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的东西多得很,却不见得施予它们一些,而它们从未伤害过人,而且它们可食的决不如人的多——谁有权力要任何生命死便死、活便活?
王小石觉得人才是最残忍的动物,而且对生杀大权的操纵,远超于其应有应得的本分。
叶云灭对这研读过,并且根据自己的推理联想过。
他所选取的想法跟郝、吴、白、泰四人当然很有点不一样。
他们四人收集王小石对食的喜恶,原因是为了便于下毒。
叶云灭开始是为了要打败这个人,但研究研究着,他已对这年轻人产生了兴趣。
——这样婆婆妈妈的善心人,在这波诡云谲的江湖里,能活吗?能成功吗?能安然无恙吗?
当然,资料的来源很广,蔡京一早已着人收集王小石的种种事迹——尤其王小石在“金风细雨楼”当事的那一段日子里,“情报”也特别好找、易得。
他把部分资料叫人誊写一份,送给了叶云灭,并说:“这是极珍贵的资料,有了这些,杀王小石就像在自己家里抽屉找自己的印鉴一样。我是因为信任你,才提供这些,你好自为之。抄写的是孙总管,他也写得一手好字,费了不少时间。唏,看来真该叫人花些时间,看能不能研究出这什么奇巧的事物,能够不必抄写就自会复制一份的好玩意来!”
这样说法,好像也有:“若如此还杀不了王小石,那就该死”的意思。
叶云灭当时心里咕哝:找印章不难,但若要在抽屉里找些针啊纽的,有时还真不易,有时可能忘了放哪儿了,有时万一不小心还会给扎一记呢!找人研究发明?这些人不都全给你们征用为搞些新花样让皇帝开心寻乐去了,哪有余力干别的!
在王小石饮食习惯的情节上,比较便利于“大四喜”下毒落药,但也有其他十分有趣或可供参考的,例如:王小石喜欢收集石头。
——这可能是跟他名字有关之故吧?听说叫谢豹花、林投花的特别爱花,叫张大户、王百万的特别有钱的道理是一样的。
不过,经过在武术上艰苦锻炼才寻觅出自己一条路向的叶云灭,很快的又思省出其间的相异之处来:王小石爱石头,他却从来不特意收集名贵的石头,而且也从不夺所好,从没做过类似赵佶、蔡京、王黼那种:“哪个地方有美玉奇石,就不惜代价、不顾一切占为己有”
的事。
他爱石头。只要是罕见、少有的奇石,他都收集。
但那不一定是名石,更未必是价格高昂的石头。
哪怕是一块小小的、平凡的石子,只要他认为其颜色、形状、质地有任何特殊之处,他都会收拾起来,反而对那些价值连城的美玉奇石,他不屑一顾,也从不作劳民伤财去掠夺什么名石瑰宝的事。
——这个特性,就算在他独力主事“金风细雨楼”时,也依然故我,不侵不掠,只把他自行收集的大小“奇石”,用以铺“风雨楼”的路,而其中较为珍奇的石子,他都用来把本有七层的白楼,再多建了两层。
他用这些收集经年的石头以铺塔,许多人都认为不值得,王小石却公开宣称:“值得。
世上除了情义最可珍可贵之外,最重要的资产,就是资料和书。”他说,“没有了资料,前人的经验都得断丧了,那多可惜呀。人生是一条从错到对的路向。一开始什么都是错的,人用一切和一生的努力,才把它弄对了;一人弄对了几条小路,今日才能使大家有这么条康庄大道,至于书,更是人智慧的结晶。我用心爱的石子是为这些最宝贵的事物多砌两层,是最值得的。”
听说,在场的人,除了杨无邪之外,谁都听不大明白王小石的话。
事后,这话传到蔡京耳中,他冷哼一声对此下了判语:“王小石在收买人心。”
总管事孙收皮不大听得懂蔡京的意思,不知他为了讨好蔡京还是他真的好学不倦、勇于思省,他也记录了他向蔡京请教:王小石怎样用石子收买人心?石头如何收买人心?
“他可不是收买一般人的心。”蔡京的回答是,“他知道历代史家都推崇尊重读书人和整理经籍的人物,而鄙薄焚书坑儒杀害读书人的人。所以读书人最小气,最无客人之量,最夸夸其谈但成不了大事却又不许人批评。你看,前朝王荆公,有学问了吧?也不是一样容纳不了异议!先后宠臣司马温公,更有大学问,但也一样听不了新见,王小石聪明,他用自己收集的石头起书斋档案文库,不花几个钱,却讨好了人心,收买了书生之辈。”
不过,据记录,王小石收集石头,是从小开始的事。
他好读书,也是从小的习惯。
他的出身并不算好,父母并不鼓励他读书,但他天生好练武、读书、交朋友、收集石头。他甚至还喜欢鼓励身边朋友多读书,引诱劝说他们向他“借书”:——“代价”便是一颗奇特的石头。
那样一块石子,从哪儿拾来都可以,王小石似志不在“石”,而是在他要朋友乡里以“石”换“书”的过程里,去珍惜“书”,并体悟“这是要付出代价才能换取”的态度。
直至而今逃亡的路上,王小石看到美丽、独特的石头,仍然会为它驻足:仿佛他在感叹,这么块天地造化万端独有的奇石,怎么会流落在这儿?怎么无人理会?经过什么样的天机,才能教他遇上:这块石头?
王小石也喜欢住客栈。
他竟恋栈客栈。
像那么个常常流浪的人,他居然很喜欢客店——不管大的、小的、豪华的、简陋的,他都不嫌弃,不生厌倦。
他喜欢住店。
而且喜欢住店的那种感觉。
——也许,他天生就是一个流浪的人,天生就没有家,所以,客栈就成为他那么一个浪子的家了。
他还跟他的兄弟说过:“每一个客栈是每一个故事,每一间房都有一段情节,其间有悲欢离合、喜怒哀乐。你看,大客栈每天晚上点亮了多少盏灯,那里边有多少故事?小客栈每日晨出暮入,有多少情节?住进去,只要是一间房,好像就跟先前的人、后来的情节,全都揉合在一起了;那就别说融会、洞透了,就算想想,也令人追回、神往。”
那是王小石的想法。
——对叶云灭而言,那是相当荒谬的:住店就住店,有什么好想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