》是写中国共产党在进城前召开的西柏坡会议。像这么重大的政治题材,却用了这样一个轻巧的标题,好像不着边际。但是,读者一步步读完全文后,不得不惊叹这标题之妙。就像魔术师手中的手绢,你不知道它下面盖着什么秘密。类似的还有写居里夫人的《跨越百年的美丽》,写瞿秋白的《觅渡,觅渡,渡何处?》,写林则徐的《最后一位戴罪的功臣》,写李清照的《乱世中的美神》。都是单看题目不知所云,但又禁不住要看,看后不由得拍案叫好。

以上讲的是拟标题的步骤和方法,但不管怎么变都要围绕主题,目的都是把文章最核心的思想表现出来,要把文章的美感最大化。为了方便掌握,我送给同学们一个口诀:“未成文时题为梁,文成之后题为眼。”这是我在报社给青年记者讲如何拟题时常说的一个口诀,意思是,文章还没有写成前,标题是什么呢?是盖房子的大梁;文章写成以后,这个标题就像一个人的眼睛,非常明亮,引人注目。

我们开始写文章的时候,肯定要先想文章的主题思想,所以这时候构思主题和构思标题是同步的。

本书一开始就讲文章的“二为方针”:为思想而写,为美而写。那么,第一步这个标题要能表达出你最想说的主题思想。随着文章写作过程的进行,为了更准确地表达思想,你的标题会不断地修改。

就像盖房子时要先架一根大梁,作为标题的“梁”能保证你的文章的“房子”不会盖歪了。房子盖完后,你要给它装一双“眼睛”,比如故宫的太和殿,显眼处挂一块大匾,上面写着这个殿的名字。这时候标题就像这个匾一样,成了你文章的“眼睛”。

这时房梁的原貌已经看不到了,因为早被裹在墙里,或者雕梁画栋,被色彩所覆盖,只能看到房子上面的匾,以后再说起这个房子的时候,就会以匾上的名字来称呼它了。这就是“未成文时题为梁,文成之后题为眼”。

附追寻那遥远的美丽

快二十年了,总有一个强烈的向往,到青海去一趟。这不只是因为小学地理上就学到的柴达木、青海湖的神秘,也不只是因为近年来西北开发的热闹。另有一个埋藏于心底的秘密,是因为一首歌,那首《在那遥远的地方》,还有它的作者,像一个幽灵似的王洛宾。

大概是上天有意折磨,我几乎走遍了神州的每一个省,每一处名山大川,就是青海远不可及,机不可得。直到去年,才有缘去朝圣。当汽车翻过日月山口的一刹那间,我像一条终于跳过龙门的鲤鱼。山下是一马平川,绿草如茵,起起伏伏地一直漫到天边,我不由想起了“天似穹庐,笼盖四野”的古老民歌。远处有一汪明亮的水,那就是青海湖,是配来映照这蓝天白云的镜子。

这里的草不像新疆的草场那样高大茂密,也不像内蒙古的草场那样在风沙中透出顽强,它细密而柔软,蜷伏在地上,如毯如毡,将大地包裹得密密实实,不见黄沙不见土,除了水就是浓浓的绿。而这绿底子上又不时钻出一束束金色的柴胡和白绒绒的香茅草,远望金银相错,如繁星在空,这真是金银一般的草场。当年二十六岁的王洛宾云游到这里,只因那个十七岁的卓玛姑娘用鞭子轻轻地抽了他一下,含羞拍马远去,他就痴望着天边那一团火苗似的红裙,脑际闪过一个美丽的旋律,《在那遥远的地方》。

卓玛确有其人,是一个牧场主的女儿,当时王洛宾在草原上采风,无意间捕捉到这个美丽的倩影,这倩影绕心三日,挥之不去,终于幻化为一首美丽的歌,就永远定格在世界文化史上。试想,王洛宾生活在大都市北平,走过全国许多地方,天下何处无美人,何独于此生灵感?是这绿油油的草,草地上的金花银花,草香花香,还有这湖水、这牧歌、这山风、这牛羊,万种风物万般情,全在美人一鞭中。卓玛一辈子也没有想到她那轻轻的一鞭会抽出一首世界名曲。

当后人听着这首歌时,总想为它注释一个具体的爱情故事,殊不知这里不但没有具体的爱,就是在作者的实际生活中也没有找到过歌唱中的甜蜜。王洛宾好像生来就负有一种使命,总是去追寻美丽——美丽的旋律、美丽的女人,还有美丽的情感。王洛宾是“美令智昏”“乐令智昏”,他认为生活甚至生命就是美丽的音乐。

他一入社会就直取美的内核,而不知这核外还有许多坚硬的甚至丑陋的外壳。所以他一生屡屡受挫,直到一九八二年六十九岁时,才正式平反,恢复正常人的生活,一九九二年七十九岁时,中央电视台首次向社会介绍他的作品。这时,全社会才知道那许多传唱了半个世纪的名曲原来都是出自这个白胡子老头。国内许多媒体,还有我国香港、新加坡纷纷为他举办各种晚会。

我曾看过一次盛大的演出,在名曲《掀起你的盖头来》的伴奏下,两位漂亮的姑娘牵着一位遮着红盖头的“新娘”慢慢踱到舞台中央,她们突然揭去“新娘”的盖头,水银灯下站着一个老人,精神矍铄,满面红光。他那把特别醒目的胡须银白如雪,而手里捏着的盖头殷红似血。全场响起有节奏的掌声,人们唱着他的歌,许多观众的眼眶里已噙满泪花。这时,离他的生命终点只剩下两三年的时间。

王洛宾的生命是以歌为主线的,信仰、工作,甚至生活中的衣食住行都成了歌的附属,就像一棵树干上的柔枝绿叶。一九三七年,他到西北,这本是一次采风,但他被那里的民歌所迷,就留下不走了。他在马步芳和共产党的军队里都服过役,为马步芳写过歌,也为王震将军的词配过曲。

他只知音乐而不知其余。甚至他已成了一名解放军的军人,却忽发奇想要回北京,于是不辞而别。正当他在北京的课堂上兴奋地教学生唱歌时,西北来人将这个开小差的逃兵捉拿归案。我们现在读这段史料真叫人哭笑不得,甚至在劳改服刑时他宁可用维持生命的一个小窝头,去换取人家唱一曲民间小调。

他也曾灰心过,有一次他仰望厚墙上的铁窗,抛上一根绳,挽成一个黑洞似的套圈。就要踏向另一个世界时,一声悠扬的牧歌,轻轻地飘过铁窗,他分明看到了铁窗外的白云红日,嗅到了原野上湿润的草香。他终于没有舍得钻进那个死亡隧道,三两下扯掉了死神递过来的接引之绳。音乐,民间音乐才真正是他生命的守护神。我们至今不知道这是哪一位牧人的哪一首无名的歌,这也是一根“卓玛的鞭子”,又一回轻轻地抽在了王洛宾的心上。这一鞭,为我们抽回来一只会唱歌的老山羊,一个伟大的音乐家。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