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妯娌两个又到了堂屋之后,黄炎夏吩咐大家都坐下,然后从怀里掏出好几个红彤彤的红包。
“一大早你们都给我拜年,本来预备昨儿晚上给你们压岁钱的,但茂林媳妇和淑娴睡的早,索性今儿早上给也不迟。来,一人一个,今年都顺顺利利的。”
黄炎夏把其中一个最大的塞到了杨氏手里,“去年娶两个媳妇,你辛苦了。”
杨氏笑了,“当家的,我又不是小孩子,还给我作甚。辛苦都是小事,若是今年再得两个孙子,辛苦也是值得的。”
黄炎夏笑了,“孙子自然是好的,孙女也不差,淑娴难道不好?侄女随姑,一样好。”
杨氏摸了摸女儿头上的新绢花,“好,好,自然是好的。”
孩子们接过了红包,都给黄炎夏道谢。
黄炎夏发过了红包,立刻起身,“你们兄弟跟我走,先去你大伯家,一起往你们族长爷爷家里去。你们几个就在家里,有人来拜年,多给些零嘴,我们把族里人拜完了就回来。”
爷儿三个一起走了,杨氏带着两个媳妇和女儿在家里。大年初五之内不允许动针线,娘儿几个也没事做,就围着火盆烤火说闲话,刚吃饱了饭,也吃不下零嘴。
杨氏看了看两个媳妇和女儿,都是一水的红色,衣裳是红的,头上的花是红的,但愿今年的日子能红红火火的,茂源能挣大钱,每房得个孙子,到时候分家利利索索的,大伙儿都高兴。
杨氏这几日内心忽然换了一番天地,她无比希望儿子能靠着骡车养家糊口,只要儿子能顶起门户,挣到足够的银子,她还担心什么呢,她难道就想做个坏人和前房的孩子过不去。
老天爷保佑,郭姐姐你也使劲,让茂源早日长成个真正的男子汉。总是一个爹生的亲兄弟,茂源好了,你儿子不也省心。
梅香因为肚子大了,坐的时候姿势就没有以前那么好看,看起来有些大马金刚似的,她也不在意,怀着孩子嘛,总是例外些。
淑娴问杨氏,“阿娘,晌午是不是把昨晚上剩的菜热热就行了?”
杨氏点头,“是呢,晌午再弄个热锅子,把剩菜热热,昨儿剩了那么多菜,够吃一两天了。”
平安镇的规矩,初三之前不做新米,杨氏闷了一大锅饭,包了两三顿的饺子,昨儿的菜也剩了好多,保证初三之前够吃的。
娘儿几个正说着话,忽然就有人来拜年了,杨氏带着孩子们起身迎接。
是族里的一些晚辈男丁,来的有四五个,估计是起得早,已经把辈分长的人家都转过一遍了。
几个人一进门就给杨氏拜年,“二婶(二奶奶)新年好啊,大吉大利大吉大利。”
杨氏笑着回答,“好好,都好,你们也好,大吉大利,发大财行好运!来来,坐下烤火。”
梅香带着红莲和淑娴早就退到了一边,又忙着端茶盘子。黄家过年的东西准备的充足,花生、瓜子、果子、芝麻糖片、荸荠、柿饼,最难得是,还有少见的橘子。
这橘子是黄茂林托人从县里买的,因梅香喜欢吃,虽然贵,他也买了几十个。
买回来后,家里人一人吃了一些,剩下的都给了梅香。今儿大年初一,杨氏又问梅香要了几个。全部剥开了,单独用一个干净的盘子装着,供大家吃。
众人都晓得这是金贵东西,一人就拿一两块尝一尝。
杨氏辈分长,往他们怀里塞了好多吃食。
一群人坐了还不到一盏茶的功夫,就和杨氏道别走了。
一个上午,黄氏族人先后都到黄炎夏家里来拜年。有一些长辈人家是黄炎夏已经去过了,人家派了儿孙过来拜年,有一些是年龄比黄炎夏小的同辈,人家先过来拜年,黄炎夏或是自己去,或是让儿子们去。
中途,黄炎夏父子三个回来了两趟,问了问杨氏哪些人家来了,哪些人家没来,他好调整拜年的顺序。
爷儿三个每次回来都能从身上掏出好些东西,黄炎夏还好,人家给他吃的,他略微拿一点意思意思,黄茂源虽然成亲了,年纪也不是特别大,人家就往他的兜里装。
这一进一出,东西在各家之间流转。黄炎夏家里东西好一些,自然舍出去的更多,但大过年的,他要的就是这份体面。
上午族里男丁拜过了年,吃过了晌午饭之后,一家子略微歇息了一会子。
起来后,杨氏带着两个媳妇和女儿出去拜年去了。头一家,自然是隔壁黄炎斌家里。
唐氏婆媳热情地招待了二房娘儿几个,一起说了一会子话之后,两房女眷一起出门拜年去了。
梅香肚子大,众人都迁就她,故意走的慢一些。
今儿虽然是阴天,好在地上干净的很,梅香穿的厚底棉鞋,走的稳稳当当的。
路上遇到了人,有唐氏和杨氏招呼,她和红莲淑娴只管打个招呼就行,然后在后头跟着笑。
生养过孩子的妇人看了梅香的肚子,都一叠声地夸这孩子长得好,看这肚子形状,定是个男孩。
梅香笑而不语,杨氏跟人家寒暄。
刘氏的大儿子和黄茂源同年的,见红莲进门了,她也有些眼热,想着赶紧也把儿媳妇娶进门。
梅香跟着众人转了一大圈,有那刚生了娃儿的人家,怕人家忌讳,她就不进去,在外头等着,淑娴在一边陪着她。